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涅槃和回家(求月票)(2 / 5)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勃列日涅夫可不是傻子,看到华润公司的电子产品如此挣钱之后,他还能够无动于衷。

要知道,仅仅只是六三年一年,华润公司就已经收入超过百亿美金。

这里面的利润到底有多少,只有做过这门生意,才会清楚。

更何况,通过北美、欧洲、东京等地方的数据统计,克雷公司、德州仪器、斯特沃克公司、西门子公司等二道贩子企业,他们都通过代售华润公司的产品,赚得盆满钵满。

仅仅只是外围的代理商企业,都能够赚那么多钱,何况华润公司呢?

利润的大头,绝对是华润公司给赚走了。

换句话说,电子产品这个市场,已经是目前全球新兴的市场,而且市场潜力非常大。

从计算器、收音机到电子相机,再到寻呼机、电子记事本等,这些都是新兴崛起的电子产品。

可这些产品,都跟莫斯科毫无关系。

对于心比天高的勃列日涅夫来说,这绝对是不能够允许发生的事情。

听到此话,亚历山大肖金顿时如坐针毡。

他很想辩解,可却无能为力。

因此,在忍受了好一会儿的怒骂之后,亚历山大肖金终于从书记办公室离开了。

离开之后,亚历山大肖金就直奔半导体城,然后把奥索金、斯塔罗斯、博格、洛维奇、叶赛宁等人全部召集了起来。

“开会!”

作为莫斯科无线电电子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同时也是半导体工业的领导,亚历山大肖金的命令,没人敢不服从。

众人全都聚集在一起,听着亚历山大肖金的吩咐。

“从现在这一刻开始,你们务必要搞科技创新,收音机、计算器、电子记事本、电子相机、寻呼机、游戏机等,我们全都要生产,一定要成为全球电子市场的主宰.”

会议刚开始,亚历山大肖金便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说清楚了他的要求。

换句话说,从现在这一刻开始,莫斯科也必须参与到竞争当中。

“那我们是否要成为华润公司的代理商?”

叶赛宁突然开口询问道,见大家看向自己,他赶忙解释道:

“主要是我们现如今并没有多少资金,如果想要发展的话,那肯定需要钱,而上面又不给我们拨款”

其实勃列日涅夫并不是不想给他们拨款,而是专款专用。

勃列日涅夫是希望资金都能够用在刀刃上,搞好研发工作,而不是搞其他小动作。

可就算是仿制华润公司的电子产品,那也是需要资金支持的呀。

“你这是想死么?我们又不是资本家,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情?”

亚历山大肖金顿时脸色大变,奥索金等其他人也同样阴沉着脸,目光不善地盯着叶赛宁。

见大家这般模样,叶赛宁只好将这个想法给抛之脑后。

可几天之后,这件事却不知道怎么地,就传到了勃列日涅夫耳中。

听到这个建议的勃列日涅夫顿时觉得这个建议挺好的,毕竟莫斯科现如今也是挺缺钱的。

他也很眼馋华润公司的赚钱能力啊。

可如果是成为华润公司的代理商,只怕会尾大不掉。

而且谢列平、谢米哈斯内等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绝对会反对他的提议。

因此勃列日涅夫并不想亲自去处理这件事。

于是,他便把亚历山大肖金秘密召集了过来,在书记办公室里,叮嘱了很久。

等亚历山大肖金离开克里姆林宫之后,表情顿时变得非常精彩,而他内心早已经翻江倒海。

打进华润公司内部!

计划是挺好的,可惜,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怕没那么容易。

原时空的历史上,六十年代是全球化贸易的萌芽阶段。

这个时期莫斯科也跟欧美等其他国家有贸易往来,只不过莫斯科的短板是真的很明显。

因为莫斯科大部分都是出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而高附加值产品,那是真的没有多少。

从三十年代开始,莫斯科就已经跟联邦西德签订了一项天然气出口的重要协议。

到了现如今的六十年代,莫斯科的天然气已经出口到了整个欧洲。

同时,还有就是钛材料、拖拉机、黄金等产品也都是莫斯科出口国外的众多产品之一。

比如明斯克拖拉机厂,他们生产的拖拉机就出口到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比如北美、枫叶国、联邦西德等国家。

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京城这边也采购了不少拖拉机、汽车等等。

众所周不知,原时空的历史上,在一九六零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赫鲁不是撤走了莫斯科工程师嘛。

可京城这边,文津街的领导还是找莫斯科那边采购了两千辆大卡车,用于粮食运输。

只因为当时的粮食运输车队不够,没得办法才不得不花钱采购。

然而,即便如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出口,才是莫斯科的出口贸易的大头,占据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莫斯科的对外贸易,确实是过度依赖能源出口来赚取外汇。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有足够的外汇进口更多的粮食、先进技术装备等。

这也是为什么,在六七十年代,明明莫斯科出口了那么多能源,结果并不是贸易逆差,确实贸易顺差,而且年年如此。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那么紧跟华润公司的步调,把电子产品这个庞大市场给抢到莫斯科这边来,就成为了亚历山大肖金接下来要做的工作重点。

另一边,工业部的乌里扬诺夫却依然没有找到问题所在:为什么欧美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减少了钛材料的进口呢?

要知道,在六三年上半年以及之前,莫斯科的阿维斯玛镁钛工厂每年都可以出口几亿美金的钛材料等相关材料。

结果现如今这门生意,没了。

忒难受了!

就在乌里扬诺夫想不明白的时候,安德烈葛罗米柯终于找上门来了。

“刚接到从北美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买到了钛材料,这些钛材料都是从港岛那边发货过来的.”

听到安德烈的话,乌里扬诺夫腾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这可不能!绝对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