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事毕功成!大明火炮现状!(3 / 4)

作品:《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这些劣质火炮炮口大如碗,即炮口直径接近碗那么大,这种碗口铳使用时平射,弹丸可以放入身管内,用于攻击敌方人马或在水战时直接用于击毁敌方船只。

舀炮就是弹丸只能装在炮口的碗型结构上,使用抛射的方式,将弹丸发射出,类似现代的迫击炮模式。

事实上,元末乱世群雄逐鹿,促成了中国火器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乱世中曾多次出现类似欧洲人使用火炮攻击城池的战例,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围攻张士诚的苏州曾使用了四十门火炮。

再如那场赫赫有名的鄱阳湖水战中,朱元璋同样动用了大量火炮攻击陈友谅的战船,这一时期的元军也曾将火器运用在野战中,在元朝一次内讧时,元将达礼麻识理“火铳什伍相联”布列铁幡竿山下,吓走了元将帖木儿。

然而元末乱世这一战争时期过于短暂,很快朱元璋统一中国建立起了明朝,火器发展缺少战争需求,发展速度明显变慢。

大统一的明朝的主要敌人是草原上的蒙古人,在火器应用上一开始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将火器应用到陆地上的野外战场,狙击来去迅速的蒙古骑兵,而不是拿着巨炮攻城。

因此,大型火炮在明初乃至明朝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并不存在需求,就连洪武铁炮这种规格的火炮在洪武之后都鲜有制造使用的记录。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从来也不缺乏制造巨炮的技术,得益于中国自汉代以来的铸造技术,铸造大型火炮对明朝而言并不是个技术问题,仅仅是一个需求问题。

只是自洪武之后,明朝火炮呈现小型野战化和制式化的趋势,火器制造统一由中央朝廷负责,不允许地方私造,并且规格统一。

现在情况却不一样了,因为帖木儿国大军打上门来了,而且还携带着整个中亚西欧最为精湛的恐怖巨炮。

在这种前提之下,明军若是仅仅依仗虎蹲炮,根本就难以压制住帖军的凶猛火力!

那么,最佳的选择,自然就是大明晚期统治战场的红夷大炮了!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与当时明朝本土拥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优点,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