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冈岛机场(2 / 3)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但现在半导体产业层面的领头羊是华润公司啊。

所以,现在跟华润公司搞好合作关系才是最好的。

问题是,IBM公司他们已经被华润公司赚走了那么多的利润,咽不下这口气呢。

这不,包括仙童半导体公司在内的所有北美计算机和半导体行业的企业,全都在疯狂搞光刻机的研发。

只要光刻机出来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制造出内置更多晶体管的芯片,提供性能更佳的计算机。

可惜这一切,哪有那么简单呢?

莫斯科,赫鲁所在的办公室内。

听完下面的汇报之后,赫鲁顿时笑了出来:

“我看看这一次,你们到底会怎么做呢?四十八枚红胡子呢,呵呵,阁下该如何应对呢?”

这笑容有些幸灾乐祸,可惜他注定是看不到对方的反应了。

不过赫鲁能够想象得到,京城那边会有多么手忙脚乱。

然而,实际情况就是,风平浪静。

京城振华研究所内,陈国华终于给邱宗岳、项立强他们这些领导讲解完了关于间谍鸽子的技术。

技术看似很不简单,实则非常复杂。

迷你型的涡扇发动机应该怎么研制?

人造卫星项目已经被停止了,现在还能够再次启动吗?

就算启动了这个人造卫星项目,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然后在未来能够让这些间谍鸽子派上用场?

摄像机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可以传输音频和视频资料?这是怎么做到的?

领导们有很多很多问题,他们都十分迫切地想要知道,如何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问题。

陈国华只好一一给他们进行解释。

“其实人造卫星并不仅仅只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它在军事层面还有很广泛的应用”

“比如定位导航、天气预报、侦查、测地等等.”

“至于说其他层面的技术,其实只要解决了卫星问题,其他都不是问题.”

事实上,人造卫星才是目前最困难的一点,反而是什么涡扇发动机、摄像机等相关技术,相对来说,简单多了。

比如说涡扇发动机这东西,陈国华就有这样的技术。

眼下已经七月份了,他将会对航空发动机实验室的石佳怡、范志伦他们进行考核。

等考核结束之后,就会启动下一步计划。

到时候免不了要跟戴希璋所在的九所进行合作,搞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了。

而迷你型涡扇发动机这样的小项目,绝对是最适合练手的发动机。

除此之外,还有无人机这样的装置,陈国华也十分喜欢。

因为现在芯片已经是大趋势所在,所以搞出来无人机之后,再搭配芯片,然后再设计一款合适的系统。

嘿,迷你轰炸机就出现了。

如此可以进行远程操控的无人机,比真正的战斗机、轰炸机等要强大得多。

当然这里面就需要时间和研究员,以及邱宗岳他们这些领导的支持了。

否则的话,再好的计划,那都是镜中月水中花罢了。

领导们问了很多技术问题,有些能够让他们释疑,有些他们还是无法理解。

每个人对技术的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陈国华也没办法,只好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清楚了。

整个会议大概进行了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左右,不算很长,但也不短了。

要知道,会议室内的众人,有一个算一个,大家的时间都十分紧张。

能够匀出来这么多的时间,已经很不错了。

目送领导他们离开,陈国华笑了笑,扭头就扎进了实验室。

他并不担心这些领导不会出力,因为陈国华拿出来的这些技术,都是为了吸引他们。

间谍鸽子只是一个引子罢了,其内部涉及到的技术,绝对是一个大工程。

而陈国华想要的并不完全是研发出这些技术,更多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把制造业给搞起来。

面对诸多威胁的时候,上面确实有大智慧。

但如果是有其他手段来应对,是不是会更加从容不迫一些?

不管是间谍鸽子也好,还是什么窃听器也罢,这些都不如一个定位导航卫星来得牛逼。

只因为邱宗岳他们这些人都是兵家大成者,当然可以很快意识到定位导航对军事的影响力到底有多么牛逼。

配合侦查卫星系统,那么所有来犯之敌,都不可能逃脱掉。

所以,等引爆混世魔王之后,发展人造卫星系统,优先级别甚至还在核潜艇等项目之上。

甚至可以比肩氢弹这个项目的优先级。

跟原时空不同的是,这个时空的内地,由于有振华研究所拿出来的十几亿美刀外汇,其他层面的还债压力小了很多。

加上集成式计算机的提前面世,加快了蘑菇蛋的研发速度,所以上面已经很轻松了。

相对松动的情况下,那么发展人造卫星的计划,绝对会提前。

而现在,陈国华他们又开始了计算器的研发工作,一旦这玩意儿拿出来,多多少少又可以通过华润公司这边出售,然后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了。

