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心力交瘁(2 / 4)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更何况,陈国华还说了,这些飞机都是具备隐形功能的。

因此,不仅仅是喷油系统需要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要,便是燃烧室和喷口都是需要经过特殊设计才可以做到降低红外辐射和烟雾排放。

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隐匿效果,让敌方无法探测到。

现如今,莫斯科和华盛顿这两地方,那都是有卫星的。

尽管卫星都是有寿命的,但人家搞不好每个月发射几枚卫星上天,就是为了监视陈国华他们这边,那就很难受了。

所以,战斗机的研发,必然是需要做好保密工作。

当然,振华研究所内是可以搞研发的,但到时候,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测试的时候,那就要将它的零部件分散运输前往郊区基地的风洞实验室里进行测试了。

零部件运到风洞实验室之后,再进行组装,而不是在将已经组装好的发动机从振华研究所运输出来。

因为不管是战斗机还是截击机,它们的发动机都非常大。

如此大的发动机,目标自然很大,想要隐藏起来,难度系数自然很高。

所以化整为零,才是最好的办法。

整个发动机喷油器的技术讲解,倒是很快,可喷油系统又不仅仅只是喷油器,它还有燃油喷射技术。

所以,陈国华又来到了旁边,给朱凡昌、沈智扬等人讲解这部分技术。

作为航空发动机喷油系统的另一重要环境,燃油在燃烧室中的喷射方式对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能耗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刚才我在讲喷油器的时候,有提到过雾化喷射,它的优势就是可以形成很好的混合物,提升燃烧效率,但是.”

众人听到陈国华后面的但是这两个字,全都变得更加认真了起来。

其实航空发动机的喷油系统,说来说去,也没有什么新意。

然而,就是这些看似没有什么新意的设计,却是技术壁垒。

气雾化喷射方式,并不是不好,但它却是会产生比较多的碳烟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当然,有害物质什么的,在六十年代这个时期,并不算什么。

毕竟环境保护什么的,在绝对实力面前,也只是跳梁小丑。

反正华盛顿和莫斯科都不会去搭理这些所谓环保人士的口号。

更何况,这个时期嘛,大部分民众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

甚至很多人都不太知道什么叫环境保护呢,跟他们聊这些,简直就是比对牛弹琴还要惨。

陈国华需要搞掂的就是烟雾!!!

只因为陈国华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明确了一点:隐形!

不管是战斗机、截击机,亦或者是侦察机、轰炸机,那都必须要做到隐形这一点功效。

也因此,烟雾这样的东西,势必不能够从发动机这边排出来,否则的话,这不是隐形,而是明晃晃的靶子。

“所以,介于此,我在设计图纸上面有提出两点,一个是预混式燃烧,另一个则是直接喷射.”

听着陈国华的话,朱凡昌、沈智扬等人的神情更加凝重了。

不认真听讲的话,很容易就会跟不上了。

如果跟不上陈国华的思维,到时候被抽中要回答问题,答不上来的话,可就尴尬死了。

预混式燃烧是一种高效的燃油喷射方式,其将燃料和氧气预先混合后再喷入燃烧室中。

这种燃烧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同时也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使得发动机性能更加优越。

而陈国华提及的直接喷射,则是另一种更加优秀的新型燃油喷射技术。

直接喷射能够将燃油直接喷射到燃烧室内,并保持高速旋转的气流,从而充分混合燃料和空气,使得燃烧效率更加高效。

如此一来,对燃烧室的材料要求就更高了。

并不仅仅只是耐高温那么简单,还需要要求制作燃烧室的材料在高温状态下也有较好力学性能。

这一点,跟飞行器表面材料的性能要求就有所不同了。

此前陈国华就说过了,战斗机有可能在两万米以上高空飞行,比如四万米、六万米,甚至是八万米的高空。

如此一来,就必须确保战斗机表面材料,在超低温状态下,还能够保持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

否则的话,这样的战斗机,飞到六万米或者八万米高空时,将会遭遇毁灭性打击。

当然,制造燃烧室的新型材料,陈国华已经在安排了,断不可能缺了这样的材料。

几乎可以说,小到一个螺丝钉,大到整个发动机,全部技术和材料,几乎都是全新的。

换句话说,都是需要振华研究所自己去研制才可以。

讲解完燃油喷射技术之后,陈国华想着歇一歇,没想到孟德海已经在朝他招手示意了。

唉!

劳碌命啊!

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实就是燃烧室。

围绕燃烧室而产生的喷油器、燃油喷射技术、新型燃油循环系统等,那都是重中之重的技术。

陈国华没办法,必须要盯着点才行。

就算他去卫生间,也是不得空闲。

这不,陈国华刚从厕所出来,门口就有人在等着他了。

邱宗岳这位领导来了,正在主任办公室等着呢。

见此,陈国华只好前往办公室,至于航空发动机实验室那边,再等等咯。

主任办公室内,陈国华刚走进来,邱宗岳便直接说道:

“国华,你要求招聘的一万名高中生和五百名大学生,已经完成了”

“好的,领导,到时候就麻烦您将他们安排前往基地那边接受军训,同时做好保密工作等方面的培训.”

陈国华闻言,顿时点点头。

这些人都将会被提前安排前往基地那边进行集训。

他们的作用也很简单,那就是接受技术培训,用于后期的战斗机、截击机、侦察机、轰炸机等飞行器的技术维护工作。

一万多人出头,未必足够,但却是必须要提前安排。

为什么?

因为战斗机等飞行器,都代表了内地最新高科技结晶,其技术含量之高,远超以往的飞行器。

至于说为什么不从现役部队当中抽调人员,呵呵,做不到啊。

部队里的技术员,哪个不是各部门的精英?

这些宝贝疙瘩,是不可能被抽调走的,否则的话,他们这些部门,只怕是要歇菜了。

至于说其他士兵嘛,倒不是陈国华瞧不起他们,而是术业有专攻啊。

就比如之前在基地测试无人机时,保护无人机的小队,那位枪法超一流的牛二柱。

这样的人才,留在部队才是最合适的。

让他来搞战斗机的后期技术维护,无疑是浪费人才。

所以,直接从现有的那些高中生,比如复读班等,从他们这些当中挑选,优中选优。

直接入伍,工资是干部待遇,不愁他们不答应。

毕竟他们大学毕业了,也就是这样的薪资罢了。

因此,面对国家的招募,他们全都趋之若鹜,而不是互相推辞。

当然,并不是说他们入职之后,就一切万事大吉了。

而是需要进行技术培训,合格的话,就留下来,不合格的话,那就去其他次一级部门任职咯。

反正经过一系列技术培训的技术员,就是技术不达标,那也是人才啊。

战斗机的后勤部队里用不着这些技术员,但是其他单位,还是非常稀罕这样的技术员的。

陈国华做事儿,喜欢走一步看三步。

特别是现如今的时代,他这只亚马逊蝴蝶,已经煽动了起来,国际社会格局,已经开始大变了。

那么他就必须要更加警惕了。

邱宗岳闻言点点头,没有继续多聊这件事,反倒是聊起了发动机的研发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