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自救的办法(2 / 2)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转过天,陈国华没有出门,就一直待在屋里。

由于干掉了德米特里那两位外国佬,此时的他,更加谨慎小心了。

“大嫂,你早上出门的时候,顺便帮忙买点菜吧,我就不出门了.”

这天清晨,吃早餐的时候,陈国华如是对胡萍姑说道。

后者惊讶了一下,但还是点点头。

反倒是旁边的陈梨花,好奇地问道:

“弟弟,你最近都有三天没出过门了吧?咋地,你要当大小姐还是新娘呀?”

古代的大小姐和新娘,那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瞧现在的陈国华,已经有这样的进化趋势了。

于沫离、陈小月她们顿时捂嘴偷笑了起来,被陈国华瞪了一眼。

“七姐,你说什么呢?我出门的时候,你都不在家,何况我每周不得去北大上课啊,你看我什么时候缺席过?”

“谁知道呢?”陈梨花丢了一个白眼出来,低头扒饭。

“七姐,不带你这么拱火的,我可提醒你一下,现在已经十二月了,茉莉的肚子都已经三个月了,你还没有对象呢.”

绝杀!

姐弟俩互相打趣,是家里的日常。

只不过,现在看来,是陈梨花输多胜少。

没办法,一句你还没有对象,直接吸引了陈恭禄和云婉裳两人的注意力。

有二老参战,陈梨花只有节节败退的份儿,陈国华自然是稳操胜券咯。

见她低头扒饭时,还不忘给自己一个‘刀人’的眼神,陈国华呵呵笑着在于沫离耳边小声道:

“茉莉你看,七姐这就属于是又菜又爱玩,俗称小趴菜”

噗嗤!

于沫离实在是忍不住了,笑过之后,还不忘给陈国华一记轻轻的粉拳。

“国华哥,你太坏了.”

超大号电灯泡陈小敏凑了过来,“大哥大嫂你们刚才在说什么呀?我也想听.”

小一号电灯泡陈小梅、陈小月也跟着竖起了耳朵,悄悄歪过身子,就想偷听。

陈国华呵呵一笑,道:

“刚才我跟你大嫂说,你昨天的作业,那些字写得不够好,今天要多练习半个小时”

啊?

霎时间,陈小敏整个人都傻了,吃瓜吃到自己的头上。

“哼,坏大哥,你肯定是骗人的,我昨天的作业,写得很好,大嫂都夸赞我了”

“对对对,你写得很好,你的字跟印刷出来的一样.”

小家伙直接被这句话给打败了,气呼呼地转身就跑了。

大哥总是好讨厌,只是偶尔可爱,哼,不理他了。

接下来几天,陈国华的生活,比以前更加规律,也更加宅男了。

这两天还下大雪了,没过膝盖了呢。

因此,陈国华没让于沫离去上课,而且也很快知道了全城大部分地方都停工停课了。

雪太大了,很多地方都关门了。

陈国华还在家门口朝外面看了好几回,生怕那些监视他的人,直接成冰棍了。

估计没有,毕竟气温虽然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左右,雪也很大。

但如果穿得厚一点,限时轮换岗位的话,问题不大。

大雪这两天,一家人都在家里吃吃喝喝,躺在炕上看着外面的大雪纷飞,这小日子,还是挺舒服的。

由于最近这段时间,陈国华严防死守,导致有关部门的童敬之都有些想要放弃了。

年桂圆这边的技术突破,连影子都没有,更别说其他了。

就在下大雪的这一天,童敬之找到了王树迎,两人就在办公室里聊了起来。

“老王,你们二部那么多研究人员,能不能借点人给我?”

“呵呵,我还想问你借人呢。”

王树迎冷笑着说道,旋即好奇地问了一嘴:

“你不是有关部门吗?你要科研人员干嘛?”

“这不是医药技术研究所那边,想针对DNA技术进行深入研发嘛,这种位于细胞核内的物质,应该可以从生物学层面进行确认亲子关系吧?”

听到童敬之的话,王树迎没好气地说道:

“你是不是找错人了?我们是物理研究所二部,可没有你要找的生物学专家.”

诚然如此,他们物理研究所二部,有的是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学等等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而童敬之要找的人才,还是跟基因、细胞生物学等层面的科研人员。

就内地目前的人才储备,如此高深层面的人才,哪里会有啊?

“是吗?那陈国华他怎么既会数学、物理、机械等方面的技术,还会半导体、烟条棒增雨三件套、农用地膜和蔬菜大棚等技术呢?”

顿了顿,童敬之又补了一句:

“哦,他还会研发照相机,并且他还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老王,你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王树迎闻言,顿时冷冷地说道:

“所以你今天是来跟我聊这些无稽之谈的事儿,对吗?”

“你也接触陈国华,难道不知道他的大脑有多厉害吗?”

