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墨子一号、计划、报仇(1 / 2)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一九八三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儿,但又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儿。

对于陈国华来说,这一年过得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陈小梅终于嫁人了,并且过得还不错。

最不开心的事情,那就是陈伟和陈思两孩子去华沙那边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时候,差点回不来。

就算他只有四个孩子,但每一个孩子都是他的亲生孩子,怎么可能受得了孩子受伤或者其他?

因此,等陈伟和陈思平安归来之后,陈国华宣布了从此他们一家人都不再离开境内的宣言。

继陈国华这个宣言之后,埃尔德什他们也凑热闹,联合起来签名,向下一届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城市伯克利发出宣言。

伯克利是北美的城市,也是一九八六年大会的承办城市。

如果伯克利做不好,那么未来国际数学家大会就不会再踏足北美。

为什么格罗滕迪克、埃尔德什他们这些人有这么足的底气呢?

只因为陈国华是京城人,他是目前全球数学界活着的传奇人物,而京城又是目前全世界的数学中心。

甚至是数学家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

有了格罗滕迪克他们这些人凑热闹,伯克利当然赶紧站出来好好表现一番了。

甚至他们还因此隔着太平洋喊话陈国华,希望他能够前往伯克利作一小时报告会。

对此,陈国华根本没有作出任何的回应。

从一九八三年五月份之后,整个数学界都因为这件事,变得非常不平静。

还有就是北美发射先驱者探测器的事儿,陈国华并没有任何表示,也没有答应宋叙言所谓装装样子的提议。

就目前来说,内地这边连月球都还没搞明白,那么着急去火星、金星、土星这些星球干嘛呢?

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

除了这些事儿之外,陈国华的注意力更多放在振华研究所内部本身了。

在陈国华的努力之下,进入十月份的时候,单光子探测器、量子存储器这两个元器件先后被研制出来了。

这绝对是划时代的技术突破。

有了这些技术突破之后,那么接下来量子计算机也很快就可以出现了。

“OK,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生产出基于稀土离子掺杂的固态量子存储器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还需要持续突破基于金刚石色心的量子存储、基于半导体纳米晶体量子点的量子存储”

量子存储器实验室内,陈国华看着众人侃侃而谈。

只是大家原本兴奋的表情,很快就凝固在了一起,因为这些技术,实在太难了。

侥幸在基于稀土离子掺杂的固态量子存储技术层面突出重围,这都花了好些年的时间。

如果是其他技术的话,那这个难度系数,无异于重走一遍慢慢研发之路。

太难了呀!

振华研究所内的研究员,在理论基础这一块上面,都有十分扎实的功底。

量子项目是基于一九七二年夏天开始的量子芯片,在当时,以陈国华、杨振宁、李政道他们三人为首的研发团队,确定了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的理论基础,比如最为经典的就是量子力学、量子缠绕传输等相关理论基础。

换句话说,从一九七二年开始,振华研究所在量子层面的理论知识已经全面铺开了。

自从爱因斯坦、波多耳斯基、罗森提出EPR佯谬以来,量子纠缠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量子效应奠定了量子信息处理的基石。

作为量子信息处理的物理资源,量子纠缠态等相关理论都已经被陈国华、杨振宁、李政道他们给确立起来了。

同时在这十年时间里,量子纠缠态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集编码和量子计算等。

从以上理论结果也可以知道,想要成功实现量子信息处理,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制备出各种量子纠缠态,为此陈国华提出了相对熵,纠缠见证,量子diSCord,自旋压缩参数等基于不同物理系统的多种制备量子纠缠态的方案。

在这些过程中,章济川、陆子敬、薛晋权等人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早已经历了无数次。

然而制备量子纠缠态也好,亦或者制备纠缠光源等等,它们都只是实现量子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罢了。

以现在陈国华正在陈述的量子存储器这款量子信息技术应用为例,其按照存储介质分类有固态量子存储器、光量子存储器、原子气体量子存储器这三种。

刚才陈国华提及的基于稀土离子掺杂的固态量子存储器,只不过是固态量子存储器的一种罢了。

仅仅只是固态量子存储器就有稀土离子掺杂、金刚石色心、半导体纳米晶体量子点这三种方案。

在光量子存储器这一种存储介质上也分为光学延迟线、环形光路量子存储、电磁诱导透明量子存储等三种方案,而原子气体量子存储器这一种更是分为磁场梯度回波存储、远失谐拉曼存储、梯形量子存储和机遇室温院子系统的远失谐量子存储等方案。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光是这些方案的名字就足够让人头疼了,更何况这些方案的背后,全是厚厚的技术资料,以及那非常繁复复杂的实验。

真的很容易让人崩溃啊!

