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戏剧年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05章 干点快乐的事儿(1 / 2)

作品:《我的戏剧年华

说起空调,咱得说一说中国老百姓家里电气化的历史。

六七十年代,一个家庭的富裕,特讲究“三转一响”。

哪三转,就是所谓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也俗称“三大件”。再加上“一响”即收音机。

如果家里还有一手电筒,这勉强也能称为是电器……

八十年代,中国老百姓富裕的标志又更上了一层楼,家里全面电气化。

单门电冰箱,黑白电视机,还有单缸洗衣机,样样不可缺少。

进入九十年代呢,富裕的样式又发生了变化,可是三大件的内容说法不一,有人说是空调,音响,录像机,也有人说是配电脑、装空调、通电话,但无论哪样,空调都是少不了的。

东厂胡同,电话早已经装上了,为方便杨哲观看国内外同行的录像,还买了录像机,他们也曾倒腾过录像机的倒带机,这该有的都有了。

江浔呢,自己还开着大超,腰上挂着传呼机,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属于北平或者这个国家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

“浔子,有电风扇就行了,别再买空调了,”杨哲收拾妥当,催着江浔到前院去睡,她跟青枣在后院,“电风扇不是去年刚买的吗……”

“这不一样。”江浔被她推着到了门口,就倚在门框上,“一個是吹风的,一个是制冷还能制热,赶明儿我们逛商场去……”

第二天,江浔到到北平戏剧家协会报了到,杨哲带着青枣就在周边遛弯等他。

“这天,忒热。”江浔到了的时候,杨哲跟青枣正在一处树荫下面吃着冰棍。

“可不是吗,去年也没感觉天这么热……”杨哲穿了一件无袖绿色小碎花连衣裙,露出雪白的胳膊。

“走吧,到隆福寺去吧,我估摸着人少不了……”

隆福大厦是北平第一家使用中央空调、第一家采用自动扶梯的商场,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它被称为北平商业“四大金刚”之一,是国内贸易部钦定的“中华老字号”和“中华名店”。

一进门,青枣就拍手笑起来,“江浔爸爸,这里好凉快啊。”

她笑着就朝前面跑起来。

“青枣,慢点。”商场里人太多,都是过来蹭免费空调的,杨哲紧跟在青枣后面,生怕她丢了。

坐上自动扶梯,来到二楼家电商场,站在空调前,杨哲就闭上眼睛享受着阵阵吹来的凉风,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

春兰牌空调,安静,质量好,而且冷暖起效都很快,江浔眼瞅着周围不断有群众围过来,毕竟刚拿了飞天奖的他,很是招眼。

“那我要三台窗式的,要一台立柜式的……”江浔笑笑。

这么多?

杨哲都惊讶了。

“立柜那台放在你的练功厅,前院后院,两台窗式的。”江浔就笑。

那还有一台呢?

“还有一台,送我孩子姥姥姥爷。”江浔一把抱起在地上乱跑的青枣。

德行!

杨哲脸一红,下意识笑着瞅瞅周围。

“一共是四台,一万多块钱啊……”服务员也不知道自己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在劝江浔别买这么多空调,还是自己舍不得卖出这么多空调。

“您安装完后我付款,要快……”

江浔也急着快点走,因为照像机柜台也在二楼,许多人拿了相机就在那儿拍他们呢,边拍还边议论,王沪生什么时候有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