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你口气可真不小!(2 / 2)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一周之后,赫鲁又跟往常一样,继续看这些资料汇总。

结果下一刻,他就气急败坏了起来。

“IBM公司、东京通讯工业株式会社、克雷公司、德州仪器.好好好,好得很呐,你们居然都给华润公司送钱???”

信息汇总上面写得十分清楚,这么多公司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两亿美金。

简简单单的字眼,却是极为刺眼。

赫鲁上周刚骂过,结果这些傻逼还真就去买了。

最少是十万枚的订单,这里就是两千五百万美金了,五十万枚的话,就是五千万美金。

所以,两亿美金的收益,很正常。

然而这样的收益,绝对是赫鲁不愿意看到的啊。

办公室外面站岗的两位同志,又听到了熟悉的摔茶杯的声音。

尽管很心疼,但他们还是没有什么办法。

毕竟人家是赫鲁,他们只是站岗的卫兵罢了。

但,等两位卫兵被喊进办公室的时候,还是被眼前的一幕给吓到了。

好家伙,今天的赫鲁,到底有多么生气啊?

看到对方青筋暴起的样子,两名卫兵赶紧害怕地低头,还是干活吧,别又被打骂了。

京城,振华研究所。

对于北美、莫斯科等地方发生的事儿,陈国华并不知道。

此时他正在跟邱宗岳解释显示器上面的数学模型。

“领导,这就是我之前跟您说过的数学模型了,这就是我刚制作出来的.”

刚解释没多久,外面的邓稼先、郭永怀、秦元勋等人全都到了。

大家刚进门,就已经询问了起来,是不是数学模型真的出来了?他们想看看。

肯定是出来了呀。

陈国华招呼着邓稼先等人坐下来,然后他就开始了技术讲解。

有了数学模型之后,陈国华给他们进行讲解的时候,他们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很多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计算起来的时候,也更加方便了。

便是旁听的邱宗岳,也听懂了不少。

虽说他还是不懂微分方程的具体计算过程,但他明白了微分方程在其中的作用。

这就是数学模型的威力,它可以让很多问题更加具体化、简单化。

也更容易被人所理解。

“陈主任,你这个真不错,太好了!”

听完之后,王金昌顿时高兴地大喊了起来。

他跟郭永怀和秦元勋两人不同,他的数学能力终究是力有未逮。

偏偏他们搞这些蘑菇蛋研究的时候,就少不了需要数学的支持。

“陈主任,我能够跟您学习这个数学建模么?”

秦元勋也是十分兴奋,激动地问道。

邓稼先等人也期待地看着陈国华,后者摊了摊手,道:

“这个肯定没有问题的,我提议是你们二部、九院等数学研究员,都可以来我们振华研究所,先学会这个编程技术,然后再模拟数学建模.”

“等你们学会之后,估计那个时候,我们也有足够多的计算机了”

听到陈国华的话,大家都是非常开心。

这意味着,接下来的蘑菇蛋研究速度,将会更加快速了。

“陈主任,我们还是希望你可以帮我们研制电子直线加速器”

彭恒武在这个时候,依然诚恳地邀请道:

“您可能不知道,我老师赵忠尧教授,他们已经没日没夜地研究了小半年,但直接还是没有什么进展.”

“赵教授是您的老师?”

陈国华闻言,顿时惊讶地问道。

隔壁原子所二部的赵忠尧教授,之前可是帮过他大忙的呢。

毕竟离子加速器这个设备,就是赵忠尧他带着原子所二部的研究员过来帮忙的,就连中心质谱仪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对,所以我希望陈主任能够帮帮忙”

看着彭恒武那真挚的表情,陈国华却微微摇头道:

“彭教授,不怕您笑话,我现在已经分身乏术了啊”

事儿太多了,他倒是希望可以帮忙蘑菇蛋加快研发速度。

但,讲真的,电子直线加速器这玩意儿,真不是他能够帮忙的啊。

他就是打辅助的,不是负责主力输出啊。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

“不过,如果赵教授,或者彭教授你们有什么数学方面的问题,可以来找我的,我很乐意为你们解惑.”

“现在有了计算机,只要有什么不懂的数学难题,我都可以利用模型来跟你们解释清楚.”

“同时,郭教授、秦同志你们也应该很快就学会的了,到时候你们也可以直接使用数学建模来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加上我们现在不是已经建立了一亿次运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嘛,这个对我们蘑菇蛋研究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们还能够多建设几台这样的超级计算机,等同于我们不少部门都拥有了类似一个顶级数学家的大脑.”

听到陈国华的话,邓稼先等人都十分惊讶。

难道一台超级计算机,还能够像人脑一样吗?

