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宁只能继续隐忍,外面如何传他名声都没关系,他的核心利益不在那里。

不过让卫宁意外的是,民间似乎并没有发酵,也没有百姓痛骂自己。

……

未央宫。

三高官官焦急的找到刘焕,抱拳道:“微臣等参见胶东王殿下。”

刘焕心情不错,笑着道:“诸卿有什么事?”

想来现在民间的人都在谩骂卫宁的昏聩,也算是对他政治地位一种极大的打压。

所以刘焕怎能不开心,此消彼长,最后自己的名望会越来越高。

可让刘焕震惊的是,三高官官并没有说卫宁在民间的声望多昏聩,反而民间的百姓都在纷纷开始骂汉武帝的薄情寡义。

刘焕震惊了,十分不解的看着三高官官,问道:“为何?”

为什么会如此?

“殿下,民间有太多的读书人,给卫太子翻案。”

“他们通过各种细节对比,找出了卫太子实际已经无法执政下达命令。”

毕竟此前卫宁在民间的印象实在太好了,做了那么多大功德的事,现在还是皇太子,怎可能干出如此昏聩的事?

那就只能说明一个原因,卫宁是被冤枉的。

这群读书人可都是卫宁坚定的支持者,自从戴德死后,他们正在想方设法报复汉武帝,这一次机会他们等到了。

他们当然会大书特书,又因为他们的文字在民间传播极广,最终导致现在的局面,卫宁非但没有被污名缠身,反而许多人在替卫宁开脱。

并且狠狠咒骂了汉武帝和刘焕。

尤其刘焕,民间读书人大多都认为这些事是刘焕做出来的,尽管是猜测,但却有理有据。

一时间,刘焕臭名昭著。

刘焕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怒火中烧的喝道:“这群刁民,愚蠢!”

“那群读书人……该杀!”

谁能想到会如此偷鸡不成蚀把米呢?

三省的中书长官陈弘润是刘焕的亲戚,也是在陈阿娇案中唯一活下来的陈家人。

也就在今年,刘焕通过汉武帝给他提拔上到了中书省,还没有三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