“我们常人需要一年半载,甚至更久才能学会掌握的知识,他仅仅只需要一周的时间”

“我们二部也有好几个很厉害的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大脑也都非常厉害,要不你去问问他们,这是为什么呢?”

没有接触过科研工作者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人到底有多么才华横溢。

可是王树迎接触过,当然是非常清楚并且理解这样的能力。

而且陈国华比其他科研工作者更厉害的地方,那就是他的创新创造能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总是能够在这么多领域有着很不错的成就。

被怼的童敬之,沉默着,没有说话。

突然开口道:

“你能不能邀请陈国华帮医药技术研究所的年桂圆,协助他完成DNA亲子鉴定技术的突破?”

王树迎闻言,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你疯了吗?你觉得他会答应你吗?”

“不,不是答应我,而是答应你,或者更准确地说,我这是在给他一个自救的办法”

童敬之一脸认真地说道。

从九月中旬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上面也挺不满的,毕竟物理研究所二部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每秒千万级别运算速度的计算机,对二部来说,非常非常关键。

这样的计算机可以很好地辅助二部完成更多更复杂的计算工作,加快蘑菇蛋的研发速度。

而蘑菇蛋就是内地的手中的一把利剑。

老钱说过,手中有剑不用和手中无剑可用,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比如现在手中有剑,那么十月份的时候,赫鲁就不敢说那些嘲讽的话。

时间很紧,任务很重,童敬之当然很清楚,所以他压力也很大。

而现在,他也有些扛不住了。

灵光一闪,然后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

还别说,这个办法,确实是挺好的。

只不过,童敬之可不会去邀请陈国华,毕竟后者绝对不可能答应下来的。

然而,王树迎去邀请的话,那么成功的概率就会非常高。

此时的王树迎,已经沉默了下来。

他没想到童敬之这个莽夫,居然还能想到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只不过,证明陈国华是陈恭禄的儿子,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初九月份的时候,陈国华不是进去过有关部门吗?

难道他们没有看过陈国华的胎记?

胎记这玩意儿,还能够模仿或者给弄上去吗?

再说了,陈国华和陈恭禄父子俩长得可是蛮像的,身高也差不多,智商也是超群。

就这样,还不能够确定吗?

还搞什么DNA亲子鉴定技术?

滑天下之大稽!

沉默过后,王树迎就把自己的疑惑提了出来,便听到童敬之这么解释道:

“你也知道,我就是干这个出身的,你也十分清楚,这件事我只对公,不对私”

“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是特务的人,我就算去地府报到了,也会死不瞑目的.”

“DNA亲子鉴定技术,是一项最为先进的技术.也是目前我觉得最可靠的技术.”

却在这个时候,王树迎突然问了一句:

“假如陈国华答应了下来,那么你就不怕他造假吗?你真的相信他研发出来的DNA亲子鉴定技术,就一定无法作伪?”

童敬之闻言,却霎时间愣住了。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

“这是不可能的事儿,科学最是严谨,特别是医学,更加不可能作伪,否则何须大量的临床试验呢?.”

只要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并且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地通过试验之后,此项技术才能被世人接受。

更何况,陈国华再牛逼都好,他也只是一个人罢了,肯定还有更多比他厉害的人。

特别是医学这个领域内,比如保健局的那些医生们,他们肯定不会差。

王树迎闻言,点点头,道:

“既然你坚持,那么我就去试一试吧,不过我可不能够保证他一定会答应下来。”

“没关系,只要你去跟他说就可以了,答不答应都是他自己的事儿。”

冷笑一下,童敬之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陈国华敢不答应吗?

那绝对是心虚的表现,那么他也可以跟上面反馈此事了。

回到物理研究所二部,王树迎就找来了程孝刚,跟对方谈起了陈国华的事儿。

只不过,刚聊了没两句,程孝刚跟坐在了热锅上一样,瞬间弹射了起来。

表情不敢置信,声调都变了:

“什么?你还让我再去找陈国华?而且还是说服他去医药技术研究所完成DNA亲子鉴定技术的科研任务?”

“不可能,坚决不可能!”

程孝刚用脚指头想一想都知道,这个任务的难度系数有多高了。

上个月他已经吃过一次闭门羹了,现在还让他再次去吃一次闭门羹?

“老王你怎么想的呀?这样的事儿,你还找我去?这不是撞南墙嘛,他怎么可能会答应呢?”

“而且跟他关系好的,也是你,不是我啊!”

“之前他来找咱们二部搞集成式计算机这个项目,他找的也是你啊,就应该你亲自过去跟他谈,这样的话,才显得更有诚意一些。”

“说不定他还真有可能会答应呢”

心里默默加了一句:答应个锤子!

换位思考,程孝刚都知道这件事不可能答应下来的,何况陈国华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

见对方一直摇头,还怂恿自己去找陈国华,王树迎不由失笑地拍了拍程孝刚的肩膀,道:

“老程,我们都是多年的搭档了,对吧?”

