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儒学正统(2 / 3)

作品:《天唐锦绣房俊全文完整版

石渠阁之会,重点讨论今文经内部师说繁粹的问题,讨论结果,不仅没有统一师说分歧,反而增立博士,加剧了经学内部异说的产生;白虎观之议,重点讨论今古文分歧问题,结果著为《白虎通义》,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加西汉谶纬迷信统一意识形态,对古文经说的优秀内容无所取正,并未达到学术统一的目的。

这种情况在政权分离之时,倒还可以容忍,但天下统一之后,特别是自隋王朝设立郡国之学以养士,开设明经、进士科取才以后,没有一个统一的经解作教材和课试标准,势必给教育和选举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隋文帝下令考试国子监学生,准备择优录用,可是“自正朔不一将三百年,师训纷给无所取正”,答案不能同意,众博士无法评出考卷……

这就尴尬了。

而随着本朝科举考试兴起,众多儒门学子得到了晋升机会,偏偏由于儒家经学的答案不统一,给经学考试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房俊在领导科举考试改革之时,便大量删减经学的考题,反而增添了大量有关国学和算学的试题。若是经学能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岂有沦落至如此境地?

嗯,不管房俊的本意是打压经学还是什么,反正儒家子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儒家子弟就是这么想的……

作为儒学领袖,孔颖达编撰《五经正义》的初衷,便源于此。

房俊对此倒是不反对。

儒家学说未必有后世一些极端分子所说的那般不堪,甚至认为是导致中华民族落后于世界的罪魁祸首,禁锢思想阻碍自然科学的发展什么的更是扯蛋。

自汉而降,儒家学说便是统治阶级全力扶持的唯一正统,为何隋朝的科技不落后?为何唐朝的科技不落后?为何两宋的科技水平傲视全球?为何明朝前期照样领先世界?

说到底,一切都是制度惹的祸,跟信奉什么学说并没有实质的关系。

儒学本就是一门哲学而已,讲的是修身养性,宋代中期以前的科举考试都是策论居多,甚少考到经义,而到了明清两朝,且将经义典籍拔高至无限的高度,偏偏要去追捧“半部论语治天下”,你不亡国,谁亡国?

而且前期的儒家经学的主题思想是积极而且健康的,只是到了宋朝后期,程朱理学使其进入臼巢走向极端,而明清两朝的八股文才是禁锢思想的罪魁祸首!

儒学经义对于一个人的自身修养、道德培育是极其有效的,因此房俊对于儒学绝对不反感。

见到孔颖达气愤渐平,房俊趁热打铁说道:“您是主编,可以主导一切,您就是这部《五经正义》的灵魂!就是儒家学说的中兴之士!就是后世儒学子弟的至圣先师!”

“至圣先师”这个名大概宋朝才会御赐给孔子的后人,房俊现在慷他人之慨,事先给了孔颖达,也不算过分,反正都是孔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