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委屈和难受(2 / 2)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而我自己呢,之前的所作所为,桩桩件件,有哪一件事儿我做错了吗?我没有为国家科研事业做过贡献么?”

“清朝的时候,好像是有文字狱的吧?我历史不好,但也还记得吕留良文选案、谢济世注大学案等等”

“呵呵,滑天下之大稽”

“领导,很抱歉,我不是针对您,是我失态了,以茶代酒,希望您原谅.”

一番发泄,直接让程孝刚和段云平两人都懵掉了。

他们心里十分清楚,陈国华肯定是很委屈的,但没想到过,会有如此委屈。

而且听他的语气,以及说出来的话,都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极大怨气。

现在可不好搞了!

两人对视一眼,程孝刚示意让段云平上。

因为这个时候,也只有段云平能够哄住陈国华,让后者的心情平复下来。

“国华,你先消消气,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这话,怎么就那么难以说出口呢?

段云平心里十分难受,可他拿了这份工资,必然只能够听领导的命令行事。

再说了,他又不是陈国华,早不是十八岁的年轻人了,做事肯定要稳重再稳重,不可意气行事。

只是他小觑了陈国华的怨气罢了。

谁,也没有办法,真正做到换位思考。

特别是在这样的事情上面。

“段书记,我们不聊这些了,聊点开心的事儿吧。”

陈国华再次开口打断,没让他们发挥的空间,自顾自地说起了其他零零散散的小事儿。

比如前两天的冬储大白菜,比如露天电影等等。

即便是今天中午,他妹妹老二的算盘被人打坏的这件事,他也拿出来吐槽一番。

可以聊其他事儿,但绝对不能够聊公事。

如此一来,程孝刚和段云平两人可就难受死了。

跟吃了苍蝇一样,心里有句很多关于马字的吐槽,却说不出口。

看着他们难受的样子,陈国华可就开心坏了。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直到程孝刚和段云平两人被陈国华拉着吐槽了一番,大概是一个小时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实在是扛不住了,又确认陈国华今天绝对不会聊公事,所以赶紧提出告辞。

陈国华还假模假样地要起身去送他们,结果两人是逃之夭夭,没有让他送,就已经出了大门。

“哈哈哈哈哈哈!”

程孝刚和段云平两人刚走出大门,憋不住的陈国华,当即便大笑了起来。

门口的两人,瞬间脸色铁青:这臭小子,绝对是故意的。

“国华.”

气不过的程孝刚,回头推开门,结果却看到陈国华站直了身体,满脸奇怪地看着他。

“领导,您是有什么东西落我家了么?”

“哦,没有,没事儿了。”

程孝刚摇摇头,转身出去了。

然后下一刻,身后又传来了陈国华那夸张至极的笑声。

这一次,他还想再回去看看,看看陈国华的反应能力,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快。

不过他却是被段云平给拉住了。

还是赶紧离开吧,跟陈国华比什么反应速度啊?

人家可是全运会百米大赛的冠军,反应速度绝对是全国顶尖水平的。

别自讨没趣了!

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陈小月她们回来了。

“大哥,大哥你好厉害呀,我的那个算盘,果然是我们班上最调皮的那个男同学弄坏的,现在老师已经让他喊家长重新赔我一个新的算盘了”

刚到家,陈小月就十分欣喜地跟她大哥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陈国华闻言,摇头失笑:

“傻妹妹,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为什么不高兴?我有一个新的算盘了诶.”

此时,旁边的陈小梅补了一刀:

“二姐,你上午还哭着鼻子说,这是大哥买给你的第一个算盘,你要好好珍惜来着。”

噗嗤!

门口刚走进来的胡萍姑,顿时忍不住笑了出来。

而陈小月已经气得不行了,追着她妹妹就要打妹妹了。

“死老三,臭老三,有本事你别跑,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略略略,我就是没本事,你就是追不上我.”

陈小梅一边灵敏走位,一边还不忘嘲讽一番。

两个幼稚鬼的行为,令陈国华又好气又好笑。

特别是旁边还有两个拍手叫好的小屁孩,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

一把抓起陈小敏,陈国华冲两个还在打闹的妹妹说道:

“不许玩了,都给我写作业去!”

三小只这次乖乖听话地去了房间里写作业,便是陈援朝也赶紧溜之大吉了。

不过,对于陈国华来说,刚才妹妹们的打闹,才让他的心情好转了不少。

虽说下午的时候,他成功让程孝刚和段云平两人憋了一个多小时,让他们感觉到十分难受。

但是他也并没有觉得很开心。

这次的事儿,根本还没有解决,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解决。

想要让他心甘情愿地重回科研岗位,呵呵,哪有那么简单?

