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柳暗花明又一村(2 / 2)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看似折腾了这么久,才赚了一万美刀,感觉有点不值当。

但要知道,这可是一万美刀啊,可不是一千美刀。

要不是华润公司定价太高了,他赚的钱肯定还会更多。

可也是因为如此,霍华德这才没有其他竞争对手,并且尿不湿的产品才会如此火爆。

面对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柳冠中咧嘴一笑,道:

“我想这个月底,你之前订购的那五十万片尿不湿,就可以交货了,剩下的一百万片的话,七月中旬左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白云城那边的产能,目前来说,每月是可以达到五十万份的。

毕竟从建厂开始,就已经按照五十万片尿不湿的产能标准来建造的。

而且,伴随着霍华德提出来的订单,柳冠中也派人盯着北美那边的市场。

既然霍华德先一步回来了。

说明之前完成交易的五十万片尿不湿,已经成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既然如此,那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自己来卖这些尿不湿了。

有霍华德这样的例子在,华润公司并不担心那些尿不湿会被滞销。

所以,白云城那边的产能要提升,完全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可能是原材料。

但在白花花的美金面前,原材料也不是问题。

从出手晶体管和芯片的经验来看,不管是京城方面还是白云城方面,对于这样的外汇,都不会错过的。

因为这是大大的功劳!

那么等下就通知白云城那边的工厂提升产能,七月中旬的话,完成一百万片尿不湿的订单,问题不大。

“能不能加快一点?七月中旬的话,有点晚了.”

霍华德闻言,顿时皱眉不已。

这一次,他可是咬牙跺脚,买着飞机票直奔港岛而来的。

由此可见他有多么迫切了。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知道宝洁公司不是傻子,绝对会有所行动。

他们肯定会参照华润公司的尿不湿,更新他们宝洁公司的纸尿裤产品质量,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购买,抢夺回原本属于他们宝洁公司的客户。

所以,为了尽快地抢占市场,霍华德只能跟时间拼速度了。

柳冠中闻言,微微一笑,道:

“很抱歉,目前确实只能是七月中旬了,我们的产能暂时能够做到这样。”

听到这里,霍华德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加价是不可能加价的,毕竟他的利润本来就很少。

这要是再加价的话,那就更加没有利润了。

内心深处,霍华德已经想到了一个好的法子。

只可惜,他现在没人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也没有技术,想要自己投资建厂的话,基本上没可能。

目送霍华德离开,柳冠中马上就给白云城那边发电报了。

没过两天,北美那边的消息也传递回来了。

看到消息之后,柳冠中还是被惊讶到了。

“嘶,销售得这么快?大家都抢购的吗?就连宝洁公司的纸尿裤也跟着卖出去不少?”

这些消息,属实是非常惊人。

同时他内心不由懊悔不已,早知道,当初就应该直接一步到位,每月产出一百万片尿不湿。

这样的话,现在华润公司还能够亲自发货前往北美那边,自己来摆摊销售。

就连那两美分,都不给霍华德赚。

而其实,宝洁公司的纸尿裤明显还要更贵一点点。

华润公司这边的尿不湿,如此备受欢迎,不说比宝洁公司贵一点,起码跟他们的产品价格持平,没什么毛病吧?

如此一来,华润公司赚到的利润,将会更多。

想到这里,柳冠中急忙给京城方面发消息,希望上面不要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京城,地安门大街,衙门办公室。

邱宗岳接到港岛这边传递来的消息时,确实挺吃惊的。

要知道,之前陈国华就说过了,接下来的半年,甚至是一年内,都不太可能出售芯片或者晶体管了。

意味着内地很难再有这样的暴利机会了。

可没想到现在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这个之前瞧不上眼的尿不湿,居然成为了新的外汇增长点。

太意外了!

于是他便直奔振华研究所,找到了陈国华。

“国华,你说现在怎么办才好?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

对于这件事,陈国华的意见是答应下来。

“领导,北美那边的市场很大,通过华润公司传回来的报纸等资料,我们也可以清楚地发现,那边对尿不湿的巨大需求.”

“如果我们可以直接出口到北美那边的话,那么就可以更快地赚取外汇,并且从那边带回来我们想要的工业设备.”

一听到工业设备,邱宗岳顿时两眼放光。

可旋即他马上又意识到了什么,道:

“国华,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之前跟京城钢铁厂有合作过关于提高钢铁产量的事儿,对吧?”

见邱宗岳转移了话题,陈国华瞬间就知道了对方想要说什么。

所以他直接摇头,道:

“领导,咱们内地这边的基础工业还是不够强大,想要制造工业设备的话,终究是实力太弱,很多技术工程师、研究员这些人才,我们都极度缺乏”

五六十年代的内地,几乎可以说是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但凡这六七亿人口当中,有几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是工程师一类的人才,陈国华绝对会出手帮一帮忙。

可,每个工厂也就是那么几个七八级工人,何况是工程师呢?

