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余震、论文、电子手表(2 / 3)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太惨了!

整个地区,似乎被人从地底捅了一拳一样,山崩地裂。

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宛如人间炼狱。

而在此之前,这地方应该不是这样的情况才对,眨眼间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子,唉!

“我们必须要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地震预报系统才行”

此次事件发生之后,上面就找陈国华他们开会了,希望能够顺利地组建属于内地的地震预报系统。

这一套系统可不是那么简单地随便说说就可以了,必定要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才行。

便是一直勇于承担责任的陈国华,此时也有些沉默。

直到领导点他的名字,他这才张口道:

“领导,各位教授,据我所知,预报地震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地震地质法,第二种是地震统计法,还有一种则是地震前兆法”

“根据时间尺度的不同,可将地震预报分为5个阶段,也就是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和主震后余震预报。”

“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我们人类的视线还无法穿透厚实的岩层直接观测地球内部发生的变化,因此,地震预报,尤其是短期临震预报始终是困扰世界各国地震学家的一道世界性难题.”

“基于此,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并不多”

“当然,问题摆在面前,并不代表我们只能束手就擒,越是难以迈过去的关口,我觉得越是要认真直面困难,有句老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

顿了顿,陈国华继续说道:

“针对此次顺德府地区发生的地震,我觉得很有必要调集更多资料来记录和寻找规律.”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顺德府之后的余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我建议是所有前往顺德府的人都必须要保护好自己”

其实陈国华很清楚,余震将会在未来几天内持续出现,并且震级不会低,甚至有一次的余震还达到了七点二级。

听到陈国华的话,大家都不由点点头。

不管是非专业的领导,还是本专业的专家教授们,都非常赞同陈国华的观点。

在他们开会讨论的时候,顺德府这边,康庆德他们这支救灾小队已经被挡住了去路。

“汽车过不去了么?”

康庆德下车来看了一眼前方的情况,顿时下命令,让大家下车,跑步前进。

震源深度有十公里呢,导致很多小路全都被破坏掉了。

别说汽车了,就算是走路,都是一个大问题。

“大家都注意脚下,别到时候让我们来救你啊”

自己人救自己人,得有多尴尬啊?

很快,康庆德他们就来到了县城周边的小镇,看到倒塌的房屋,大家马上展开救援。

万幸的是,小镇有不少躲过一劫的民众,都聚在一起,同时还有不少救灾物资。

这些物资都是大型无人机第一时间运送过来的。

现在可是三月份,还是倒春寒的时间,还是挺冷的。

因此,物资必须得保障到位才行。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大型无人机的机动能力了。

其实,如果有重型运输直升机的话,那么救灾速度还能够更快一些。

每提前一分钟抢救,便有可能救出一个人。

原时空历史上,陈国华能够查询到的资料,受伤人数是两点四万。

这个时空,损失依然很大,却没有那么恐怖了。

陈国华并没有一直关注这件事,只因为他不想看着那些画面,却又无能为力。

振华研究所,隔壁街道,直升机实验室。

“季教授,金教授,现在的研发进度,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可以进行试飞?”

对于直升机实验室,陈国华关注得不多,主要是他自己也知道,直升机肯定是赶不及此次顺德府的抗震救灾了。

另外就是他自己时间本来就不够用,所以,如果不是技术问题,陈国华便很少来这边。

“陈主任请放心,我们保证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技术研发,目前已经完成了发动机螺旋桨的测试,下一步就是发动机的整体测试了”

季文熙如是说道,陈国华闻言顿时点头。

只要能够按照计划来,那就没有多大问题。

另一边的金培全教授,也同样表示没有多大问题。

“好好好,那我就等诸位的好消息了”陈国华大喜不已,旋即又突然说道:

“你们应该有看过报纸吧?顺德府那边发生了地震,如果我们提前造出来了直升机,那么我们此次抗震救灾还能够救回来更多的人”

“所以你们肩膀上的任务很重很重,我希望下次再有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们的直升机都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跟季文熙、金培全他们聊了一会儿,又解决了他们的部分技术问题,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等陈国华回到振华研究所的时候,却是听到了一个让他错愕无比的消息。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这家伙居然申请志愿者,想要前往顺德府帮忙救灾。

陈国华顿时无语,虽说对方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为什么有一种格罗滕迪克想要去添乱的感觉呢?

