第二百三十七章:勿谓言之不预也(2 / 2)

作品:《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小蝶紧随在他的身后。

待二人来到屋里,见到林氏微笑着看向他们,彼此都是心底一松。

林兆远连忙道:“娘,您怎么了?可是感到有哪儿不舒服?我去请大夫。”

林氏摇了摇头,道:“兆远,你和小蝶都跪下。”

跪下?

夫妇二人相视一眼。

小蝶率先下跪。

林兆远褪了甲胄才跪倒在林氏身前。

林氏语重心长道:“你们向娘发两个誓,第一,终此一生,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听到这里,林兆远预感不妙,想说什么,却看到小蝶摇头。

索性随了自家娘亲的心思发起誓来。

随后,林氏又道:“这第二个誓,兆远,侯爷对咱们家有大恩大德,终此一生,咱们都无以为报。”

“娘要你发誓,不可背叛侯爷,要对侯爷效死忠,人无忠义则不立,你明白为娘的意思吗?”

林兆远道:“娘,请您放心,卫大哥对咱们家的大恩,孩儿都记着。”

他发完誓以后。

林氏亲自将两人搀扶起来,看着他们,笑道:

“可惜,等不到我乖孙儿出世那天了。”

“累了一天了,你们都去歇着吧。”

说完,林氏去往自己的房间里。

小蝶将林兆远未来之前,林氏所言说出。

至此,夫妻二人都不敢入睡,纷纷守在林氏的屋外。

第二天清早。

小蝶打开房门,准备伺候林氏起榻。

叫了几声都没有回应,心中不由一急,遂上前探鼻息,却见林氏已逝。

——

二月中旬。

卫渊等人帮着林兆远料理完林氏的丧事之后。

西夏遣使前来,斥责大周无端伐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使大周,要求大周撤军的西夏使者乃是李谅祚。

即被世人誉为年轻一代人里三大名将之一的西夏皇子。

卫渊亦是当世三大名将之一,所以,赵祯让他负责应对李谅祚。

二人都不曾想到,两年光景过去,再见,竟是彻底走到了对立面。

卫渊在鸿胪寺摆宴邀请西夏使臣。

双方在此地进行一次交锋。

李谅祚说:“自代州一战后,三国已达成盟约,相互通商,我大夏与辽国的往来,你们周国还管不到!”

卫渊强势回应,“我大周虽同意你西夏建国,可你西夏仍每年照例向我大周朝贡,乃是我天朝之附属国度,何以称‘大夏’?”

“你们与辽国若是正常生意往来,我大周自然是管不到,可你们西夏向辽国卖的是甲胄,是军器,三国通商契约里早已说明,各国无有军器往来。”

“我大周可以撤军,前提是,你们从此不向辽国贩卖军器并且应有相应赔偿,毕竟,是你们违背三国通商盟约在前。”

李谅祚猛地一拍桌子,将身前的饭菜都给掀了起来,

“赔偿?你倒是说说看,想要什么赔偿?”

卫渊一脸淡然道:“你们向辽国贩卖了多少甲胄,就要赔偿给我大周多少,并且对外宣布,承认你国过错。”

李谅祚深深皱眉,“据我所知,代州一战结束后,你们向辽国引进了一批战马,那不算是军器?”

卫渊反咬一口,“谁给你说那是战马?我大周百姓就爱骑马,那批马,并非为军队所用。”

李谅祚冷哼一声,“无论如何,你们周国都不肯撤军了?区区几万人,你觉得,能打进我西夏的疆域里来?”

卫渊道:“听说去岁西夏受灾,冻死了不少牲畜,你们西夏人今年又该如何过冬,想清楚了么?”

李谅祚咬牙切齿,“你当真就不怕辽夏盟军跨过长城?”

盟军?

卫渊大笑两声,道:“你们西夏受灾,辽国的情况就好受了?他们敢冒着得罪我大周的风险,与你西夏一同出兵?”

“退一万步来说,真若是敢越过长城,我大周也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闻言,李谅祚再次坐在椅子上,目光透露出几分忧虑与困惑。

如果今日前来商谈此事的不是卫渊而是一些文臣,或许还有的谈。

但是,卫渊太强势了。

况且,大周皇帝赵祯命两镇兵讨伐西夏,欲给西夏边境造成压力一事,就是由卫渊一手促成。

也就是说,卫渊是希望战争会发生的人。

他怎会那般甘心的偃旗息鼓?

“卫将军,明人不说暗话。”

“究竟要让我夏国如何做,你们才肯撤军?”

李谅祚沉声询问。

卫渊有句话说的很明白,西夏内部情况比较复杂,百姓们熬过去岁冬天,但今年呢?

对西夏来说,他们需要广积粮,否则,一旦今年也受灾,只怕是李元昊的统治政权将充满变数。

“需要你们夏国怎么做,我方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卫渊略显漫不经心。

要不是赵祯下了旨意,他压根都不会见李谅祚。

朝廷开战的意愿已经通知下去了,如今你说撤军就说撤军?

可能吗?

李谅祚正色道:“你我都知道,你提的那些要求,我国难以应允。”

卫渊缓缓起身,“那就没得谈了,准备开战吧,你们西夏是想大打还是小闹,我大周,都奉陪到底。”

李谅祚脸色极其难看,双拳牢牢握紧,恨不得将卫渊给杀了。

但是,他又心知肚明,哪怕是单打独斗,卫渊让他一只手,他都不一定能赢。

卫渊来到设宴的门前,负手而立,语气狠厉道:

“李谅祚,如果我是你,便不会来到我大周自取其辱。”

“自你们决定要卖给辽国甲胄的那一刻开始,你们就该想到,将要面临怎样的后果。”

“勿谓.言之不预也。”

话音刚落,便已大踏步离开此间。

李谅祚陷入沉思,喃喃道:“勿谓言之不预也什么意思?”

有精通中原文化的西夏臣子尝试翻译道:“这句话应该是说,已经提前通知了我们,如果我们还去做,后果自负”

李谅祚怒声道:“他什么时候提前通知了?不是他主动请旨要对我大夏用兵的吗?”

那西夏臣子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卫将军说得应该是三国通商盟约,其中不准贩卖军器那一条.确实是咱们先违背了盟约.周国用兵,有理有据.”

有理有据?

李谅祚越听越气,直接一脚踹向那西夏臣子,怒气冲冲道:

“周人给你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