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惊动领导(2 / 5)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这不是闭卷考试,这是科研啊,同志们,你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全身心投入进去.”

听着陈国华的训斥,钱振鹏他们却是在心里泛起了嘀咕:你以为个个都像你,记忆力那么好啊?

很多技术要点不是说讨论了就可以了,脑子会了,手不会啊。

真要是有那么简单,岂不是说大家伙看到别人的战斗机了,自己把图纸画出来,然后就可以造出来了?

训斥之余,陈国华还是赶紧给他们进行技术指导。

忙碌了一个小时,他这才急匆匆地返回十一号仓库。

临近中午的时候,门口有人来送饭了,不是保卫科的人,更不是食堂的人,而是他母亲和他大嫂两人。

其实于沫离和陈小月她们也想过来的,但她们还需要上学,送饭的事儿,就由云婉裳和胡萍姑两人完成了。

“娘,大嫂,你们怎么来了?”

仓库门口,陈国华十分惊讶。

但云婉裳却心疼地看着他,“你都瘦了,这才两天而已,你不要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啊,再忙也应该要吃饭.”

“我没瘦啊,我身体好着呢.”

陈国华呵呵说道。

即便他一个夜晚没睡觉,刚才也仅仅只是眯眼了半小时,但现在已经是满血状态了。

十八岁的身体,果然是精力充沛。

三下五除二地解决午饭,有鸡汤还有米饭,十分好吃。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是两人一起来送饭?

不过,吃饱喝足之后的陈国华,也没什么时间去想这些。

只是叮嘱他母亲和大嫂,回去慢一点,然后就转身进了仓库里面去干活了。

云婉裳和胡萍姑两人对视一眼,无奈地摇头,只能先离开了。

中午的时候,段云平他们又来了一次,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并没有进来仓库打扰陈国华他们。

只是站在门口观看了一下,简单询问了一下门口的保卫科职员,然后就离开了。

下午三点的时候,十一号仓库再次爆发出欢呼声。

门口守着的余懋成和王怀水两人,顿时惊讶地往里面看去。

只见陈国华他们全都在高声欢呼,表情十分激动。

“看来是已经研究出来了?”

余懋成两人很好奇,但也知道自己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何况,就算问了,估计陈国华也不会跟他们说。

仓库里面,欢呼过后,陈国华平静了一下,笑着冲大家道:

“既然我们都已经把火箭弹给造出来了,那么接下来再接再厉,多制造几个,同时也是再熟悉一下技术.”

“按照我们现在还剩下的原材料,那么还能再造十个左右.”

“大家伙努力一把,我们明天测试的时候,就一次过,好不好?”

当然好了!

工人们的激情都已经被调动了起来,必然会听他的话,直接趁热打铁地把活给干完了。

尽管这一次的工作任务,只有短短的两天一夜的时间,但也已经足够让他们记住一辈子了。

真的是酣畅淋漓的科研活动啊,太爽了。

更何况,等明天测试结果出来之后,他们这些参与的工人们,肯定也会有奖励。

啧啧,难怪以前一直说,大家都很想跟陈国华呢。

嘿,真是爽啊!

随着工人们的技术越来越熟练,陈国华也放下了担忧。

还剩下的五个火箭弹,他就没有留下来继续盯着了。

而是起身离开了十一号仓库,直接去找段云平了。

后者很快知道了此事,当即便欣喜地跑过来仓库这边查看。

果然,存放烟条棒、炮弹和火箭弹的铁盒子里,已经整整齐齐地码放好了不少。

“好好好,小陈你这次是干得真不错,明天测试的时候,就看你的了.”

段云平十分高兴,已经在幻想明天的好事了。

陈国华也是面露微笑,表示自己绝对没有问题。

老段看了一会儿之后,就马上宣布,他等下就去安排食堂那边,给大家加餐。

工人们闻言,直接欢呼了起来。

加餐两个字,就足够了。

对他们这些工人来说,能吃饱,如果还能喝一点的话,那就更加满足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下的五枚火箭弹也已经制造出来了。

等把火箭弹这些催化剂制备全部存放好之后,陈国华随即便解散了众人。

可工人们却有些不舍了。

尽管食堂那边的‘加餐’还在等着他们呢,但他们这会儿却是脚下长了钉子,希冀地看着陈国华:

“陈所长,我们下次还能再参加您的科研项目么?”

“对,陈所长,跟您干活,实在是太爽了,我们还想继续跟着您.”

“虽然我是一个大老粗,也没有文化,但只要陈所长您一句话,我老李头保证第一个过来.”

工人们一个个都拍着胸脯说道。

大家都不是傻子,回到原本的车间干活,工资什么的都不会有什么变动。

然而,却也不会有什么奖励。

因为那是完成工厂的任务指标,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可能也就是像去年一样,到了年尾春节前,领一斤半的猪肉罢了。

但是,跟着陈国华却又不一样,不提等下他们即将要领的加餐,就说之前荣师傅、夏师傅、王师傅他们那些工人,那可是分到了几次猪肉的呢。

所以,与其回到车间那边,不温不火。

还不如跟着陈国华混,还能多吃一点肉呢。

搞不好,到时候甚至还有什么荣誉奖章之类的,或者直接奖励自行车、手表等等。

“大家的意思,我明白了。”

陈国华闻言,倒是有些意外,但旋即转念一想,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现在是没有什么项目了,如果下次还有其他项目的话,我肯定不会忘记大家的”

“不过,你们回去之后,我希望你们保守秘密,同时也希望你们都能多看书识字.”

提起这事儿,陈国华就有些无奈。

这些人当中,有一半都是只认识那么几百个字的,很多字都不认识。

五十年代初的时候,扫盲教育的漏网之鱼,大概就是他们这批人了。

当然了,认识几百个字,其实对他们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毕竟再多的字,他们也不常用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