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文臣缙绅的根基在于科考!(3 / 3)

作品:《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朱棣眼神里面闪过了一丝缅怀之色,那段时光是他最开心最快乐的时间,可惜现在物是人非啊!

“那陛下可知,宋学士自幼家贫,买不起书只能去狗大户人家借书抄书学习,买不起笔墨纸砚只能在泥地里用树枝写字?”

朱棣闻言一怔,神情复杂到了极点。

“那老家伙,幼时这么贫苦吗?”

“其实不只是他,还有数万万的贫寒子弟,他们就算想读书写字,那也是没有门路的。”

“所以真正参加科考的学子,大部分都是出身官宦人家,只有极少数才是真正的寒门子弟,至于贫民子弟,一万个里面可能仅有两三个!”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官宦缙绅子弟,他们家中或族内本就有人在朝廷在地方为官,起点和见识远非寒门子弟或贫寒子弟可比,对于科考一事自然更加熟悉,高中的几率自然也就更大些!”

“说句难听的话,官宦子弟几乎快要垄断科考了,比如一个地方乡试,过了就是举人,如果有两名成绩一样的学子,那考官会选谁?是选当地出身官宦世家的那个学子,还是选择那个出身贫寒的士子?”

朱棣正准备开口,李弘壁却止住了他。

“不用怀疑,肯定是官宦士子!”

“因为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反正二者成绩都一样,考官选了此子会卖给那个官宦世家一个交情,说不定以后会助自己青云直上,而淘汰那个贫寒学子,也不会得罪什么人,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一来,从地方乡试开始,一直到了会试,那这里面操作的空间就大了去了,会形成一套又一套的关系,比如一同进学的叫做同窗,一同高中的叫做同榜,还有同乡、同年、同龄等等,反正只要对自己有利,士子学子都可以结交朋友。”

“而文臣缙绅最喜欢的,也就是提携后辈晚生,只要出任科考主考官,那他们就是这一批高中学子的座师,有着师徒之名,从里面选出几个很是优秀的,在官场上面提携他们,以后就会成为自己的臂膀助力……”

“总结起来,科考就是文臣缙绅的命门,也是他们获得新鲜血液的根基所在,陛下想要打趴南方士绅,就必须要先从这科考开始入手,比如接下来的会试主考官一职,就值得商榷了!”

文臣缙绅的根基,不管是南臣还是北臣,都在于这科举一事上面。

他们通过家中族内的能量和关系,将族内一批批的子弟通过科举送入朝堂,从而就可以保证家族传承不断,确保代代有人做官。

那么,想要打趴南臣缙绅,自然就要从他们的命脉根基,从这科举制度下手!

李弘壁笑眯眯地开了口,露出了獠牙。

解缙啊解缙,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你还想做这个会试主考官,做梦去吧你!

「今日第二更,李弘壁要开始不当人了,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呀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