心气不顺儿,就算是强行按着他的脑袋,那也没用。

大不了,他拍拍屁股,直接带着家人南下港岛,不再理会这边的狗屁倒灶了。

当然了,不到万不得已,他还是不想这么干的。

何况,陈恭禄绝对是老顽固,让他离开京城,去他完全陌生的港岛生活,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儿。

即便老陈他本身就是白云城人,可他也没有去过港岛啊,对那边也很陌生。

最关键,还是舍不得京城或者说内地这边的一切。

一旦他选择非正常途径离开,意味着这边的一切都跟他无关了,并且他还当逃兵了。

当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够当逃兵、叛徒.

有关部门,办公室内。

王树迎走进童敬之的办公室,皱眉不已地说道:

“我说老童,你这办公室也太潮湿了吧?一股子霉味,你闻不到吗?”

十一月那么冷的天气,还有霉味,还潮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要知道,这里可是京城,而不是气候潮湿的南方啊。

“有吗?我不觉得啊,这地方我工作了很多年,一直都这样,习惯了”

递给王树迎一根烟,童敬之接着笑呵呵地说道:

“老王,你是属于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说吧,来我这儿有什么事儿吗?”

京城很大,但也很小。

两人相识多年,互相还是挺了解彼此的做事风格的。

所以王树迎也没有含糊,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你们部门,关于陈国华的调查是不是还没结束?”

有关部门在办什么事儿,王树迎当然不知道。

但昨天程孝刚他们去找过陈国华了,以老程的警惕性,当然注意到了翠花胡同附近的人。

如果不是确认那些人,是自己人,当时程孝刚就要命令警卫员开干了。

可程孝刚旋即想起来,他从二部前往北汽制造厂,又从北汽来到翠花胡同。

一直都没人尾随,只有到了翠花胡同这边,才发现不对劲。

所以那些人肯定是针对陈国华,而不是针对他程孝刚。

既然知道这件事,那么事儿就好办多了。

童敬之讶异地看向王树迎,道:

“你居然知道这件事?”

“我知道很奇怪吗?”王树迎没好气地说道:

“我们二部跟陈国华有合作,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现在陈国华停职调查了,目前被中科院摘了桃子.”

“原本这些烂事儿,我不想搭理,也没空理会,但是现在这个材料科研所的研究进度,已经严重拖慢了进度.”

“上面对我们二部已经有些不满了,你不会不知道我们二部现在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吧?”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儿,一个是现在很缺钱,二个是上面说,咱们必须得站起来。

如何站起来?

赫鲁不是瞧不起咱们吗?

说咱们搞不出来蘑菇蛋,搞不出来核潜艇,那就搞给他们看看。

尽管之前五月份的时候,赫鲁就说过了,到时候北方的工程师们要离开内地。

但目前还没撤,国庆节前夕,赫鲁还来京城观看国庆阅兵了。

既然这样,那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过,只不过,咱们还是得好好搞科研。

上面都这么说了,物理研究所二部这边,当然是非常紧张啊。

如果不是程孝刚昨天在陈国华家里吃了闭门羹,王树迎都还不知道这些事儿。

所以今天,王树迎直接就找上门来了。

“老王,这是你们二部的事儿,可不能怪我们有关部门吧?”

童敬之赶紧撇清责任。

开什么国际玩笑?

这件事还赖他头上来了?

王树迎闻言,顿时气道:

“我说童敬之同志,你给我好好想想清楚,现在可是你们部门正在调查人家陈国华,你们死咬着人家不放,我们二部能不着急吗?”

“你还说这件事跟你没关系?你是不是在这个地方待久了,脑子都不好使了是吧?”

又是全名称呼,又是提脑子的事儿,童敬之也上火了。

“王树迎同志,这里是有关部门,不是你们二部,这里还轮不到你来指挥我。”

“还有,陈国华跟陈恭禄是不是父子关系,还是两说的事儿呢.”

“他们必须是在科学手段的情况下确定了才行,否则的话,我绝对不会相信!”

“谁知道他是不是瞄准了陈恭禄一家呢?想着假借陈家,给自己带上免死金牌.”

听到童敬之的话,王树迎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这家伙是什么脑回路啊?

人家陈恭禄和陈国华两人不是父子关系?

如果真不是的话,人家怎么可能会相认?真当人家父子俩是蠢货吗?

