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戏剧年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87章 阿浔,你说个数吧(1 / 3)

作品:《我的戏剧年华

江浔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再来广州。

起因还是拍TV的吴建邦导演听到了他的歌,自打梅花奖颁奖盛会上种下的那棵草,就疯狂生长起来。

这不,每天给江浔打三十几个传呼,生生把他从北平呼到了广州。

一到广州,吴建邦亲自接站,直奔白天鹅宾馆。

喝茶的功夫,一位戴着眼镜的男人走进来,“介绍一下,江浔,大家都认识了,我的老朋友,这位是陈小奇……”

哦,江浔脸色郑重起来,男人却很是友善,态度极好。

在这个内地歌坛最鼎盛的时期,最为生机勃勃的,就是以原创为基调的广东流行歌坛。

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短短几年,从广东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当红歌手和脍炙人口的流行作品。而这一盛况的背后,离不开一群才华横溢的幕后音乐人。

多年来,我们习惯了追捧港台的那些“音乐教父”、“巨星推手”,殊不知,同时期在咱们内地,一样不缺优秀的音乐人才。

甚至比当时如日中天却以翻唱为主的香港乐坛,更加展示出原创的生命力。

陈小奇可以说就是广东歌坛的一面旗帜,素有“岭南音乐教父”的美誉,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创作奇才。

“香港黄霑先生曾说过,大陆有陈小奇,不必到香港。”江浔操起茶壶给陈小奇倒水,这样的谦逊,倒让陈小奇刮目相看。

“黄霑先生过谬了。”陈小奇笑着摆摆手,态度很是儒雅。

“我跟小奇是同事,现在有了我们的公司,公司成立,阿浔,你是我们第一個要找的人。”吴建邦很满意江浔的做派,虽然他现在红遍全国,但依然循循儒雅,温润如玉。

说起来,陈小奇先后任职于中唱广州公司、太平洋影音和广州电视台,担任音乐编辑、企划主任、制作人、音乐总监……

今年,不甘寂寞的两人自立门户!

席间,吴建邦充分展示了他在广州音乐圈的熟络。

陈珞,中国五大录音师之一,此时,是广州新时代影音制作部主任,他是一手捧红杨钰莹与毛宁的恩师。

捞仔,此时的主要身份还是吉他手,有“南捞仔,北老五”的说法……

解承强、马小南、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