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研究所扩建(求月票)(2 / 4)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再说了,如果他真的敢去,只怕陈恭禄和云婉裳两口子会把他给绑在家里。

吕进雄也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所以也劝说陈国华放弃这个想法。

毕竟陈国华现如今可是陈恭禄和云婉裳老两口唯一的儿子了。

老陈家对国家的贡献,已经足够多了,不差陈国华一个。

听着吕进雄他们的话,陈国华的大脑更加冷静。

他想起来了,当初伍先生之所以那么说,只怕是也想到了这一点吧?

伍先生虽说也是领导,但还是非常关注陈国华的。

自然也很清楚老陈家的事儿。

唉!

想到这里,陈国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个该死的年代!

老天爷都跟自己作对啊。

作为刚成立没多久的新中国,想要站起来,挺直腰杆子,确实很难很难。

以前陈国华不是很懂很明白,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那么困难,为什么那么难站起来。

现在明白了!

不仅仅是外部环境,还有自然环境等因素啊。

太难了!

只是寻找钾盐矿罢了,却是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此时的陈国华,对于罗布泊的探索,其实也做不到太多的帮助。

不过,吕进雄希望陈国华能再帮忙计算清楚钾盐矿在罗布泊的具体位置,以及如果有可能的话,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辅助设备之类的,帮助到那些地质专家更好地地探索罗布泊。

“领导,我知道了,其实我最近完成的磁芯板设计,就是晶体管计算机的其中一个部件.”

“晶体管计算机一旦研发出来之后,其运算能力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次,对我们很多需要大量计算的科研项目来说,帮助非常大”

听到陈国华的话,吕进雄也来了兴致。

即便是杨洪洲和萧树铁他们这些地质专家也都认真地听了起来。

毫无疑问,晶体管计算机这东西,绝对是高科技产品。

“我听说过这个项目,好像已经研究半年了吧?现在的进度怎么样了?”

“领导,这个项目的具体进度,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现在也没有参与其中了.”

陈国华摊了摊手,无奈地说道。

吕进雄闻言,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尽管他知道陈国华为什么会被提出这个晶体管计算机项目,但现在对方说出来,只怕是想让他帮忙吧?

然而,吕进雄却是想多了。

对于陈国华来说,晶体管计算机并不算什么,集成电路计算机,才是他想要干的事业。

所以陈国华只是简单聊了一下晶体管计算机的事儿,然后就越过这个话题,聊起了旁的事儿。

能够辅助进入罗布泊的装备,在这个时代来说,真不多。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发射一颗定位卫星,通过卫星来进行定位,以及提供卫星电话等办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这样的高科技装备,在五九年这个时间节点,根本不可能。

所以,陈国华能做到的就是根据杨洪洲和萧树铁两人所说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

在去年的时候,陈国华就已经提供了极为准确的罗布泊钾盐矿地址。

然而由于没有参照物,没有定位卫星等高科技系统的辅助,想要找到陈国华所说的位置,当然非常困难。

罗布泊的详细地图,其实就是一片空白。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陈国华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地图上,进行更加细致的计算,然后给出更为准确的地理位置。

但,这需要时间。

在地质研究所待了两个多小时,陈国华表示,他需要一周的时间来计算,到时候会重新给到一份更为详尽的地图。

至于说辅助设备,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到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

安排警卫员开车送陈国华回北汽制造厂前,吕进雄站在轿车前,看向陈国华道:

“你刚才说的惊喜,到底是什么?”

当然是碳纤维材料咯。

陈国华准备给杨洪洲他们制造一批探索罗布泊的装备,减轻他们在路上的负重。

由于碳纤维这东西的材质很轻,硬度、耐高温等性能又十分不错,比钢铁还要强。

因此,陈国华准备给他们更新一下这些探索设备,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轻装上阵了。

探索罗布泊的最好方式,其实就是越野车。

但大西北那边,只怕没那么容易把越野车给运输过去。

所以骆驼这样的交通工具此时通行罗布泊的最优选择。

毕竟越野车这东西,万一在路上趴窝了,那也只是铁疙瘩,想要离开罗布泊可能就很困难了。

陈国华不管这些,他能做到的就是把地图弄得更好,方便他们更快找到钾盐矿。

北汽制造厂,严云农他们509工厂的技术员还没完全到齐,但已经来了几人。

老段安排人招待他们,而陈国华则是把准备好的资料交给了严云农。

一天下来,他就忙碌这些事儿,一天就过去了。

傍晚到家之后,陈小敏她们十分兴奋地分享了一下,她们这半天假期都干嘛去了。

就去了一趟故宫拍照。

“那挺好的,现在是夏天,到时候我去买一台彩色照相机,你们去把秋天、冬天和春天再拍出来”

听着妹妹们的话,陈国华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笑着说道。

“大哥不要乱花钱了,现在的黑白照片就很不错了”

五十年代的彩色照相机,这玩意儿只有国营照相馆才有。

就像是陈国华之前他们在大北照相馆拍摄的合照,就是彩色照片。

既然是彩色照相机,价格肯定更贵啊。

而且也不是说有钱就能够买得到的,还是需要照相机票才行呢。

见陈小月这么说,陈小梅和陈小敏两个小家伙也跟着点头,她们大哥却逗道:

“老三老幺,你们确定不要彩色照相机么?”

两个小家伙神色犹豫了一下,于沫离已经噗嗤笑了出来。

就这么一下下的犹豫,两个小家伙就被她们二姐给瞪了一眼。

一番笑闹之后,陈国华把这件事记心上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509工厂的技术员刚到京城,还在休整当中。

而纤维科研所这边已经成功制造出来了足够量的第109号碳纤维。

段云平一个电话过去,再次把张逢时给召唤了过来。

后者来到北汽制造厂的时候,还挺好奇的:“你们说的碳纤维这种新材料,真的比钢铁还要硬么?”

“呵呵,老张啊,你就看着吧,等下别惊讶就行。”

听到老段的话,张逢时呵呵一笑,表示他都知道了,有什么好惊讶的?

但很快,随着测试的进行,他却惊呆了。

严云农和赵广军两位509工厂的领导,也在旁边列席参加了这次碳纤维测试活动。

一辆看起来酷炫无比的汽车,车身看起来就十分不一样。

太显眼了。

拉伸测试、仪器测试等等,各项数据很快出来了。

真正让张逢时他们感到惊讶的是样品撞击等测试,那可是实打实的测试啊,视觉冲击力更强。

对于张逢时他们这些人来说,可能搞不懂什么叫弹性模量,也不弄明白什么是拉伸强度。

但他们绝对能够明白,钢铁和碳纤维这里两种样品的各种对抗、对比测试。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有了对比,绝对能够一目了然。

而且张逢时他还亲自接触了碳纤维样品,确认了这玩意儿的重量,属实是非常轻。

“好家伙,还真的被你们给研制出来了呀?”

此时的张逢时,表情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