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聚会、生日、缺肉(求月票)(2 / 2)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吕进雄的职位就比章振乾要高多了,要不是各自单位不同,职权划分不同,后者还真挺一般的。

望着章振乾回到主席台的背影,陈国华笑了笑。

呵呵,老的来了又如何?

对方现在都不敢拿他怎么样,以后就更不可能了。

陈国华很有自知之明,只有待在京城这地方,才是最安全的,也是小日子过得好的基本保障。

相反,如果去了东北、金陵或者其他地方,还真不一定呢。

章振乾是不敢对付他的,不说是以大欺小,章振乾可能不屑为之。

即便是章振乾不要脸皮,那也是不会因为他儿子跟陈国华的那点小矛盾就跟陈家拼命,不值当。

或许在章振乾看来,这是瓷器不与瓦罐斗,他是瓷器,陈家是瓦罐。

尽管陈国华现在的才华和能力,让他感受到了一丝威胁,但也仅此而已罢了。

领着奖章回到第二设计部位置上的陈国华,奖章就被大家伙给借走了。

白礼春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奖章,翻来覆去地查看,似乎这不是一枚奖章,而是沉甸甸的荣誉。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这枚京城市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奖章,上面是红旗和人影,下方还有四个简体字:劳动光荣。

这是银质镶珐琅,五彩包浆,看着就十分漂亮。

除了奖章之外,还有锦盒,平时不用的时候,就直接放在锦盒里面。

有什么重大节日,类似这样的全厂大会之类的,就可以直接佩戴这枚奖章了。

当然了,陈国华的第一想法,那就是收藏起来。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获得如此重要的奖章,收藏起来才是真的。

等劳崇光、江若林等人摸了又摸,看了好一会儿之后,陈国华这才催促他们把奖章给还回来。

全厂大会进行了大概两个小时左右,总算是差不多结束了。

大会结束之后,这个用来开会的蔬菜大棚,就要进行翻土种植了。

明天就是新历一九五九年一月一号了,争取这几天完成翻土播种等工作。

那么也可以在元宵节前后能吃上新鲜蔬菜啊。

二把手办公室内,陈国华坐着给老薛汇报工作。

主要是关于昨天傍晚,他回家时,邻居范太平购买蔬菜这件事儿。

“领导,我也不知道这件事应不应该给您说.”

陈国华沉吟着,但还是提了出来。

“原本我计划蔬菜大棚这件事,初衷是为了让我们大家都能在冬天吃上绿色蔬菜.”

“咱们厂原本的出发点也是非常好的,在蔬菜收获季,给了我们工人不少蔬菜票或者直接送蔬菜.”

“但我昨天傍晚回家的路上,我的邻居他也有蔬菜,我就不知道对方是如何获得这些蔬菜的,按理说,即便供销社有得卖,以我那个邻居的情况,应该是很难获得”

“所以,我在想,领导,咱们厂应该有不少家庭条件十分困难的工人,咱们给他们发这些蔬菜或者蔬菜票的时候,是否考虑一下他们的实际情况呢?”

“也许,我们给予他们两个选择一个是蔬菜,另外一个则是粗粮.”

薛亚军听完之后,嘴巴张得老大。

他没想到陈国华居然关注起了这些事儿。

毕竟这是领导管理层应该考虑的事儿啊,不过他转念一想,之前陈国华在雪灾面前也是站在第一线的。

说明陈国华他这个人是英勇无畏,大公无私的。

难怪他一直那么谦虚低调,或许这就是他身上最难得的品质吧。

如果陈国华知道对方的想法,只怕会笑掉大牙。

他也不是一个虚伪的人,但也不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之所以这么做,他也只是想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儿罢了。

在五十年代这个时间点,有人大公无私,而且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的。

但也有人自私自利,甚至为自己谋取私利。

而他陈国华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希望过好自己的日子。

同时在力所能及的地方,能多做一些善事,让自己心安,那再好不过了。

何况,这件事他付出了什么?

不过是跟薛亚军汇报工作的过程中,顺便提了个意见而已。

几句话的事儿,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呢?

