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戏剧年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59章 人物弧光(1 / 2)

作品:《我的戏剧年华

中戏,东厂胡同,东厂胡同,中戏……简单的两点一线,简单的排戏、回家,让江浔感觉很充实,也很幸福。

推开家门,就能看到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总是在这个时候,江浔心里都会涌过一阵热流……

“哦,热水器?”江浔看到厨房里不知什么时候安装上了一台热水器,“容声牌?这东西怎么用?”

“丁哥让人过来给安的,我要给他钱,他死活不收,你瞧,就下面两个旋钮……”杨哲俨然就是女主人,那口吻好象已经跟江浔一起过了多少年的日子。

“别人要给,丁哥不必。”江浔笑着拿起一根洗好的黄瓜,“前天看我们素排,怎么样?”

“嗯,你是说不穿戏服吗,”杨哲甩甩手上的水,“我感觉你演得很好啊……”

“你看到我了?”

杨哲笑了,“你在舞台上我能看不到你吗,看你演的刘峰,文工团,副连长,还有板儿爷……”

哦,江浔笑了,“你是不是感觉有三個男朋友?”

“嗯……”杨哲也笑了,她拿出一根火腿,想做一个鸡蛋炒火腿。

江浔走出厨房,想着,琢磨着,想着夏淳导演、于是之院长,苏民老师、谢晋导演……对自己的教导。

他走到屋里,翻看着自己那本演员心得。

哦,这是谢晋导演在辛十四娘剧组离别之时给他的赠语——

“江浔,你记住,演戏,要抓人的命运,抓人的感情,抓人的个性,抓人的变化!”

这,这不就是人物弧光吗?

自打开排《芳华》,光是人物小传,他就写了二十多万字,比剧本的字数还要多了。

现在,在刘峰这个人物身上,他清楚地看到了人物弧光。

什么是人物弧光?

在江浔自己看来,“人物弧光”是编剧、经常使用的一个技巧,具体来说“人物弧光”是指人物本性的改变,包括好的变化和不好的变化。

一个人物最能打动人心的时刻,是他身上发生剧情“反转”时,观众看到的能让人物“升华”的东西。

比如,周星驰的电影中,也许他并非有意,但是常常总是能够在主角中看到也许不算丰富,但是却格外鲜明,甚至具有反差的变化。

《功夫》中主角从一个行差走错的街头痞子,到最终醒悟变为一个英雄。

《苏乞儿》里讲一个浮夸跋扈的富少爷,到家境落败时的惨状,开始收敛然后发奋考上武状元。

《大话西游》里则更是从一个打算与妖怪合伙吃了师父唐僧,转世后成为山大王,并最后诸多遭遇中了解一系列前尘往事,并决心放下个人情感担起取西经的使命的转变。

再比如,《教父》里的二代教父“迈克”,他原本是一个反感家族事业青年,上大学、参军,这些都反映出了他与其兄长们截然不同的选择,当时的性格也诚恳、直率。

到后来家族出现变故,老教父被人暗杀,他为家族也为父亲挺身而出,去结束了仇家,并远走西西里。

再后来就是在西西里也不能真正置身事外,差点险遭暗杀。新婚妻子因之而死,其后回到美国。开始接手父亲事业、清理家族内部事务之后,也变得冷血、残酷、阴沉。

最后甚至为了确立自己权威,不惜把犯错但悔改了的二哥也下令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