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2)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直到桓熙说起了谢玄的表现,谢道韫这才打起了精神。

王羲之指责会稽王司马昱空谈误国,而谢安却认为以司马昱的能力,只会多做多错。

谢玄虽然没有插嘴的机会,但桓熙会在王猛、权翼离开后,询问他的看法。

谢安笑道:

曾经有官员上疏,请求将谢安终身禁锢,但这并不能改变谢安的志趣。

他常年征战在外,早就习惯了家眷不在身边的日子。

“凡事量力而行,若是德才不能配位,偏又有满腹的雄心壮志,才会惹来祸患。”

原来桓熙特意派人来到会稽郡,请托王羲之为他作说客,希望谢安能够北上。

谢道韫依偎在桓熙怀中,听他说起近来长安发生的一些趣事,也跟着强颜欢笑。

殷浩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谢安对王羲之坦诚道:

“如今的时局,逸少与我也都清楚,晋室难有回天之力,明知不可为,又何必徒耗心力,不如寄情山水。

只见谢安摇头叹息道:

“权位所居非人,倒不如任他空谈,虽说于国无利,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

“羯儿与夫人一母同胞,是阿满的舅父,我自当用心栽培,将来阿满征战四方,少不得这位舅父出力。”

这些天才少年,不能以常人对待。

不过,目睹了妻妾们的忧愁,哪怕与慕容英的新鲜劲还未过去,桓熙还是更多的选择与谢道韫、李媛、韩嫣同宿。

东魏权臣高澄也是谢玄这般年纪,时常被其父高欢唤去谈论时政,每每对答如流,深得其父赏识。

王羲之不能反驳,他转而问道:

“安石有经天纬地之才,难道真的要空老山林?”

“王某今日其实是受人之托,来作说客。”

椒房殿内,灯火通明。

谢道韫曾经说过,要让谢玄前往尚书台端茶递水,认为跟在王猛身边,耳濡目染,多少也能有所收获。

“虽不能为晋室死节,亦不能为虎作伥。

并且,只有在君主暗弱的情况下,才会存在外戚篡权的可能,以阿满的聪慧,将来也必能驾驭住谢玄。

王羲之长叹一声,说道:

在谢道韫的眼中,桓熙也就只有贪生怕死、好色,这两个缺点,其他方面,实在挑不出毛病。

桓熙也不可能真的让小舅子端茶递水,干些下人的活,索性便让谢玄无官无职的跟在自己身边,哪怕是与王猛、权翼商量军国大事,也会留他在身后侍奉,实际是让谢玄旁听。

二人在冶城游览一番,黄昏时回到驿馆,王羲之对关中来客说道:

王羲之有感而发:

“唉!热衷空谈,只会误了国家大事。”

打压外戚,那是在坐稳江山之后,才能去干的事情。

“安石不愿出仕,心如磐石,并非老夫所能动摇,几位今夜留在驿馆歇息,明日早些回去复命吧。”

今晚没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