人才太少,那么直接从国外进口那些矿产等原材料,由我们自己制造之后出口给欧美国家,那也是相当困难的。

毕竟,跟人家外国的制造业相比较,内地的制造业,目前还在邯郸学步呢。

“那就没有办法了么?”

邱宗岳闻言,顿时也明白了陈国华的意思,不由很是不甘心地说道。

“有啊,我们不是有107工厂他们这些军工企业吗?”

陈国华呵呵笑着说道:

“下个月就是七月份了,到时候我设计开发一款计算器,把成本这些降到最低,看看能不能卖出去赚外汇.”

“什么?我们造的计算器能行吗?还有这个计算器跟计算机有什么区别吗?”

听到陈国华的话,邱宗岳顿时有点惊讶,可还是有些不自信的说道。

在电子式计算器出来之前,内地这边较为普遍的计算器,其实是算盘。

算盘这东西,陈国华也有,甚至还很会使用。

但他也只是在北汽制造厂的时候用过,后来就再也没有碰过了。

而国外呢,人家直接用的是机械式计算器来帮助日常的计算。

甚至牵强一点来说,算盘和对数计算尺,都是机械式计算器的一员。

原时空历史上,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这些同类型的计算尺就被带了到月球轨道上去。

当然在国外,应用最普遍的是由复杂的齿轮和机械结构组成的机械式计算器。

其次便是有些更加复杂的机械计算机能够计算积分、平方和开平方根等运算的设备。

而电子式计算器的出现,其实是一九四六年。

不过这玩意儿其实是计算机,因为它是可以用来计算大炮的炮弹飞行轨迹或者预判从飞机上抛射的炸弹、鱼雷落点都需要大量的数学计算。

毕竟这东西是计算机的始祖,每秒五千次假发运算的速度,根本不是其他机械式计算器可以比拟的。

而这台设备,足足配备了一点八万根电子管,总重二十七吨,占地面积一百七十平米左右。

也因此,计算机和计算器这俩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

就在今年,北美和欧洲市场上面出现了一款计算器,只不过,邱宗岳肯定是没有注意到这玩意儿的出现。

因为这是一款全电子化的桌面计算器,是大不列颠设计并发明的一款名为安妮塔的计算器。

陈国华拿出报纸,找到了当时的新闻页面,把安妮塔计算器的图片和简单介绍,展示给了邱宗岳看。

“领导,您请看,这便是我跟您说的计算器,不过这东西还是太麻烦了,不符合我们日常办公.”

“您看他这个面板上面,密密麻麻的按键,看着就容易让人头晕眼花.”

邱宗岳闻言,不由赞同地点点头。

事实上,报纸这边报道的关于安妮塔计算器,上面的图片可以很清楚地展示了计算器的所有按键。

它的按键,比陈国华研发出来的现代版键盘还要多,也更复杂一些。

除了按键之外,安妮塔计算器的显示元器件,用的是辉光管,这东西看着就让人头晕。

反正陈国华是看不习惯的。

要不是这则新闻,陈国华也没有想到要发展计算器的事儿。

毕竟现在内地还没拿出蘑菇蛋这把利剑,而他又忙着搞集成式计算机的研发,以及半导体产业等工作。

加上晶体管和芯片这两大产品,都已经足够让内地赚得盆满钵满了,陈国华自然没有其他赚钱的想法了。

众所周知,原时空的历史上,人家英特尔就是只专注于卖处理器的。

尽管只是卖处理器,但人家确确实实赚了很多钱。

所以陈国华现在走的路子,其实就是后世英特尔早期走的路。

但现在问题是,北美、欧洲等众多计算机、半导体行业的公司,都被陈国华给欺负惨了。

几乎可以说,过去一两年内的绝大部分利润,都被华润公司给赚走了。

如今,他们知道了光刻机是用于芯片制造的,既然这样,那么他们怎么可能还会再跟一条舔狗似的,跑来买华润公司的芯片呢?

人家可不是傻子。

而且人家还有大量的研究员、工程师等等。

有这么多人才,加上手握众多资金,为什么不自己搞研发呢?

所以,在他们没有撞破南墙,把光刻机技术给研发出来,华润公司就别想再卖芯片了。

基于此,内地这边突然间没有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有句话叫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这话用来形容华润公司不是很恰当,但意思就大概是那个意思。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国华当然是要抽时间搞搞其他赚钱小副业啊。

要不然,上面没有了收入,振华研究所的被优待,很有可能就会戛然而止。

可是现在陈国华正领着薛晋权、章济川、姚诗琼他们攻克十亿级别计算机的项目,暂时还抽不开身来搞这个小项目。

既然邱宗岳问到了这一点,那么陈国华就直接先说出来了。

至于说华润公司跟南方白云城的尿不湿工厂赚的那点小钱。

讲真的,陈国华一点都没瞧上,只因为价格太低廉了,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附加值。

零点几美元的商品,就连霍华德这个中间商能够赚取的利润,也就是几美分。

这样的商品,能有什么附加值?