抗震救灾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做的事情,何况从京城到顺德府,那可是三百多公里呢,这个路程可不近。

虽说格罗滕迪克打小就有一个相对悲惨的童年,但他并不是那种‘我淋过雨,就要把别人的伞撕碎’的人。

相反他是一个相对喜欢自由与和平的人。

看到新闻报道上面的事情,格罗滕迪克就坐不住了。

“把他的申请给我压下去,别让他过去。”

但是,陈国华不让格罗滕迪克自己过去,后者却是直接找到了其他人,让其他人帮忙。

所以,在陈国华不知道的情况下,好几名老外,背着行李,拿着通行条就直奔顺德府了。

然而,等他们抵达顺德府的时候,却是惊讶地发现,这里已经变了很多。

他们看到士兵的时候,还是十分吃惊的,特别是部队和普通老百姓坐一起聊天的场景,深深刺激到了格罗滕迪克他们这些人。

对于经历了二战的格罗滕迪克来说,士兵这一类人,向来都应该要远离。

可眼前的一切,却又刷新他的三观。

果然,这个世界很大,出现这样的事情,似乎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喂,你们几个外国同志怎么跑这里来了?这里可是灾区,听说还有可能会出现余震,你们可不要随便去室内、大树底下.”

康庆德看到格罗滕迪克他们,顿时忍不住开口提醒道。

只不过,他好像也没有考虑过一件事,那就是格罗滕迪克他们到底听不听得懂他们说的普通话呢?

而格罗滕迪克他们的队伍里,倒是有懂普通话的人,所以交流完全不是问题。

得知他们这群老外是热心肠,要来灾区救援当志愿者,康庆德他们都愣了好一会儿,然后才委婉地拒绝了。

“我建议你们还是先回去吧,说不定”

话还没说完,地面一阵晃动,地震再次来袭。

康庆德立马大声一喝,让大家都去空旷平地的地方,不要去其他地方。

格罗滕迪克他们都吓坏了,这可是六点二级地震波啊,并且他们就在震源中心处,对地震的感受更加强烈。

首次感受到这种大自然灾害的老外们,一个个都大惊失色。

别说当志愿者了,不给康庆德他们添乱就不错了。

万幸这一次地震来袭的时候,大家都在空旷平地,倒是没人受伤。

就只有几个倒霉蛋,没有站稳,跌倒在地,擦破了点皮肤罢了。

顺德府这边发生的事情,陈国华根本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的话,肯定会开口阻止的。

只可惜,根本来不及呀。

老外就这一点不好,不是那么好管理的。

都说内地学生都比较遵守规则,而外国学生则是善于打破规则,这就是双方之间的不同。

嗡嗡!

头顶上空,突然传来了震天响的轰鸣声,接着格罗滕迪克他们便看到大型无人机已经抵达了他们所在的地方。

“那是什么飞行器?怎么这么神奇?居然还能够滞空飞行?”

尽管格罗滕迪克他们这些人都只是搞数学研究的老外,可不代表他们见识浅薄。

无人机这东西,他们也听说过,可类似头顶这种无人机,他们根本没有见过。

而且,这种无人机,本应该是部队重装的拳头武器,轻易不会示人才对。

可现在呢?

救人要紧!

格罗滕迪克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些无人机,早就已经被莫斯科、北美等知道了。

此前在西山口,当时的三哥们都被无人机给干懵圈了。

无人机战术是后世最为先进的战争打法,用这种战术来收拾三哥们,纯粹就是降维打击。

也因此如此,关于无人机的消息,根本就藏不了。

何况,此次抗震救灾,无人机可谓是立功甚大。

至于说无人机会不会被泄露出去这一点,倒是不需要太担心。

说来说去,无人机最关键的技术是在算法层面,而不是硬件层面。

只要算法能够一直持续保持领先优势的话,那么就没有多大问题。

在格罗滕迪克他们懵圈的眼神中,无人机投放下来不少物资,也有部分无人机就是纯粹过来看看情况,确认是否需要支援。

由于有了提前预警,所以此次余震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二次伤害,只不过这还只是第一波,后面还有好几波呢。

陈国华是没有一直盯着顺德府地震的事情,但也挺上心的。

万幸的就是做了很多准备,算是派上用场了。

邱宗岳得知了第一波余震居然还有六点二级,简直都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个余震也太可怕了吧?

“还好当初听了陈国华的建议,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的时候,邱宗岳便又去找陈国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