看到大家的表情,陈国华心中明了,只能够温声宽慰大家,同时少不了动用点现金奖励之类的鼓励方案,以此来激励大家。

现如今是一九八三年了,改开更加深入的年代,社会上的风气早已经转变了很多。

尽管这种风气目前还没传递到振华研究所,但是整个社会都已经差不多在向钱看齐了。

经济建设就是讲钱,没钱的话,谁给你工作啊?

振华研究所还算相对纯粹一些,此外就是百望山已经远离了市区,算是相对独立的‘小社会’。

最为重要的是,振华研究所内的所有研究员,其实大家都不缺钱。

以大学刚毕业进入振华研究所实习的研究员,他们每月的月薪已经是八百元。

即便在这个时空,工资变化比原时空要迅猛很多,但是八百元的月薪,依然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也正是因为这个薪资水平,振华研究所的科研经费才会烧得那么快。

以量子芯片项目为例,按照一万三千人的项目总人数计算,不计算陈国华这个特例,所有研究员的平均月薪是一千八百元。

那么每月振华研究所在量子芯片项目上,支付给研究员的工资就是两千三百四十万人民币。

一年下来,那就是二点八亿人民币。

就这,还仅仅只是量子芯片项目罢了。

并且还只是一个项目的研究员工资支出,还不包括材料、器材等等其他投资。

也因此,如果没有陈国华成立的交易部门,没有陈国华在之前利用嫦娥智能,在石油危机和黄金收割这两大交易当中赚取的超大利润,那么振华研究所还真没办法支撑起那么多的科研经费支出。

就更别说,振华研究所还需要担负南天门空间站、环月轨道空间站、霸王号空间运输飞船等科研项目的经费,那压力更大。

十月份过后,进入十一月份的京城,很快迎来了小雪天气。

一九八三年冬天的雪,来得更早。

陈国华在家里的书房看书,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桌上的手机冷不丁响了起来。

“陈主任,我们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电话那头,是葛守志兴奋无比的声音。

他口中的成功,是关于量子计算机的测试结果,陈国华对此并不意外。

在量子芯片、量子存储器等相关应用都被陆续研制出来之后,那么真正的量子计算机面世,也就水到渠成的事儿罢了。

因此,陈国华并没有很高兴,只是淡定地笑了。

不是他装逼,而是他非常清楚现在研制出来的这一款量子计算机,其实就是拥有十七八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罢了。

这样的量子计算机,说真的,算力水平并不是怎么样。

众所周知,量子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是非常惊人的,但这玩意儿的算力水平跟它本身所拥有多少个量子比特的纠缠有很大关系。

五十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其计算能力才能够超越天河二号。

原时空历史上,后世的那台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的峰值计算速度是每秒五点四九亿亿次,那是非常惊人的概念。

当然它的能耗也是非常惊人的,整机功耗是17808千瓦,在搭载了水冷散热系统以后,功耗达到24兆瓦,但是无论是否搭载水冷系统,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功耗都是非常惊人的。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就是这么牛逼,并且它的优缺点也同样令人担忧。

不过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属实是让人看到了曙光。

十七八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尽管在算力水平上面还无法达到天河二号的水平,但是在现如今的这个时空,它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振华研究所在前些年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拿出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了,已经达到了后世的那种超算水平。

目前百望山最底部的那台超级计算机,就是跟天河二号相差无几的超算,也是嫦娥智能的其中一个家。

现如今,以墨子命名的墨子一号量子计算机出现之后,将会在百望山、嫦娥小镇、西南和中州等地陆续建立另外一个量子计算机中心,成为嫦娥智能的新家。

而天河号超级计算机就会退居二线,成为很多地方科研机构的常用计算机了。

当然,在紧急情况下,嫦娥小镇、百望山等地方的超级计算依然也会被嫦娥智能征用。

毕竟墨子一号量子计算机是新兴科技,它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陈国华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他习惯了稳一手,所以不会因为有了更为先进的墨子一号量子计算机,就将天河号超算给拆除掉,斩断自己的后路。

电话那头的葛守志,听到陈国华如此平静的声音,都错愕了一下,旋即哑然失笑地汇报完工作,然后挂断了电话。

只不过,陈国华是比较淡定,宋序言他们就没办法淡定了。

等了那么多年,终于等来了量子计算机,好家伙,这可是超级科技啊。

十一年前,量子芯片刚立项的时候,时任华润公司总经理的宋序言便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儿。

作为少有知道量子学计算机存在的领导,宋序言当然知道量子计算机有多厉害,也知道这十一年当中,振华研究所到底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因为每次华润公司这边都需要及时作出调整,特别是在出现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华润公司需要卖出去更多的科技产品,反哺内地的时候,振华研究所都没办法抽调出更多人手。

这些事儿,宋序言都一清二楚。

“庆祝,老陈,这么高兴的事儿,必须得庆祝一下啊”

接到宋序言的电话,陈国华都乐了:

“老宋你那点小心思,我都不好意思点破你,庆祝可以,但是不喝酒。”

“不喝酒可不行啊,老陈你家都藏了那么多好酒了,这么高兴的事儿都不拿几瓶出来助助兴,这肯定说不过去啊”

宋序言大笑着,“就这么说定了,随后我们就到你家,我可跟你说啊,我们几个老家伙都已经给京城饭店打电话了,让他们到你们家安排饭菜,现场做.”