“你最了解我的,我这人暴脾气,一个忍不住的话,到时候真的要掏枪了.”

后者闻言,撇撇嘴,没吱声。

大家都相识多年了,彼此是什么脾气还不知道啊?

虽说王树迎是暴脾气,但就陈国华这个人,给前者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掏枪把人家给突突了。

现在的陈国华,尽管是深陷巨大的信任危机当中,但是上面的领导都关注着此事呢。

经手此事的人,哪个也不敢对陈国华用强。

否则的话,这件事也不会从九月份拖到现在十二月了。

正常情况下,有哪个案件会拖那么长时间的?

接下来,又是王树迎的一番表演,竭力地说服程孝刚前往翠花胡同。

后者渐渐被说服了,没办法,人家才是领导,他程孝刚也得听从对方的安排。

就在这个时候,邱宗岳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他们两人在争执什么,不由好笑地问道:

“老王,老程,你们俩也在讨论科研问题吗?这么激烈啊,说来给我听听.”

王树迎和程孝刚两人连忙站了起来,后者已经大喜,然后马上跟邱宗岳告状道:

“领导,你来得正好,刚才老王他.”

程孝刚没有加油添醋,但实事求是地把事情一说,邱宗岳瞬间也瞪大了眼睛,看向王树迎道:

“嘿,你他娘还真是个天才啊,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出来?”

后者那叫一个无奈啊。

邱宗岳是他们物理研究所二部的领导,真正的顶头上司。

所以对方这么说,王树迎也没办法生气。

他连忙解释了一下,这个办法其实是有关部门的童敬之提出来的,之前他还反对了一下呢。

听罢之后,邱宗岳呵呵一笑,评论道:

“没想到这个小童还是一个鬼才啊,这样都能想出办法来,呵呵.”

后面这两声笑,颇有点意味深长的意思。

最近这段时间,由于陈国华的事儿,导致整个京城的科研圈子,乃至是其他地方,都在关注此事呢。

这不,金陵那边的老许,直接拍了电报过来。

就一句话:陈国华这小子,他保定了,谁也不能够动他。

以老许的地位,说出这句话来,邱宗岳都得慎重对待,更别说童敬之了。

讲真的,此事发展到现在,确实应该有个了断,不能够再拖下去了。

所以,邱宗岳默许了王树迎的做法。

得,程孝刚没有办法,他只能是那只替罪羔羊,赶紧找人去。

京城第一机械工业部,吕进雄、张逢时和段云平他们三人,全都被喊过来开会了。

主持会议的不是程孝刚,但会议是他提出来的。

没得办法,如果吕进雄他们不帮忙的话,到时候物理研究所二部那边,可真的就把陈国华给撬走了。

后者是什么样的科研工作者,大家都有目共睹。

因此,就这件事来说,还真的需要吕进雄他们一起开会,群策群力,全力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听到程孝刚提出来的办法之后,一个个都瞠目结舌。

段云平第一个提出了意见,道:

“领导,这件事恐怕办不了,陈国华他的脾性是很倔强的,认定的事儿,说不做就不做,非常有原则!”

“何况这件事,就目前来看,是他受了委屈,他有理,还真的不怕咱们怎么说.”

众人闻言,顿时感觉头疼不已。

在场的众人当中,也就是段云平跟陈国华的关系最好了。

毕竟从去年开始,陈国华就是在段云平的支持下,一步步走到材料科研所主任的这个职位。

可也因为最了解,所以大家听完段云平的话之后,才更加觉得棘手。

然而,再棘手的困难,也得摆平它。

当初长征那么困难,抗战那么辛苦,不也咬牙坚持过来了吗?

“别说这些丧气话了,还是拿出办法来吧”

程孝刚开口了,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很快,方案就定了下来。

从目前来看,能够摆平这件事的人,除了段云平之外,还得找上薛亚军和白礼春两人。

后两者可以说是陈国华的恩人,毕竟当初可是白礼春亲自邀请陈国华入职北汽制造厂的。

而薛亚军当初支持陈国华当兼职翻译,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陈国华当初的财务困境。

毕竟那个时候,陈国华还没跟陈恭禄他们相认,一个人带着三个妹妹,并且还要读高三,压力很大。

确定人员之后,薛亚军和白礼春两人也被喊过来开会了。

方案很快定了下来,然后就准备开始执行了。

只不过,薛亚军和白礼春两人,心中明显不是很情愿。

但碍于命令,不得不执行。

翠花胡同,此时的陈国华,依然在家里写着论文,旁边的白开水已经冷掉了。

从九月下旬开始,他就拿起纸和笔,一直写论文了。

到了现在的十二月份,他真的是喜欢上了这样的感觉。

“唉,遗憾的是,不能红袖添香啊!”

有些时候,他还会矫情一下,毕竟于沫离还要去北大读书,只有他一人待家里。

专注着写论文的陈国华,很快就被门口的动静,打破了这样的安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