对此,陈国华的解释是现在还不行,但未来的话,就不一定了。

毕竟现在的人脑还是比计算机牛逼得多的。

在创造性、创新性等层面的运算,计算机肯定无法超过人脑。

但在固定值运算,比如一些超级大数值的固定运算,超级计算机的速度就非常快了。

在这一点上面,陈国华的运算速度,也还是稍微差了一点。

还有就是于敏、华罗庚等这样的人,他们的运算速度、数学思维也是十分快的。

一台计算机对他们的辅助作用没那么高,但对于邓稼先、彭恒武、赵忠尧等人的辅助作用,就非常大了。

不过,这些都是未来的事儿,现在说再多也没什么用。

接下来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陈国华还是被邓稼先他们给拉着,解决了不少数学问题之后,他们才离开了。

而关于郭永怀、秦元勋他们过来学习数学建模的事儿,只能是过两天了。

毕竟他们还需要做好工作安排,并且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都跑来学习吧?

“领导,您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吗?”

等人都离开之后,陈国华这才发现,邱宗岳还在呢。

“我来就是通知你一声,那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的申请,你还需要准备更多的材料”

“不是,领导,您刚才也看到了,就这,我还需要再准备材料吗?”

看着陈国华无比惊讶的样子,邱宗岳翻了个白眼,道:

“单凭之前段主任和徐教授他们写的申请,那肯定是不够的呀,你看看你这个项目需要多少台计算机?五十台啊,这得是多少钱啊?”

陈国华闻言,顿时据理力争:

“这个钱,我们振华研究所出了呀,难道我们振华研究所赚不到这么多钱吗?”

一台一千万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制造成本撑死了就是五万块钱,不能够再多了。

而且制造得越多,成本就越低。

五十台计算机的话,最多也就是两百五十万人民币罢了。

邱宗岳一听,分贝直接飙高了不少:

“你刚才说什么?‘才’两百五十万人民币?小陈,你口气可真是不小呀!”

“你知道我们现在想要赚到一万块钱,需要多久吗?”

对于领导的抠搜样子,陈国华已经无力吐槽了。

“领导,要不您先去问一问华润公司那边,看到他们卖晶体管到底卖了多少钱?”

之前那次,都已经卖了大几千万美金了。

当时陈国华只是要了五百万人民币而已,现在想要申请生产五十台计算机,用于数学建模大赛,居然还要让他写那么多申请材料?

他陈国华的时间,是用来浪费在这些申请材料上面的吗?

真是搞笑!

“领导,我建议您还是先回去等一等吧,过段时间再看看,是否还需要我写那么多材料。”

说罢,陈国华站起身来,拍拍屁股回家了。

今天忙了一天,都够累的了,而且跟郭永怀他们聊数学问题,本身就十分烧脑。

所以下班时间了,不回家歇着,难道继续跟领导进行掰扯吗?

邱宗岳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无可奈何。

翠花胡同,温暖的客厅里,一家人在闲聊。

时而听到有趣的都笑得很大声,时而又听得十分认真。

火盆面前,炭火从烧得正旺慢慢变成了白灰。

胡萍姑分享了很多街道办的趣事儿,陈梨花也聊了不少她在单位里的事儿。

后者的相亲大业,毫无疑问,自然是还没成功的。

以她的要求,想要脱单啊,难咯。

于沫离的肚子是还没有任何变化的,最近也没有害喜,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二胎。

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奶水也还是那么充足。

加上陈伟这个小家伙也有牛奶喝,所以营养上面是充足的。

快乐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第二天。

半上午的时候,陈国华离开了振华研究所,去了一趟北大。

之前就已经约好了,今天要去看看姜伯驹他们五位学生。

北大数学系,主任办公室里面,陈国华见着了姜伯驹、陈恕行、厉建书、常金平和白荣根他们五人。

刚见面,姜伯驹他们五人顿时便十分激动,泛着崇拜的目光,紧张地主动打招呼。

对于他们五人来说,陈国华确实是如同神一样的存在。

庞加莱猜想出现在数学界已经有很多年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证明它。

可是陈国华却是征服了这一座高山。

尽管陈国华并不是正统数学系毕业的,甚至他都没有在北大待满一年就毕业了。

但这并不妨碍姜伯驹他们五人对陈国华的崇拜和敬佩。

两年,准确来说是一年半之后的六二年,将会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第十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到时候陈国华必然可以拿到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可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绝对是至高荣誉。

