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淮安王重回大众视野,京都争议,各方反应(1 / 5)

作品:《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陆鸣渊认真的查看了大炎邸报的报道。

署名虽然有陆云卿,但主要出处写的是崇文王府和登闻鼓院联合发表。

陆云卿除了皇子的身份,还有一层读书人的身份在。

因为他曾凭借策论、经义、诗歌三样成绩问鼎了永安六十年的北方七州会元之位,如果不是主考官查看糊名,发现了此事,害怕皇子得状元产生较大影响,圣上会责怪他们监考查人无方,将此事禀报了圣上,这才没有让他继续参加殿试。

有人猜测,若是让八皇子继续殿试,很有可能是状元,毕竟他的成绩在七州之地,皆是第一。

状元之才这个名头,就是这么来的。

首先第一个标题来自登闻鼓院,今日鸣冤的人,赫然就是他,还将名字取的这般具有噱头,不知是谁授意。

登闻鼓院其中的一样职责,就是替天下万民伸冤,由大理寺复审,刑部通报,自有鼓院的君子儒士主持,以圣人之道复审,判定是否有罪。

有罪则照例处罚,无罪则禀告圣上,宣告无罪。

时不时就会有一桩大冤案,冒出来,被报道在邸报之上。

只不过今天鸣冤的主角是他,陆鸣渊。

陆鸣渊认为,这就是陆云卿的手笔。

登闻鼓院先将魔国妖女一案重新拿出来说了一通,指出了其中的诸多疑点,包括对六皇子的为人,还有妖女的修为实力,进行了十足的分析,指出了六皇子作案的不可能。

以及当初京城诸多高手大战,居然没有留住妖女,明灯司和三院修士简直就是在吃干饭,结论是:此案存疑,陆鸣渊可能是无辜的,背后有势力在掺和。

读书人说话没有一丝客气,公正直接,句句诛心。

第二个标题,关于佛祖舍利下落。

内阁本来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陆云卿这一报道,直接交代了舍利的下落,实际舍利已经被一股隐藏势力夺走,下落不明。

他与七皇子皆见证了此事,遭到了刺杀。

陆鸣渊一眼看出,陆云卿是在针对陆光景,针对无间阁。

将佛祖舍利丢失的锅扣在了晋王府头上,却没有言明,用神秘势力,隐藏势力这样的词汇概括。

本来这舍利是七皇子拿走的,现在晋王府完全是躺枪。

如果说前两个标题还不明显,那第三个标题绝对明显。

关于晋王府,你不知道的三两事。

包括对晋王府麾下的产业,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京城的帮派,青楼赌场,以及人口贩卖等晦涩产业。

将这一条报道在前两条之下,无疑是让人将晋王与无间党挂钩联想。

甚至最后,邸报还总结了一番。

京城出现了一个邪恶势力在针对大炎,不仅陷害了六皇子,还将大皇子,四皇子等人害死,取证正在进行,只是说了一个不负责的可能性,卖了一个关子。

三则标题报道看下来,陆鸣渊总结五个字。

针对晋王府。

陆云卿一党已经察觉到了晋王陆光景做的那些事情,并且开始了剧烈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