薛亚军表示知道了,这件事他会在会上讨论的,争取多照顾一下厂里的困难职工。

七千人的大厂,单职工家庭是主流。

而这些单职工家庭当中,低工资更是不少,并且还顺带着一人养活一家五六七八口人。

这样的家庭,无疑是非常艰难的。

晚上,陈国华回到翠花胡同,这才想起来,今天是今年最后一天了。

可惜没有跨年晚会,更不可能有什么跨年烟花。

就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第二天是元旦,可即便是元旦,那也是要正常上班的。

唯一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提前一个小时下班。

连半天假都没有,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大时代背景如此,大家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倒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今晚元旦,吃顿好的。”

翠花胡同,陈国华提了一块野猪肉回来了。

这块野猪肉足足有五斤重,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最是漂亮了。

陈小月看到这块肉的时候,眼珠子瞪得老大了。

“大哥你从哪里买来的肉啊?这么大一块,你订婚宴那天都没有这么大的猪肉呢”

云婉裳、于沫离、胡萍姑等人也是惊讶不已。

尽管今天是元旦,但在大家心中,春节才是大节日,元旦并不算节日,平时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很少有人会很重视元旦。

不过陈国华不同,他是想方设法地给一家人加餐,给他自己加餐。

要知道,上辈子的时候,他可是天天都有肉呢。

即便减肥,在玩路亚的那段日子,那也是不缺肉的。

“我们厂奖励的肉,赶紧烧火,今天晚上吃红烧肉。”

陈国华呵呵一乐,浑不在意地说道。

大家也没有在乎他刚才那句话,目光盯着五花肉,不停咽口水。

订婚宴是二十六号那天,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六天。

这五六天当中,家里也就是吃过三次腊肉腊肠,分量也不算很多。

毕竟较早之前奖励下来的十斤腊肠,家里总共八口人,算上于沫离的话,是九口人。

所以这些腊肠,自然是很快吃完了。

每月的猪肉份额加起来就是四斤八两罢了,就这点肉,订婚宴那天就干完了。

平时的肉,那都是云婉裳去国营饭店,或者是去城郊外的农村买的大公鸡。

否则的话,家里跟其他人家也差不多。

反而陈国华时不时地从北汽制造厂带回来一些肉,这才是家里肉类的一大来源。

也因此,大家伙现在看到这五斤重的五花肉,才会如此惊讶,看着都能流口水。

这个时代太缺肉了。

五花肉的做法不算复杂,但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大家都在厨房里,并没有离开。

即便是刚下班回来的老陈,知道厨房正在制作五花肉的时候,也留在了厨房。

五花肉的诱惑力还是太强了。

吃饭的时候,即便是五斤的肉,感觉也不够分啊。

那个装五花肉的盘子,都被陈援朝给弄干净了,基本上不用清洗了。

元旦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转眼第二天,陈国华来到了中科院,半个上午过去之后,他就拿着自己设计好的程序语言,提交给了王传英。

后者花了半小时来审查,看是看懂了一些,但没有完全看懂。

“王教授,也就是现在的103计算机无法使用,否则的话,我直接给103计算机安排上,您就可以知道我这套程序它有多么高效了.”

“你确定你的这套程序语言,能匹配到103计算机?”

王传英满脸的不敢置信,不等陈国华说话,他又接着道:

“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你这套程序不是说应用在晶体管计算机上面的么?按照晶体管计算机的硬件要求,103计算机跟它差了一大截”

什么是差了一大截啊,那是差了一个时代。

103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而晶体管计算机已经是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了。

程序语言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但那是对王传英他们而言,对陈国华来说,这是他的专业。

如果说是千禧年之后的那些计算机,他一个人想要完成这么多系统程序,没个三五年,那都不可能完成。

但这是初代计算机啊,程序语言简直不要太简单。

即便这是中文的程序语言,但中文在程序语言上面,其实比英文要快捷方便多了。

而且中文又是他的母语,陈国华设计起来,那就更得心应手了。

“王教授,我知道您不信,这样吧,您帮我申请,我这就给您演示一下?”

陈国华很是认真地说道,王传英却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只见他笑道:

“你小子还想给我挖坑呢?”

103计算机的程序语言已经设置好了,现在要重装系统程序语言,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

万一出事了,谁负责得起?

见对方反应过来了,陈国华心里顿时非常难受。

窝草,都这么久了,还不让他碰一下计算机,太过分了!

其实也不是不让他碰,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

即便这一款103计算机是仿制计算机,并且目前每秒的运算速度也仅有一千五百次。

但它也是非常贵重的高科技啊,很多机构都要用呢。

国家目前还没拨款制造这一台103计算机,那么它就是目前唯一的一台国产计算机。

因此意义非凡!

