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戏剧年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5章 上贼船(1 / 3)

作品:《我的戏剧年华

金秋的西山,秋叶正红。

轿车沿着山路徐行,终于拐进了一个宽敞的基地,在一处体育场似的建筑物前停了下来。

这里原来是篮球训练馆,现在两个篮球训练馆一起改造成了北平台的室内摄影棚。

六十年代老北平的四合院、小洋楼,贴满《红灯记》剧照的居委会……四合院前的古柏树,狭长的胡同……

越看越是熟悉,布置也惟妙惟肖,几乎令人以假乱真。

“浔子同志,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给盼来了……”突然,另一侧就走出一群人来,为首的正是郑晓龙,他热情地张开双臂,正准备着跟江浔拥抱呢。

后面,鲁晓威、李晓明等二十几位工作人员,齐齐绽开笑脸,呼拉一下围住了江浔。

听这口气,我是主动入伙的,可是谁知,我是被动上了贼船。

这帮人,这一套,驾轻就熟,就象当年蓝天野老师接到《渴望》的剧本时,他一开始也不太想演。

没错,还是赵宝刚,在大年三十硬把老爷子给拉到剧组的,你没看错,是大年三十,万家团圆的时候,大家都在吃着饺子看春晚的时候,老爷子在拍戏。

江浔真不太想搭理他,他看看另一边,依稀是导播室、灯光控制室、配电室……

在两层的空间里,还吊着许多“海绵枕”“,就像宋大成工厂里生产的麻袋片一样,这是用来隔音的!

“郑主任,我们中戏是有规定的,学生不准接戏。”江浔走进刘慧芳家的小院,拿個小板凳自己坐了下来。

“大三前不准接戏,”郑晓龙笑得鸡贼,“再说,我们台长亲自去找徐院长了,这不成问题。”

“我还要上课,前阵子排雷雨落下很多课,没法补。”江浔又找到一借口。

郑晓龙也拉了一小板凳过来,“我们把老师请到这儿来,给你补课,你看成吗?”他笑着继续道,“人艺没有新剧目,也不用下基层演出了,哦,有需要我们可以直接把你送到海政……”

海政?

他们连杨哲都知道,这帮孙子!

“你们调查我?”

江浔也真是服了,不过,对于王沪生这个渣男人设,他真的不想接。

但是,救场,这就不一样了——这是人情,巨大的人情!

今年,北平台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不断有观众打电话或写信给电视台反映:你们电视台播的“肥皂剧”除了拉美的(墨西哥、巴西),就是港台的,什么时候能有我们自己生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