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戏剧年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49章 京圈(1 / 2)

作品:《我的戏剧年华

“你好,你好,幸会,……见到您很高兴。”江浔一一握手。

现在的郑晓龙,也不是什么大拿,北平电视剧制作中心,就两部作品,便衣警察,凯旋在子夜……在全国还算有名。

“你好你好,”郑晓龙听说他还是中戏的学生,只是热情地握着手,可是海岩又介绍他是人艺的演员,郑晓龙马上道,“你跟小濮熟吗?”

“当然熟,刚才还在说哪,人艺新版的雷雨,濮存晰是周萍的A角,浔子是周萍的B角。”海岩对这个小伙子印象不错。

他知道,郑晓龙正在筹拍一部电视剧,资金有了,可是主角人选一直定不下来,好不容易主角找得差不多了,资金又让台里给抽走了。

只能这么说,好事多磨。

杨方到底还是招呼一行人坐下来,多个朋友多条门路,这些人都是文艺圈里的人,将来互相行個方便,他本能着给未来的妹夫开始铺路了。

“你可别看浔子年龄小,人家可是老演员了,演过天下第一楼,还演过上海电视台的电视剧,那部剧还在拍着哪……”海岩给大家倒上酒,“广东电视台前阵子刚刚拍完一部电视剧,浔子在里面是男主角……”

“上海台的是不是天野老师扮演姜子牙那部剧?”郑晓龙问道,“傅艺伟在里面饰演妲己?”

“对,封神榜,我在里面演周文王的大儿子伯邑考。”江浔观察着这个后世名震全国的京圈儿,大院子弟闯入文娱圈,主要通过导演、编剧两条路,外加朋友扶持。

可是,在京圈儿壮大的日子里,“大院”始终是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京圈”从影视发家的势力范围,就从大院,这么一点点拓展开来。

世事轮回,人情洞察,皆在其中。

他们几个一进来,这顿饭的主题就变了,侃大山,能直接把人侃晕那种。

不得不说,这帮人够牛X的,学历都不高,却能写得了书、鉴得了宝、侃得了大山、拍得了砖,皇城根儿下长大的孩子,你不服都不行。

只要他们凑到一起,绝对悬河滔滔、欲罢不能,皇城根下老爷们儿的大气和洞察机智,在他们几个身上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最近失眠的毛病好些了吗?”抽个空子,海岩问郑晓龙。

“还那样,”郑晓龙喝了口酒,神态有点落寞,“今天这儿出点岔子,明天那儿出点岔子,不到开拍,我是睡不好。”

作为北平电视艺术中心的副主任,郑晓主管电视剧生产。

这半年来,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整天整个人特焦虑。

因为五月份,上面的领导给中心下达紧急任务:希望能够在1990年,补上一部长达50集的电视剧。

要知道当时87版《西游记》,拍了6年,才拍了25集,因此要在一年的时间内,赶制一部新剧,只能另辟蹊径。

于是,他们根据国外译制片的一些经验和特点,想着拍摄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室内剧。

为此,北平电视艺术中心,事先就将拍摄场地给选定租用,投资200多万元,在西山脚下利用工程兵某部训练基地,建成了我国电视剧生产行业第一座大型室内剧摄影棚。

还在郑晓龙、王朔等几位文学大拿的策划下,由编剧李晓明把大家的想法汇总收集,很快写出了一个7万字的故事梗概,起名叫《渴望十六年》,主要讲述了漂亮善良的女工刘慧芳照顾养女小芳十六年的故事。

可是这边场地找好了,那边资金又给挪用了。

他家老爷子人脉很广,郑晓龙自己也有门路,等资金重新充裕起来,训练基地那边又要改主意。

这资金场地占了他大部分的精力,本来他让鲁晓威放下手头全部工作,来拍这部电视剧,可是女主角又定不下来。

首先是女主角刘慧芳,鲁晓威心中最中意的女演员是杨青。此时的杨青,也是中戏毕业的高材生,也是“梅花奖”得主,算得上一线女演员,接戏接到手软。

鲁晓威9次拜访都没有见到她,他不知道,此时的杨青,一直在西安拍摄另一部电视剧《封神榜》,她在剧中饰演姜皇后。

这部《封神榜》并非日后的爆款傅艺伟版《封神榜》,而是播了5集就遭禁播的梁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