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桓熙班师(2 / 5)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我的两个儿子,都是情真意切的想要认大单于为父,还请大单于莫要推辞。”

实际上,刘务桓的两个儿子都不是拓跋氏所生,但作为王妃、嫡母,这二人自然也是她的儿子。

桓熙稍作考虑,点头道:

“大王、王妃盛情难却,桓某答应就是。”

刘悉勿祈与刘卫辰闻言,无需父母的催促,赶忙下拜,尊称桓熙为义父。

桓熙自己其实也才二十岁,就收了两个义子。

尤其是刘悉勿祈,如今都已十四岁,只是比他小了六岁而已。

刘阏陋头见状,也连忙请求桓熙能收他的长子为义子。

桓熙既然答应了刘务桓,又怎会拒绝刘阏陋头,自然是一视同仁。

没曾想,此行还有额外的收获,得了三个义子。

在与刘阏陋头道别后,桓熙骑上马背,越想越觉得晦气。

此地名为五原,正是汉末猛将吕布的故乡。

自己居然在这里收义子,还一收就是三人,只希望他们能是自己的小凤仙,而非小奉先。

桓熙在临行前,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所有能够使用汉话沟通的匈奴将士赏赐一只羊、一匹布。

刘阏陋头麾下的三千弓骑,三千步卒依依不舍的看着桓熙远去,也不知何时才能继续为大单于效力。

铁弗匈奴的军事力量,如今也被分成了三份,桓熙将会带走四千匈奴弓骑,四千匈奴步卒。

而刘务桓则会留下三千匈奴弓骑,三千匈奴步卒。

后续自然会有一些将士的家属被迁移,分别安置在三处平原上。

桓熙没打算留下匈奴步卒的编制,而是计划将他们尽数划为弓骑。

虽然说,不是所有的湖南、四川人都能吃辣,也不是所有的匈奴人都会骑马。

但这样的人终究只是少数。

匈奴步卒之所以被划归为步卒,只不过是缺少军马罢了,铁弗匈奴在刘务桓继位后,主打一个和平外交,轻视了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