只不过,计算器跟晶体管、芯片这些都很大不同。

所以,能否赚到多少钱,真不好说。

但不管如何,这些都是减轻债务压力的办法,试一试也无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国华除了研发计算器,主攻电池技术之外,就是考核石佳怡他们这八位研究员了。

花了三天时间,陈国华这才完成了对他们的考核。

当然陈国华并不是亲自当监考官,而是让薛亚军和葛守志他们来完成这个任务。

忙完之后,陈国华就联系了戴希璋。

“戴教授,石佳怡同志他们八人都十分不错,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技术的学习任务”

见到戴希璋之后,陈国华乐呵呵地笑着赞了他们一句。

接着便开门见山地聊起了关于迷你型涡扇发动机和无人机的研发工作了。

“为什么不是先研发大飞机?”

戴希璋顿时很是不解,陈国华却反问道:

“戴教授,伱不觉得先拿这些小型的发动机和无人机来练手更合适吗?而且也能够更好地培养我们的研发人员.”

“你们九所这边的也有不少研发人员,学习过不少技术了,他们应该也都跟石佳怡他们一样,大脑有很多技术,但动手能力却差了一点.”

“对了,戴教授,你们九所之前跟黎明发动机制造厂合作仿制的涡喷-6发动机,现在有没有通过一百小时的试车检测啊?”

听到陈国华提及这件事,戴希璋顿时尴尬不已地摇摇头,没吭声。

因为没底气。

明明是仿制的发动机,而且是从前年的三月份,也就是五九年三月份到现在的六一年七月份,居然还没通过。

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陈国华也跟戴希璋聊过这件事。

结果,半年多过去了,依然还没有通过。

可想而知,研发人员的技术实力是有多差了。

其实应该是材料不行,设计也有点问题,还有就是铆接工艺不行。

这些都是技术问题啊!

比如铆接工艺,一个八级工人进行的焊接,跟一个六级工人焊接,二者之间的工艺差距,当然会很大。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似乎八级和六级工人也没有多大的差距,可在航空发动机层面,这里面的差距可就太大了。

就好像芯片工程师一样,当初陈国华也需要对林志武他们这些人进行筛选。

而能够进入振华研究所的研究员,哪个不是大学生?并且还是优中选优的大学生。

结果还需要继续择优录取才行。

这就是差距!

“戴教授,您听我的准没错,先从迷你型发动机入手,相信我,就算是迷你型发动机,也有大作用.”

听到陈国华安慰的话语,戴希璋忍不住道:

“这么小的发动机,能有什么威力?更别说有什么作用了”

陈国华这个时候来到窗边,拉开了窗帘,道:

“戴教授,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此时我们的窗户是打开的状态,就好像你在家办公一样,那么此时一百多米外的屋顶站着一只鸽子,你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吗?”

不等戴希璋开口,陈国华接着说道:

“你不会,甚至是所有人都不会觉得这只鸽子有什么问题,可如果它不是一只真正的鸽子,而是经过伪装的监视器呢?”

“并且这只鸽子它不仅仅能够飞行,它内部还装了炸弹,那么戴教授,人家要是利用这样的方式来炸掉咱们的科学家,你觉得迷你型发动机还有没有用?”

嘶!

戴希璋顿时脸色大变,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觉得干好自己的航空工业这件事就好了。

所以没有想过一个看似只有两根手指粗细的发动机,居然还能够有这样的作用。

光是想想就后背发凉了。

这玩意儿虽小,但杀伤力真的不小啊。

难怪陈国华这人总是有这么多发明创造,人家这个脑子就是灵光啊,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戴希璋不服都不行。

于是,被说服的戴希璋,便带着他们九所全部来到了振华研究所,开始了迷你型发动机和无人机的研制工作。

自从收购了隔壁的那间厂房之后,振华研究所已经扩大了很多。

要知道隔壁的厂房,其实跟振华研究所原来的面积是差不多大的。

现在合并之后,直接让振华研究所多出来了一半的空余用地。

所以九所他们的研究员进来之后,也不会拥挤。

老早就听说了振华研究所的待遇极好,所以九所的研究员进来之后,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开心坏了。

“窝草,中午居然真的有肉吃啊,而且是两块肉”

“老范,你们真的是太幸福了,半年啊,过去半年时间里,你们都一直在这里,每天都是大鱼大肉.”

“好羡慕啊,佳怡你看看你,比之前都胖了一圈.”

石佳怡、范志伦、沈智扬他们八人,顿时被九所的研究员给包围了。

饭堂里的饭菜简直太赞了。

跟振华研究所相比,他们九所的伙食,简直就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