“老陈你放心,饭钱我们给了,这酒你可不能含糊啊”

说罢,宋序言率先挂断了电话,都不给陈国华拒绝的机会。

翠花胡同陈家藏有好酒这件事,瞒得过别人,瞒不住宋序言他们这些领导。

不少领导都是过来人,谁还不知道谁呢?

从六零年开始,或者准确说,从五八年就已经开始了,陈国华每年都会藏一些当年的茅台或者五粮液。

按照陈国华当时的工资水平,当初八块钱一瓶的茅台酒,讲真的,也就他能够买得起,一般人还真买不起。

在前些年陈伟跟陶紫的大喜之日当天,陈国华第一次拿出那么多瓶顶级窖藏的茅台酒之后,大家都知道了他家藏有好酒。

甚至张继汉、宋序言、格罗滕迪克、埃尔德什等人都想去参观一下陈国华家的地下酒窖,但被拒绝了。

便是陈恭禄都没办法进入地下酒窖参观。

最为关键的是,地下酒窖还被安排上了那么多高科技门锁:指纹解锁、人脸识别、红外线监控等等,简直就是让人无语,这比故宫博物馆里面珍藏得最好的古董的保密级别还要更高一筹。

反正就是大家都别想去酒窖看就对了。

所以,只要有什么高兴事儿,宋序言就赶紧安排酒席就对了。

酒席都直接干到陈国华家里来了,他还能拒绝不成?

要说不给窖藏十年以上的美酒出来,那就别怪大家灌醉你陈国华了。

望着电话苦笑的陈国华,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真的是过分!

苦笑之余,陈国华自己也乐了。

酒这个东西,适量就好。

他之所以窖藏这么多美酒,自然是为了满足自己口腹之欲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拉近一下跟他人的关系。

毕竟这辈子跟上辈子完全不同,他还是需要一点点应酬,否则的话,真就是高处不胜寒了。

特别是现在,伴随着他在内地科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高,即便是格罗滕迪克他们这些老朋友们,跟他交流的时候,都带上了恭敬等语气和态度。

陈国华可不想自己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也不一定非要跟宋序言、格罗滕迪克、章济川、薛晋权他们这些老朋友们打成一片。

但是,最起码在平时的一些场合上,薛晋权他们这些老朋友们能够有什么说什么,真的把他陈国华当朋友,而不是什么上级领导或者‘陈主任’。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

不管是身处什么位置,都希望自己不是孤独的人,而是真的有三五个聊得来的好朋友。

上辈子,陈国华在结婚之后,曾经的很多好朋友,都很快在他的生活中没了踪影。

大家都为各自的生活而奔波努力,哪里还有那个闲情逸致,一起约出来喝一杯呀?

再说了,就算再见面,估计也聊不了几句。

很快,京城饭店的那些人就已经来到了翠花胡同这边。

尽管厨师们都是老熟人了,龙康侯他们还是认真贯彻纪律,执行命令,检查过后才放行。

陈恭禄一看,就知道是有领导要来家里吃饭了,这样的美事也意味着有美酒。

即便是陈伟得知此事也忙不迭地放下手头工作,准备回来蹭饭。

还有就是陈援朝,本来就在翠花胡同这边待着,现在更好,不回府学胡同那边了。

霎时间,家里变得十分热闹了起来。

特别是宋序言他们几位领导到了之后,那就更加热闹了。

一顿饭下来,陈国华就贡献出去了五瓶窖藏十八年的茅台酒,还有八瓶窖藏了二十年的竹叶青和汾酒。

来得人多,加上陈恭禄、陈援朝、陈伟他们都要喝酒,所以难免要多开几瓶酒。

再加上宋序言他们还拿了几瓶离开,所以陈国华才会被迫贡献出去了这么多酒。

相比大人们需要通过喝酒来获取快乐,小屁孩陈策的快乐就简单多了。

陈曦和陈安两姐弟陪着小家伙一块儿玩耍,就在院子里玩堆雪人打雪仗的幼稚游戏,便足够他开心好久了。

看着孤零零的小家伙,于沫离忍不住催促儿子和儿媳妇,抓紧时间再多生几个,这样一来,陈策好歹有个伴儿。

陶紫有些脸红,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催生了,也不是第一次答应下来,但每次都不贯彻到底。

听到于沫离的话,刚把客人送走的陈国华,顿时笑道:

“那你们可真的要抓紧时间了,要不了多久啊,你们想生都生不了。”

因为计划生育要开始进入严厉阶段了。

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计划生育就已经开始推广了,只不过嘛,那个时候还只是推广阶段,并没有很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