没有附加值的商品,赚的不是利润,而是辛苦钱。

瞧一瞧人家大不列颠另辟蹊径开发出来的计算器,一台就卖到了一千美元整。

如此昂贵的商品,也只不过是简单直白加减乘除等日常运算的计算设备罢了。

可即便如此,在人均只有几百美元工资的欧美,这台安妮塔计算器,还是成功卖出去了好几万台。

“领导,我的想法是,咱们现在研发出来的计算器,也别定那么高的价格,就定八九九美元一台.”

“成本的话,咱们就使用最便宜的材料,薄利多销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卖出去上百万台计算器,那么单台计算器的成本就可以降到只有十美元左右”

听到陈国华的话,邱宗岳瞪大了眼睛,惊呼道:

“百万台计算器?怎么可能?”

人家西方的安妮塔计算器,价格是贵了一点,但也只是卖出去几万台而已。

凭什么咱们的计算器就能够卖出去百万台呢?

就算八九九美元的价格,相对便宜,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得起的好吧?

对此,陈国华却胸有成竹地说道:

“领导,安妮塔计算器虽好,但它太笨重了,跟一张没了四条腿的书桌一样大小,而且按键还那么多,内部也是使用了部分电子管.”

“但我研发的这款计算器,将全部使用晶体管,而且是尺寸五十微米的晶体管.”

“到时候我把它做成只有巴掌大小,加上价格还那么便宜,领导,假设您现在是一个每月有五百美金收入的政府部门会计,您会不会建议伱们部门去采购这样的计算器呢?”

毫无疑问,肯定会采购啊。

要知道,仅仅只是巴掌大小的计算器,那可真是太方便了。

别说政府部门了,就算是西尔斯百货这样的百货商场,到时候里面的小企业主,或者类似霍华德这样的普通商人,绝对也会采购一台。

主要原因还是实用,而且灵活小巧。

甚至是那些家庭主妇,她们也都有可能采购一台,以此来提升自己计算家庭账单的效率。

众所周知的一点,北美那边分为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

也就是说,普通人所接受的平民教育,他们的计算能力更差。

既然这样,陈国华觉得,推出这样的一款计算器,绝对会是他们的一大福音。

并且,即便是接受精英教育的人,他们在面对这样一款好用的计算器时,应该也会忍不住要购买一台吧?

毕竟有些时候,用脑过度可不是一件好事儿。

能够有这么一台设备辅助自己办公学习,那该有多美妙啊?

“什么?巴掌大小的计算器?国华,你可别开玩笑啊,你知道的,我可经受不起这样的玩笑话.”

邱宗岳闻言,顿时惊呼了起来。

好家伙,他觉得陈国华这是在开玩笑。

前段时间才刚听陈国华说完可以研制出一截食指大小的窃听器,还有米粒大小的窃听装置。

那个时候,邱宗岳就已经觉得陈国华很牛逼了。

现在可倒好,计算器居然也可以设计成巴掌大小?

要知道,窃听器可不一样,内部的元器件不多,而且它还需要其他接收器等设备进行辅助,并且还受到距离的限制。

但现在陈国华说的是计算器,看看算盘有多大,再看看计算机有多大,便知道一台计算器要做到巴掌大小,到底有多难了。

“领导,我怎么会开玩笑呢?”

陈国华闻言,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

这些真不适合开玩笑。

就好像前几天,华润公司那边传来了关于尤建中一家被抓的消息,这些事儿,可是很严肃的,怎么能开玩笑呢?

“反正领导您等着吧,只要我把十亿级别计算机拿出来之后,就可以抽开身来搞这个计算器的小项目了.”

“咱们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没有其他收入了,但既然这样,那就卖计算器好了.”

计算器这样的设备,应该不算是制造业很强大的一种吧?

陈国华还是担忧欧美那边会误以为内地的制造业水平已经非常高了,所以之前一直没敢卖计算机。

但计算机卖不了,计算器应该没问题吧?

要不再搞一个收音机这样的副业?

“好好好,那我可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听到陈国华的话,邱宗岳这才放心了下来,顿时高兴地连连笑道。

卖不了晶体管和芯片,也没有关系。

现在能够卖计算器的话,唔,八九九美元的价格,卖个一百万台,岂不是说又能收入八九亿美刀?

光是想到这里,邱宗岳便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陈国华这臭小子,还真是自己的福将啊。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哈哈,太好了。

“嗯,领导您放心,计算器就只是一个小项目而已,对我来说,技术含量不高。”

得到陈国华的保障之后,邱宗岳美滋滋地离开了。

而此时,从南方往京城方向驶来的火车,也已经到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