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4)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等到事成之后,我将带你们回去与家人团聚。

以一郡之地,数千将士,而抗西藩,乐弘实在没有这样的勇气。

随着文吏逐一朗读盒中的信件,在场的降卒无不垂泪。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打不过就加入,这并不丢人。

桓熙冷冷地注视着跪伏在他面前,苦苦求饶的叛党与其家眷,其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桓熙只是看向了宋混,说道:

前燕会为了不使桓温控制洛阳,而救援周成,可不会深入中原,来救援襄城。

很快就有人前来将他领到前列。

乞伏司繁对此早有预料,他叩首谢恩道:

“大单于宽宏大量,罪人感激不尽!”

桓熙说着,将乞伏司繁扶起,继续道:

当得知在鲁阳驻扎许久的楚军终于有所动作,而且还是冲着襄城而来的时候,乐弘在逃与降之间,选择留下其子统率部众,而自己则带着亲兵西行,渡过汝水,往父城县(今河南宝丰县东)迎接楚军。

随着梁军将士为桓熙传话,台下的降卒无不举手欢呼。

有道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七月初九,桓熙在众人的盼望之中,终于来到了金城郡治,榆中县。

不分老弱妇孺,尸体尽数被运往姑臧,将在城外修筑京观,以儆效尤。

处置完了乱党,桓熙来不及休息,对于他来说,还有一件更紧要的事情,便是要安抚三万鲜卑降卒的情绪,免得再生叛乱。

桓熙又拿出一封信,与此前不同,众人无不盼望着能够听到自己的名字。

众人闻言,无不拜伏,高呼着大单于万岁。

桓熙可以宽赦乞伏司繁、乞伏吐雷,他们都是听命于乞伏傉大寒罢了。

但在南阳、义阳两战后,乐弘的部众早已被桓温打残,否则也不会蜷缩在襄城郡,坐视周成从徐州而来,占据了颍川、河南二郡。

毕竟古往今来,坑杀降卒的例子并不少见。

在得知乞伏部三万骑卒已经被解除武装之后,桓熙就已经示意乞伏傉大寒自尽。

台下,被特意挑选出来,能说鲜卑话的梁军将桓熙的问话传扬开来,人群中好一会没有动静,直到豫奴的熟人都望向了他,豫奴这才颤巍巍的举起手来。

桓温此时踌躇满志,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线,其一是由鲁山县北上,进入洛阳盆地。

桓温对此颇为认同。

乞伏司繁虽然还没有正式投降,但他带来的三万骑卒早已被解除了武装,安置榆中城外的一座大营之中,由朱序麾下的州郡兵监管。

桓熙继续喊道:

“罪人不识天命,妄动干戈,以致生灵涂炭,自觉有罪于天下,有愧于大单于,虽死不敢心生怨恨,还请大单于责罚。”

桓温犹豫再三,决定先易后难,在讨灭乐弘,夺取襄城郡后,进攻颍川。

直到四十封书信被全部读完,沈赤黔才盖上了盒子。

桓熙右手虚抬:

待众人起身,乞伏司繁也在众目睽睽之下牵羊而来。

此事倒也没有出乎桓熙的预料,他把豫奴的家书交给了一名懂得鲜卑字的文吏,由他代为朗读。

桓熙又何尝不想将三万降卒的家书都带来,但时间上实在来不及。

桓熙就是在鲜卑降卒的紧张与恐惧之中,走上了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