其他什么东西可以伪造,但是胎记这玩意儿,是可以伪造的吗?

还有陈国华在科研层面的天赋,在外形、身高等方面,绝对是遗传了陈恭禄和云婉裳两口子的优秀基因。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陈国华不是陈恭禄的亲生儿子,他这么做的目的,难道是为了帮助北汽制造厂提供那么多科研成果吗?

还帮助物理研究所二部,完成了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发任务?

踏马的,如果真有的这样愚蠢至极的特务,王树迎巴不得多来几个呢。

除此之外,去年七月份,人家陈国华跟陈恭禄相认之前,便已经事业有成了。

根本没必要多此一举,还什么跟陈恭禄相认之后,有免死金牌。

简直胡说八道!

现在可是新社会新时代新国家了,还特么扯以前那一套,简直让人无语。

说真的,王树迎很是替童敬之的脑容量着急。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有关部门干久了,瞅着谁都像是敌人。

奉行的也只有一句话:宁杀错不放过!

“行行行,你童敬之很清高,很了不起,行了吧?”

王树迎气呼呼地冲对方竖起大拇指,嘲讽地说道:

“我们二部招惹不起你,我们也摆烂了,到时候让上面的人跟你说话吧,我希望你能一直这么清高下去,我就佩服你是一条汉子.”

有关部门的情况有点复杂,处长这位一把手,是很少管事儿的。

或者说,只是兼任。

实际负责人,其实就是童敬之。

否则的话,也不会说他童敬之一个副处长,就那么吊炸天了。

从级别层面来看,其实王树迎比童敬之还要高很多。

奈何后者是在有关部门啊,实权在握,真不怵他王树迎。

气急败坏的王树迎,从有关部门离开了。

而童敬之在沉思了良久之后,也跟着离开了办公室。

京城内的某家不起眼的科研所内,童敬之走了进来。

“年教授,怎么样了?”

这里是医药技术研究所,专门从事医疗器械等研发工作。

年桂圆闻言,摇摇头道:

“没有,技术突破,哪有那么简单?”

他们目前正在研究的技术,其实是血型亲子鉴定技术,以及DNA亲子鉴定技术这两种技术。

这两种技术都是非常前沿的科技,即便是国外,也是没有这样的技术。

早在一九一五年的时候,当时北美的生物学家托马斯摩尔就提出了一种通过血型鉴定来确定亲子关系的方法。

此办法是基于血液中的血型遗传规律,通过对比父母和子女的血型来推断父子关系。

然而,由于血型遗传规律的复杂性以及测试方法的局限性,这种办法并不十分准确。

可童敬之需要的是非常非常准确的技术鉴定,否则的话,也不至于逮着陈国华不放了。

事关重大,不仅仅是他童敬之想要知道真正的细节,连上面的人,也同样如此。

并且由于此事过于复杂,上面也担心万一误会了陈国华,后面不好收场,那就难搞了。

但事实上,现在的陈国华,对于大家来说,就像一根鱼刺一样。

卡在喉咙上,上不得下不来,十分难受。

强行吞咽下去,又害怕弄伤自己,不吞吧,也非常难受。

所以童敬之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不是说还有一种叫DNA的技术吗?你们也没有研究出来?”

听到童敬之的提问,年桂圆摇头得更厉害了。

“领导,DNA技术更加困难,我们现在是有了北方提供的部分机器,但想要完成这部分技术,难难难.”

DNA是在一八六九年的时候,由瑞士医生发明的。

可后续的相关研究,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只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更加细微的世界,细胞核内部!

众所周知,DNA是存在于细胞核内部的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

目前是可观测,但不代表可以利用这种化学物质,做更多的科学研究。

技术,还达不到那样的程度。

听到这句话,童敬之也麻瓜了。

几乎可以说,关于陈国华的调查,陷入了死胡同。

童敬之是亲自去过马家坟那边调查,也在六十五中、北汽制造厂、北大等地方,都调查过。

甚至连之前陈国华住过的南锣鼓巷九十八号院中院东厢房,也都调查过。

然而却没有什么发现。

在童敬之看来,陈国华不可能这么完美。

大概就是因为太过完美了,所以童敬之死活觉得不对劲。

现在好了,伴随着深入调查,不仅没有丝毫的进展不说,而且好像还进行不下去了。

“年教授,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尽快完成技术突破,上面催得很紧”

说完这句话,童敬之突然觉得此话,好生耳熟啊。

想起来了,这不是王树迎跟他说过的话吗?

霎时间,他就摇头苦笑了起来。

真是讽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