如果等到晶体管计算机出来了,或许到时候,才会开始大规模进行制造吧。

反正这些并不是陈国华能决定的,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在中科院计算机科研小组的地位,获得一定的话语权。

程序语言设计完工了,陈国华的工作就松了不少。

还剩下的是关于机械结构工艺设计、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等等,这些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了。

夏培肃他们都还在努力呢,他就摸摸鱼吧。

下午,陈国华回到了北汽制造汽厂,又忙碌了一个下午,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三号这天是周六,陈国华在北汽制造厂里上了一天的班。

工作任务倒是完成了不少,板簧设备改进已经接近尾声了。

本月底完成这个任务,问题不大。

辛辛苦苦了好几天,今天晚上肯定要吃好一点,犒劳一下自己。

他提了六个鸡蛋回家,到家的时候,陈小月她们却冲着他喊了一句生日快乐。

“今天是我的生日么?”

陈国华十分意外,一月三日是他的生日?

云婉裳笑着说道:

“其实你的生日是一九四零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三。”

“我猜你的一月三号生日应该是小月她们父亲之前给你定的吧.”

听到他母亲的解释,陈国华恍惚了一下,这事儿,还真没法考证了。

当初老陈领养他的时候,他也才四岁,很多记忆都记不住了。

陈小月她们之所以记住是一月三号,估计是之前几次过生日的时候记下来的。

可现在老陈已经走了,陈国华也记不住了。

所以其实还是得按照他母亲说的这个日子才对,并且也只有云婉裳说的才是最正确的。

并且这一天是他的生日,其实也他母亲的受难日。

“娘,您辛苦了。”

云婉裳愣了一下,旋即温柔一笑,摇摇头,表示没什么,咱们娘俩还能再见面,我已经很知足了。

是啊!

没有失去过孩子的人,确实无法感同身受。

陈国华哑然,一旁的于沫离沉默着,她估计也在想她那个已经丢失了许久却再也没有见过面的哥哥了吧?

或者说,是在想她母亲是否也在想这事儿?

不管怎么说,陈国华已经年满十八岁了。

甚至按照农村的说法,他现在是十九岁才对。

六个鸡蛋,便是陈国华一家今天晚上唯一的荤菜了。

相比前天元旦晚上的红烧肉,昨天晚上的素菜,今天的六个鸡蛋,其实也算不错了。

四号过去之后,就是周一周二这两天了。

五号的凌晨,也就是周一这一天的凌晨三点,陈国华再次来到了鸽子市。

距离他上次来鸽子市,已经过去了好两个多月了。

十月中旬之前,他结束了采购大米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鸽子市了。

毕竟当时他的运气是时好时坏,所以最后没有再来了。

现在之所以跑来鸽子市,那是想看看有没有肉。

眼下距离二月七号的除夕已经只剩下一个月了。

很多城郊地区的大肥猪,也该出栏了。

这个时代的大肥猪,全都是土猪,并没有上辈子最为常见的大白猪。

土猪的一大特点那就是生长周期长。

这个点是让原时空国产土猪市场份额变小的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这是土猪的瘦肉率较低,而这个原因在五十年代来说,这就是最好的。

因为瘦肉率低,意味着肥肉率高。

五十年代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大肥肉,而不喜欢瘦肉。

毕竟肥肉有油啊,在没有多少油水的年代,谁不想多点油水啊?

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原时空土猪市场份额变小还有土猪传宗接代市场混乱和不规范、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的。

想着这些事儿,陈国华已经在鸽子市里逛着了。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逛了一圈,他也就收到了十五斤的猪肉罢了。

现在是大冬天,倒是不需要熏腊这些猪肉。

肉不多,反倒是山货有不少。

比如香菇、木耳、灵芝等山珍有不少呢。

看样子都是京城西边的太行山燕山山脉里出产的山货。

“这位同志,您这儿还有没有什么野猪野兔之类的山货呀?我想收购一些,价格好商量。”

采购完香菇等山珍之后,陈国华便蹲下来,跟对方打听起了野猪的事儿。

对方闻言,也是压低了声音道:“同志,您真的要野猪么?”

嚯,还真有意外收获呀?

陈国华微微惊讶,当即便点头。

最近家里的肉类消耗还是蛮快的,而且陈国华已经察觉到了,供销社里的猪肉供应量开始变少了。

以前每天早上的肉,也就是他去上班那会儿,还能看得到。

但现在,六点半去买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了。

毫无疑问,肯定是有什么事儿出现了。

只不过目前还没有进行猪肉量的限购罢了。

陈国华猜测的原因,应该是将部分猪肉给冷冻起来,存入冷库当中。

很大概率是用来还债。

基于这个原因,陈国华才会开始收购猪肉,完成他之前只进行了一半的肉类库存的大业。

“我当然是需要了,您这边有几头野猪啊?什么时候能交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