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又开始做梦了(1 / 2)

作品:《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几人进来,就看到一个老太太躺在炕上,斜靠在那里。

时不时的咳嗽几声。

“姥!!”

几人进来,笑着打了个招呼。

老太太见状明显的很开心,伸手拉了一下大姐,笑道:“咳~你们……咳~怎么来了啊?咳~咳~”

二哥见状,自然又是那套说辞。

听到这话,老太太埋怨着:“给我们送干嘛,你们自己吃就是了啊!”

一边说,一边咳嗽着。

王青河在意的笑了笑:“姥,您就甭操心了,给您,您就拿着。”

老太太一脸的纠结:“你看,伱们这……库库~~”

说到一半,又咳嗽了起来。

几人看着老太太的样子,眼中带着一丝丝的担忧。

这情况不是很好啊!

老太太咳嗽了几声在那里唉声叹气的说道:“你看,我一个马上就要埋进土里的人了,还给我浪费粮食干嘛啊!”

大姐闻言在旁边缓和气氛笑道:“姥姥,您这话说,那大夫七八年前,不都说您没几天了嘛!到现在不还好好的嘛!放心好了,就你这,十年八年不是问题。”

这话一出,众人也都在那里笑了笑。

确实,几年前,公社的卫生员就说老太太可能熬不几天了。

这没几天,一熬就是好几年。

老太太闻言也是笑了笑:“老不死的咯!”

大姐又在那里插话打诨:“嗨,老不死的怎么了?老不死的好!”

惹的几人都在那里笑着。

王青松见状,将自己带的东西拿了出来对着姥爷说道:“姥爷,酒盅有没有?。”

老头疑惑了一下:“你要酒盅干嘛?”

“哦,二哥弄了点药,我教你们用!!”

听到这话,老头奇怪的看了一眼,回到堂屋,拿了一个酒盅。

此时,二舅妈也过来了,打了个招呼站在边上,看着几个人聊天。

老头将酒盅拿回来递给了他,好奇的问道:“你弄的什么药啊!城里医院开的药都没什么用处。”

“姥爷,这个听说是洋人吃的,让姥姥试试。”

王青松笑着将一个报纸药包打开,拿出一颗药递给了老太太:“姥,给,这个吃了,这个是一天吃一粒,你先吃着看,看看有没有效果。”

顺便将炕桌边上的一个搪瓷缸拿了起来。

试了一下温度,是温热的,应该没问题。

姥姥毕竟去过城里看病,只能说是外国人看病的药试试。

看到这一幕,王青河一脸的担忧。

轻轻拉了一下他,这药不能乱吃的啊!

王青松见状对着他轻轻摇摇头。

看到他的表情,王青河也就没说什么了,想到他之前跟自己说跟洋人换的东西。

就以为这真的是洋人吃的了。

老太太看着药,奇怪的问道:“这是洋鬼子吃的啊?”

“对啊,说是治疗气管炎的。你吃试试看有没有用,有用的话,让二哥给你再弄点。”

老太太也没有怀疑。

接过药,就着温水把药吃了下去。

王青松见状,又把另外两种药,按照计量倒给老太太喝了下去。

老太太惊奇了一下;“哎呦,还是甜的呢!!”

见姥姥吃下去了,王青松交代道:“姥姥,这药如果吃了不舒服,你就不要吃了,听到了没?”

说明书他也看过了。

老太太闻言笑了笑,露出了零星的几颗牙齿:“好,知道了,快坐吧。炕上热乎点。”

随后拉着大姐的手,看着王青松说道:“小松,到姥姥这里来住好不好?”

王青松轻轻摇了摇头:“姥,我现在这咱们大队的砖瓦房呢!可舒服了。”

这话让老太太一阵的奇怪:“还真的住砖瓦房啊!我还以为你姥爷回来蒙我呢?那么好的房门怎么会轮到你呢!!”

随后说道:“那家里没个大人也不行啊!你上学了,小麦怎么办啊?”

“没事!放心好了。”

王青松没解释房子的事情,说完,岔开话题问道:“大舅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老头见状接了话过去:“哦,估计要挨着晚上才能回来,这一路不近啊!”

听到这话,王青松轻轻颔首。

确实,这里离山区三十里地,走路的话一来一回得五六个小时的时间。

还得公社开证明,不然去了都打不到柴火。

老头看着屋里的人,四下看了看说道:“冬梅,你带小麦出去一下,我和青松他们有事情说,老二家的,那你们也出去。”

大姐对此一阵的疑惑。

不过还是带着早就想出去的小麦离开了。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出去了。

等人走了以后,老头过来将两人带到了一边,不是防着老太太,而是防止门口的人听见。

王青松看了一眼旁边被布盖起来的棺材,将目光又收了回来。

只见老头皱着眉头,对着王青河问道:“你小子这么大的事情也不知道跟我们说一下啊?”

二哥被问的蒙了。

难道银元的事情他知道了吗?

看到他的表情,姥爷提醒道:“粮食啊!今儿你们又带了这么多的东西,日子不过啦?”

“哦!!”

二哥这才恍然,他还以为是银元的事情呢!

想到王青松的交代,他笑道:“姥爷,放心好了,我有分寸!”

老头还是有些不放心:“确实没事情?”

几十斤粮食,这要是放在普通家里,估计能要人命了,这也是那天突然出现粮食的时候,他是害怕更多过高兴。

“放心好了!姥爷,这事情您知道就好了,别声张。”

王青河说完,自顾自的来到了姥姥这边。

看他离开,老头还想说什么,看了一眼门口位置,最后还是没说什么。

青河这孩子有自己当年的影子,做事情不会那么没分寸,毕竟都已经结过婚的人了。

想来是有底气。

看着王青河的眼神,带着一丝丝的斟酌。

回过神来,瞥了一眼旁边的王青松,笑道:“走,中午在这吃饭,我让你大舅妈加点粮食。”

说完,带头走了过去。

“老大家的!”

老头一边走,一边喊了一句。

“哎,爹!”

冯桂兰笑呵呵的走了进来,看和他。

老头看着对方,平静的说道:“家点粮食,中午吃玉米饼子,青松他们几个晌午在家里吃。”

冯桂兰纠结了一下:“爹,吃干的吗?”

这年头谁家还敢吃干的啊!

估计明天过年还差不多,也就今天几个人出去打柴火,才弄了点干的带着。

老头点了点头:“嗯,吃干的。”

听到这话,冯桂兰不敢反驳,答应了一声就要出去了。

王青河见状阻止了一下:“姥爷,晌午就不在这吃了,大姐家里孩子还等着呢。”

老头闻言瞪了他一眼:“干嘛?这来都来了,让你们空着肚子回去,像什么?孩子家里不是有老人吗?”

王青河只能说道:“大姐也分家了!”

“啊?分家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啊?”

“昨儿分的!”

老头听完,在那里摇了摇头:“大过年的分家,也不怕人笑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