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戏剧年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64章 不需要演技的演技(1 / 2)

作品:《我的戏剧年华

谢晋是一个最有想法的导演,头脑中常有与其他导演不一样的想法。

于黛琴副导演仔细一想,不用通知江浔,那江浔的状态就是一僧人的状态,通知了,他提前准备了,就不是僧人了……而是演员了。

可是,这很是考验演员体演生活的深度,如果不像僧人,也不曾用到演技,那拍出来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就凭谢导的脾气,江浔要承受极大的压力。

“于导,我们也想去看看。”李婷找到于黛琴,提出自己的想法。

“算我一个。”尤勇紧跟其后。

他是西安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长了一张特正义、特有使命感、特适合演与坏分子斗争的警察的脸。

加上经过多年历练,他越发具有一种粗犷的气度。

他演戏自然、不做作,看着让人舒服。

1988年,参演個人首部电影《疯狂的代价》,开始步入影视圈。1991年,主演电影《狂》,饰袍哥舵把子大管事罗德生。

今年他已经快三十岁了,在电影圈刚刚混出一点名堂,对这个让谢晋导演夸不绝口的年轻演员,很好奇,他早就想看看他的演技。

私底下,也与李婷商量着,要看看江浔到底几斤几两。

李婷在中学时就开始担任长沙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1988年,考入北平电影学院。

两年后在学院排话剧《烟熏橡树》,她饰演了一个瘸了一条腿的老太太,出色的演技被在场的谢晋导演看中。

后来,从北平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

今年,她还在读大三,却是早已认识江浔,她跟陈小艺是好朋友,在外来妹中饰演女二号阿芳,也看过江浔的话剧桑树坪纪事。

“他可是中戏有名的戏疯子……”

尤勇想去,她其实也想去,她想看看一个能把疯子演得活灵活现的人,怎么去演一名出家人。

“老爷子,您不去吗?”剧组在郭亮村,分散在老乡家里吃饭,吃饭的空当,李婷询问朱旭。

“我不凑那个热闹了,”朱旭笑道,“你们年轻人去吧,”他笑着与谢晋碰杯……

两人都爱喝酒,一进剧组就成了酒友。

“如果江浔演得好,阿拉请他吃老酒,”谢晋导演豪爽道,“我带了一箱好酒过来……与他不醉不归。”

可是,导演,江浔是出家人啊……李婷笑了。

……

太行山,万佛寺。

江浔长身肃立,双手合什,屹立于浩荡的山风中。

谢晋导演的摄像机早已架在一殿中,众人就看着江浔缓缓转身,起步走上台阶。

严格来说,这不是剧本中的戏。

但是,谢晋导演随机选择了这个场景,作为可用的外景,一样可以用在电影当中。

这场主角都不知道自己在演的戏,江浔连台词也没有,连正脸也没有,仅靠背影就要展示出一个僧人的气质来。

拍摄是从后面仰拍的,江浔一手撩僧衣袍角,缓缓上行。

尤勇和李婷就跟在谢晋导演身后,就在台阶底下仰视着前行的“僧人。”

谢晋导演不作声,他扶扶眼镜,看着江浔。

他在电影的世界里泡了几十年,自认为是科班出身,表演需要功底,也需要在舞台上在镜头前锤炼多年,身上才能有一种叫作演技的东西。

他也认为,演技这东西,不可琢磨,只可意会,但始终是一门技术。

技术用得恰当好处,人物自然就立起来,技术用得不足,或者太过,人物要么象没长大的孩子,发育不足,要么就象一个大个子,风风火火,把人物给拔苗助长了。

可是,现在,这个小伙子的背影,他是用不上演技的,可是一抬手一动足,他却比谁演得都好……

这是一种不需要演技的演技……

或者说,他本身已经就是一名僧人,是谢晋导演心中的明镜法师!

满场无声。

大家在静默中目睹“明镜法师”走进了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