能够拿到这样奖项的数学家,无一不是顶级的数学大牛。

最关键的是,陈国华现在才十九岁啊,作为同龄人,而且还是本家的,陈恕行觉得自己这些年就活到了狗身上去。

办公室内,除了姜伯驹他们五人之外,还有段学复、埃尔德什、徐献瑜等人。

看到陈国华进来之后,作为办公室主人的段学复就笑呵呵地起身欢迎了。

一番寒暄客套过后,陈国华也不含糊,当即便说道:

“我这里有五道数学题,你们现在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能够解答多少算多少,时间到就截止。”

说罢,他就随手在小黑板上面写出来了五道题。

“好了,现在开始吧。”

数学系主任办公室,是有小黑板的,就跟教室差不多,只不过这个黑板没那么大而已。

段学复这边的办公室,经常都需要讨论一些数学问题。

因此,小黑板成为了必备的工具之一。

看到题目之后,姜伯驹、陈恕行他们五人,顿时面色冷静,开始了答题。

陈国华却冲埃尔德什说道:

“埃尔德什,走吧,我知道你肯定有很多问题的,我们去聊一聊。”

后者顿时大喜,今天可算是守着陈国华了,当即便毫不迟疑地跟着陈国华离开了办公室。

毕竟在这边待着的话,不合适。

段学复和徐献瑜他们顿时哭笑不得,难道不用看着姜伯驹他们吗?

对此,陈国华表示,如果他们解不出来,那就放弃,找别人帮忙的话,可能吗?

如果侥幸通过了,往后可是要当他陈国华的学生的,到时候要是被发现了是水货,陈国华肯定是辞退对方。

再说了,陈国华又不是傻子,那些题目的难度是怎么样的,他自己心里没数吗?

要是段学复或者徐献瑜他们帮忙的话,陈国华多少也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来。

毕竟他们两人的水平,陈国华还是知道一些的。

陈国华也不相信他们两人会做这样的事儿,自然放心得很。

另一边的办公室内,陈国华跟埃尔德什聊着天,不过不是闲聊,而是聊数学问题。

后者还在痴迷于黎曼假设,拆分出来的好几道细分小题目,就拦住了埃尔德什。

陈国华也皱眉了许久,这才开始进行推导。

黎曼假设是一八五九年,在波恩哈德黎曼被选为柏林科学院的通信院士之后,作为这一崇高荣誉的回报,他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题为“论小于给定数值的素数个数”的论文。

这篇论文所研究的是一个数学家们长期以来都很感兴趣的问题,即素数的分布。

众所周知,素数又称为质数。

质数就是像2、3、5、7、11、13、17、19那样大于1且除了1和自身以外不能被其他正整数整除的自然数。

这些数在数论研究中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因为所有大于1的正整数都可以表示成它们的合。

埃尔德什拆分出来的第一个小问题,便是No(T)(T)。

这个小问题想要推导出来,并不容易。

“埃尔德什,我想我需要时间来解开这个问题,但可能不需要很久,你可以稍微等我一下的,对吧?”

听到陈国华的话,埃尔德什十分高兴地说道:

“当然没问题,你是有思路了对么?”

后者惊叹连连,他没想到陈国华的脑子那么好使,仅仅只是在纸上推导了一会儿,就已经有了灵感。

果然,如同当年那位数学史家评价庞加莱的那句话一样:有些人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证明天才的存在似的。

此话用来形容陈国华,再恰当不过了。

“还好,我先试着推导一下。”

陈国华点点头,接着就开始埋头苦干了。

旁边的瓦尼奥可、塞尔伯格、霍曼德尔、尤金尼奥卡拉比等人也都围了过来,好奇而惊叹地看着。

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果然是不一样的。

看着陈国华认真的模样,瓦尼奥可忍不住又脸红了起来。

旋即又变得十分幽怨。

只因为陈国华是真的狠心,把她带过来北大这么长时间,都快三个月了,结果陈国华前后才来过几次啊?

每次过来,都是跟埃尔德什他们聊天,跟她聊天的时间,都不超过三小时。

讲真的,要不是她对陈国华还带有一丝幻想,要不是远在莫斯科那边的盖尔范德还写信鼓励她,她估计都要回莫斯科了。

按照盖尔范德的计划,慢慢培养感情,总有一天,铁树终究会开花的。

何况,距离一九六二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也仅剩下一年半的时间罢了。

所以,不需要着急。

如此巨大的奖项,盖尔范德他们都十分有自信,陈国华肯定会去斯德哥尔摩那边领取这个奖。

只因为,内地目前还没有人拿到过这个奖。

时间悄然流逝,在陈国华沙沙地写着数学公式计算的时候,不知不觉间,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段学复他们都找过来了,陈国华还在继续写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