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钩子和计划(2 / 4)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提供比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更高的输入阻抗,这得益于金属氧化物绝缘体,使得它们在栅极端的电阻更高。

简单来说,相比结型场效应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优点在于耐压更高、泄露电流更小、输入阻抗更大。

所以不管如何,两者有相似的电性特点,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在大多数方面性能更优,是电路升级换代的首选器件!

接下来就是光刻工艺了,它是芯片制造的灵魂技术。

原时空的历史上,在一九五八年的时候,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诺伊斯、戈登摩尔等八叛逆,从照相机商店购买了三个16毫米镜头。

他们制作了一个步进和重复照相装置,用来制作掩膜,并且对掩膜板、光刻胶进行了改进。

这就是最原始的单个晶体管制造工艺。

华润公司出售的众多晶体管,便是这样的工艺制造出来的。

当然,振华研究所在后续制造出来的微米级别晶体管,自然是使用了其他工艺,而不是这样简陋工艺。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仙童半导体的罗伯特诺伊斯在一九五九年的时候,就提出过一个技术设想:

“既然能用光刻法制造单个晶体管,那为什么不能用光刻法来批量制造晶体管呢?”

“把多种组件放在单一硅片上将能够实现工艺流程中的组件内部连接,这样体积和重量就会减小,价格也会降低。”

也因此,仙童半导体公司这才开始将光刻工艺尝试应用于晶体管批量制造。

为此,罗伯特诺伊斯还提出了平面技术的设想。

后来仙童半导体的八叛逆中的琼赫尔尼,他发明了光学蚀刻的处理方法,实现了诺伊斯的这种平面技术。

这种方法有些类似于利用底片冲洗照片的过程。

开始,琼赫尔尼用的是一片锗或硅,然后他在上面喷洒上一层叫做光阻剂的物质。

如果把光照在上面,光阻剂就会变得坚硬,然后就可以用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品清除掉没有被光照射到的光阻剂。

所以,赫尔尼就创造了一个光罩,它就像一张底片,上面有一簇小孔,用来过滤掉不清洁的东西,然后让它在光线中翻动。

在化学洗涤之后,金属板上只要是留下光阻剂的地方,杂质就不会散落到下面,以此来解决平面晶体管的可靠性问题。

从光刻机的发展史来看,六十年代初期是接触式光刻机,也就是诺伊斯他们最先研制出来的遮蔽式光刻机。

这玩意儿是被陈国华遗弃,然后被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闵乃大、吴几康他们捡起来,但最后还是被遗弃的一种落后工艺。

之前,陈国华安排林志武他们这些芯片工程师进行制备五百枚晶体管芯片时,使用的则是接近式光刻机。

原时空历史上,接近式光刻机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才出来的一种光刻工艺。

之后是七十年代中后期的投影式光刻机,接着就是八十年代的步进式光刻机,再到步进式扫描光刻机、浸入式光刻机和深紫极紫外光刻机了。

这就是光刻机,但芯片制造并不是只需要几枚晶体管,而是希望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电路。

原时空历史上,在一九六二年的北美无线电公司的史蒂文霍夫施泰因和弗雷德里克海曼两人研制出了可批量生产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并且采用实验性的十六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这是全球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集成电路。

换句话说,这个时空的一九六二年,已经可以使用光刻机等设备来生产五千枚晶体管集成电路芯片,已经远远超出原时空的实力了。

除了这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集成电路之外,还有一种叫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电路技术。

而这种互补型电路技术,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础,后世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这种技术工艺制造的。

第四步是封装测试,这种工艺的话,北美那边当然也有,但芯片技术哪家强?

现在看来自然是京城的振华研究所了。

从以上的技术叙述,也不难看出来,光刻机这东西在整个芯片工艺制造当中的地位。

那就是核心中的核心。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华润公司的晶体管和芯片卖得那么贵,堪比天价,也有IBM公司、克雷公司等企业买单的原因。

同时也是为什么克雷公司、德州仪器、索尼公司他们在不知道光刻机的具体性能、良品率等情况下,就疯狂地直接掏钱购买的原因。

只因为技术太复杂,工艺太重要了。

而众所周知的一点,那就是华润公司推出来的产品,从来就没有次品一说,全都是精品。

基于这样的口碑,雷蒙第一个站出来掏钱采购,就成为了扰乱市场的那颗老鼠屎。

尽管菲利克斯、弗雷泽等人恨不得让雷蒙这个人闭嘴,但当时的场面,已经容不得他们思考那么多。

人,都是环境下的产物。

在那样的氛围之下,人的大脑是不可能有太多的理性,很快就会被气氛裹挟,然后脑袋发热,直接下订。

后世时空,听懂掌声的那些人,不就是在巨大的氛围中,把人带入一种‘极乐’的氛围中。

就好像是他们都觉得所有人都应该成功,也可以马上成功的那种。

给了几万块钱,就可以马上秒变出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上千万。

但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儿呢?

从港岛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克雷公司他们总共订购了五十八台光刻机,总共是十一点六亿美金。

夸张到了极点。

也说明这些资本家到底多有钱了。

“领导,他们真的已经把这些钱都给了我们?”

听完之后,陈国华十分惊讶地看着邱宗岳,后者此时还在手舞足蹈,表情十分兴奋。

之前,邱宗岳给伍先生他们这几位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他还没有表现得太过兴奋。

可面对陈国华的时候,他可就没有那么收敛了。

或者说他直接表现得跟一个孩子似的,非常兴奋。

“当然,他们肯定已经把钱给我们了,柳冠中同志对此已经回应了很多次”

“并且,他已经出发前往白云城,今天晚上应该可以抵达京城”

邱宗岳十分肯定地说道。

这可是十一点六亿美金,是截至目前为止,华润公司收到过的单笔最大的资金。

尽管这些资金都不是从一个人那边得来的资金。

可依然是华润公司在港岛设立以来,当天收入最高的一次。

甚至可以说是港岛开埠以来,单日成交金额最高的一次。

如此庞大的资金,饶是柳冠中见多识广,也难免激动狂喜。

而邱宗岳有如此表现,也就不奇怪了。

陈国华闻言,顿时咧嘴一笑:

“哈哈,之前我们都还担心上半年的十五亿美金无法完成这个目标了,这才几天时间?”

对此,邱宗岳也是狠狠地拍了陈国华的肩膀:

“国华,我们都应该感谢你,如果没有你的聪明才智,我们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

前几天还忧心忡忡,现在却是喜上眉梢,甚至可以用狂喜来形容。

因为加上这十一点六亿美金,从元旦到现在,振华研究所的整体收入就已经突破了十五亿美金,直接来到了十七亿美金。

此前的收入是五亿多,所以二者相加,可不就是十七亿美金嘛。

那么从现在开始到十二月三十一号,再赚十二亿多美金,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吧?

“领导们都表扬了你,他们都非常高兴.”

听到邱宗岳的话,陈国华谦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