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那就掀桌子!【求全数据】(1 / 2)

作品:《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张志鹏呵呵一笑说道:“你以为国内真造不出来吗?”

他眼神咄咄盯着林峰。

林峰缩了缩脖子。

他感觉一股凉气从尾椎升起,直冲脑门。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啊!国内至今都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人工耳蜗。”

他强装镇静,还摊了摊手。

张志鹏说:“不是国内造不出,是因为欧美公司把所有的技术路径全都给注册成了专利。”

“咱们要是按照他们的技术路线去生产,那就是侵权。”

“那些欧美公司,只要能够垄断的行业,他们就拼命地拉高价格,完全不顾消费者的死活。”

“这种混蛋东西,都应该统统去死!”

“一只人工耳蜗,竟然能贵过一辆B级车,这你敢想吗?呵呵!”

林峰嗫嚅了一下,他不敢再说什么。

当然,他心里是不服的。

张志鹏又看了他一眼,说道:“不要以为把持了现有的路径,就能高枕无忧,肆无忌惮地收割患者的韭菜!”

然后,张志鹏转向王良,语气马上舒缓下来,他微笑着说:“王良同志,这位是过来干嘛的?”

王良赶忙说:“他是来签合同的。”

“我女儿已经6岁了,马上就该上小学。”

“如果不抓紧时间做手术,会被耽搁的。我们也没办法了。”

张志鹏问:“协议签了吗?”

王良摇头:“我正在看合同,您就过来了。”

张志鹏一伸手说:“合同拿来我看看。”

王良赶忙把合同拿过来递给张志鹏。

张志鹏看了一遍,他发现竟然还要贷款7万多。

而且,贷款的利息还相当高,足有百分之七的年利率。

对个人贷款者来说,这利息可是不低。

他心里想,我得抓紧把人工耳蜗给造出来。

不能再让国内和第三世界的患者被他们这么大肆割韭菜。

这人工耳蜗,其实就算是一只卖一万,那都可以赚取高额利润了。

而且,还能造富更多的贫穷患者。

“别签了。”张志鹏说了一句。

王良一愣。

站在一旁的林峰忍不住了。

“志鹏同志,您,您这是干什么?他女儿马上就该上学了。”

“孩子根本就不能再耽搁下去了,您难道不知道吗?”

“您这一阻拦,毁掉的可能是小女孩的一生啊……”

张志鹏看了林峰一眼说道:“我们会在最短时间里把国产的人工耳蜗造出来!”

“而且,价格至少是你们的二十分之一!”

林峰有点儿惶恐。

当然,他内心此刻更多的是愤怒。

因为,他觉得张志鹏这是要把自己的饭碗给砸掉。

“志鹏同志,我,我尊重您,但是,您,您也不能乱说吧?”

“如果国内真能造出来,估计,估计早就造出来了。”

“这么高科技的产品,哪有那么容易搞出来的?”

“我们这款产品,有很多材料和技术,是国内根本就达不到的。”

“您,您就是研究十年,也搞不出来。”

他是真气坏了。

所以他才敢如此对张志鹏说话。

张志鹏轻蔑地一笑说道:“呵呵!土澳又有什么高科技了?”

“过去我们没搞,是因为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个月之后,我们就能把自己的人工耳蜗搞出来。”

“走着瞧吧!”

林峰不敢再跟张志鹏说话。

他转头看向王良说:“王先生,您可要自己拿主意。”

“您看,协议还签,签不签了?”

王良压根就没有犹豫。

他说:“不签了。”

“我相信志鹏同志的话。”

“那么多先进的科技我们都搞出来并领先世界了。”

“人工耳蜗也没有什么神奇的!”

林峰只好摇头,说:“好,好的。孩子是伱自己的,孩子的将来如何,全在你一念之间。”

“你既然做了决定,那就要承受结果。”

“合同给我吧,我走了。”

林峰拿回合同,他有点儿灰溜溜地走掉了。

恰在他下楼的时候,王良的妻子匆匆拎着买的菜回来。

她跟林峰说话,问是不是合同已经签过了。

林峰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跟王良的妻子讲了一遍。

他讲完之后,摇了摇头说道:“好好劝劝你老公吧。”

“你也不想想,一个月怎么可能研究出人工耳蜗来呢?”

“就算是搞出来了,那种仓促搞出来的东西,你敢让你女儿用吗?”

“你i就不怕她用了不仅无法改善恢复听力,反倒会让她彻底失去恢复听力的机会吗……”

他恫吓着这可怜的女人。

但是,王良的妻子倒是很平静。

她当然说道:“既然志鹏同志说他能一个月内搞出来,那我就相信他!”

林峰就有点儿急了:“你怎么能盲目相信他人呢?”

“将来你女儿一辈子听不见,他也不会为你负半点责任的!”

王良的妻子说:“志鹏同志说过的话,从来就没有落过地,都实现了。”

“我不相信他,还能信谁?”

林峰没办法,只能是摇头离开。

他的内心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

是的,他有点儿觉得前途不妙。

当初无比骄傲的脚盆汽车,也是各种作,后来不就是被华兴汽车给干趴下的吗?

王良的妻子匆匆上楼。

她看见,张志鹏正弯腰跟自己的女儿用手语比划着什么。

他满脸堆笑,蹲在她女儿面前。

小姑娘之前怯生生的,很是自闭。

如今,她竟然笑了。

而且还笑得那么灿烂。

张志鹏这会儿正在鼓励小女孩一定要坚强,他还用手语告诉她,她很快就会好起来,她一定可以听见世界上所有的美妙的声音。

最后,小女孩还主动抱了抱张志鹏。

张志鹏感受到了这女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那一刻,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他,绝对不可以辜负小姑娘的期望啊……

张志鹏临走的时候,他还又专门给这家留了两千块钱。

王良想要留张志鹏在家里吃饭。

当然,他也知道,张志鹏根本不可能吃自家的饭。

告辞离开,从楼上下来,张志鹏对随行的于承东说:“西方人,真的是贪得无厌啊!”

“你给他们留点产业吧,他们认为你是无能的,他们还非要高价割你韭菜!”

“他们压根就没有共赢的概念啊!”

“他们就是想要自己通吃!他们甚至都没有培养市场的概念,甚至连韭菜根都恨不得给刨了。”

于承东说:“老板下的这个评语太对了。”

“所以呀,我们绝对不能给他们留下可以垄断的产业!”

“我们必须得实现全产业的突破!”

张志鹏点点头说道:“对!我们打算跟他们和平共处,大家一起好好做生意。”

“但是,他们不乐意啊!他们叽叽歪歪的,偏偏想要靠着一两个产业割韭菜!”

“那就只能是掀桌子了。”

于承东说:“有老板出马,我相信咱们一定很快就可以把人工耳蜗给搞出来的。”

张志鹏笑着说:“哈哈!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

“我尽力吧!”

这个春节,张志鹏都在认真地琢磨着恶补着人工耳蜗的原理知识。

首先得明确一点:它是一种可以替代或者修复听觉功能的电子设备。

它涉及到了医学生物工程、电子学、语音识别、信号处理等知识体系。

其中,植入体内的电子耳蜗部分因为是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那就要克服人体组织排异性,还要考虑感染的风险,以及长期内置的安全性等等。

至于电子学、语音识别、信号处理等等,这对张志鹏来说,那都不是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