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列入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秋季发布会正式官宣!(1 / 2)

作品:《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将充电桩列入国家基础建设项目,这个概念龙科院院长秦龙也和陈星提出过,但后续是上边持谨慎态度,并没有全票通过。

为什么没全票通过?

很简单。

有不确定性。

电动汽车目前来说的话,就马嘶克的特斯拉有点成绩。

但它在欧美市场收效甚微,甚至沦落到不得不向龙国魔都签对赌协议的地步。

现在谁也说不准,电动汽车能不能代替燃油车,要是贸然将充电桩列入国家建设项目,后期荒废的话,这个责任可就非常大了,基本没有人能扛得住这口锅。

最关键的是,外部还有米国不断加息,引诱外资撤离龙国,并增加对龙国商品的关税。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龙、米其实是互补的。

龙国拥有全品类的工业产品,还有大量廉价的出口商品,这些基本都被米国消耗殆尽。

而前者赚到钱以后,就会增持米国国债或存储到外汇,帮助米国的货币去膨胀化。

可随着双方角力,这种微妙平衡被打破了。

龙国商品不好出口米国,米国国债也卖不动,总结来说就是,龙国商品滞销,没钱了,米国则是全球资金回流,钱太多了。

也正是这样原因,充电桩项目才没有全票通过。

上头需要观望,需要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

如今宋卫国“旧事重提”,事情似乎有了新转机。

雷布斯、任国非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瞳孔里的那抹惊讶和激动。

宋卫国其实说得很明白了,其他地区他不敢保证,但在奉天,是可以直接“安排”的,他也有这个能量说“安排”。

陈星也不是矫情的人,他现在都欠了银行、深城和帝七百多亿的债务了,连忙回应道:“如果真可以列入基础建设项目,那对于领航汽车来说将会是极大的助力,我在这先谢谢宋首长了。”

“客气啥?”宋卫国摆了摆手,说出想法道:“我这个人就这样,奉天大舞台,有能耐你就来,车我试了,确实有能耐,这钱咱花在刀刃上,不亏!”

国家怕花钱吗?

不怕。

怕的是花了钱,方向搞错了。

曾经就有龙科院的院士提议,花1400亿建大型粒子对撞机,寻找传说中的“上帝粒子”,完成对米国的科技反超。

结果投了500亿进去,连水花都没掀起。

要是这些钱投进其他科研项目,不说全面反超米国,拉近距离还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宋卫国看见了成果,也就不存在方向不正确,他也想要锦上添花一波。

“对了。”

突然,他话锋一转道:“这车充电效率,还有充电桩的施工设计图能说说吗?”

“当然。”

陈星目光看向华明。

做为红色品质人才,华明在读懂陈星意思那刻,回应宋卫国道:“充电效率方面,我们的聚合物锂电池和硫化物锂电池同样有区别,使用快充技术的情况下,前者最高290k,而后者则是可以突破到480k。”

“k这么高的功率?”宋卫国再次愣住了,这個世界已经发展成他不熟悉的样子。

陈星则是打过预防针,并没有过多意外。

这是因为,领航汽车的快充技术提供方就是龙兴集团。

当初陈星召开内部会议,就明确向各实验室首席指出,他们要搞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用电能驱驶的汽车。

如何充电?

怎么快速充电?

这都是迫切需要突破的。

好在快充实验室和散热系统实验室没让陈星失望,在电池实验室有技术成果突破以后,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电动汽车的快充技术突破口。

手机锂电池充电功率被限制在300以下,是因为内部没办法安装液冷散热系统,它的可设计空间实在过于有限。

可汽车不同!

汽车可设计空间远比手机大。

在确定了产品需求以后,快充团队、散热团队、电池技术团队三家联合,不负众望,制作了一套液冷循环散热系统。

具体技术原理就是,电动汽车在插入充电插头,进入充电模式后,车辆的液冷系统会单独开启,给发生“电热流效应”的锂电池和相应汽车电路去降温,保障高压大电流的输入。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电路承受不住高压大电流输入,不是因为它们本身的设计问题,而是现阶段材料不允许。

无论是铜铝金,还是什么锂材料,电流通过都会发生“电热流效应”,产生高温现象。

说白了。

其实就是材料电阻。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无缘无故消失,电流遇到电阻,它也不会消失,会转变成热量,这就是为什么,手机充电的时候,背部会感觉烫的原因。

如果“电热流效应”消失,任何导电材料都是零电阻的情况下,那电动汽车将全面超越燃油车,充电时间甚至可能将缩短至十秒以内,比加汽油还快。

这也是为什么,室温超导材料一直备受关注的原因。

室温超导一旦实现,半点不夸张的说,人类现阶段的工业基础都要重新推翻重建,可控核聚变也将有计划实现。

……

华明看出了宋卫国的疑问,将锂电池、快充技术以及散热系统的关系原理讲述了一遍。

紧接着,他继续说道:“正因为有电热流效应,我们只能做到480k,要是没有它的限制,或许我们能够实现1秒满电。”

“明白了。”

宋卫国点了点头。

他来的这一趟,太值了。

不仅见证了汽车工业发展,还有快充技术、散热技术、锂电池制造技术的发展。

汽车发展的前提,果然是大量的技术储备。

“那充电桩呢?”宋卫国继续询问,又补充一句道:“有快充桩,应该也有普通充电桩吧?”

“是的。”

华明应答一声,继续讲解道:“普通充电桩,根据特斯拉在国际的充电协议,它的标准是5-22k,我们可以取中间值,也就是7-14k去建设普通充电桩。”

“至于快充充电桩,则是可以采用我们自己的标准,例如我们的领航001,就可以采用290-480k的充电协议,如果不支持大功率充电的电动汽车,则是可以采用回特斯拉的国际标准。”

“非常好。”

宋卫国微微颔首。

经过这样一了解,龙兴集团造电动汽车真不是说说而已,是做足充分准备的了。

上到锂电池、电机电控,下到充电桩的充电协议,龙兴集团都有详细的计划。

不过宋卫国也好奇,充电桩怎么达到200-480k充电功率,他也直接询问道:

“华首席我还有个问题,就是电动汽车充电,咱车辆内部有专门的液冷散热系统,充电桩,这个它要怎么实现?”

“这就涉及多项技术了。”

华明看向陈星。

后者见目光看向自己,微微颔首,示意讲出来。

宋卫国:“愿闻其详。”

得到陈星允许,华明详细讲述道:“第一项就是《直流快充技术》,这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充电技术,具有充电速度快的优势。”

“我们在充电桩设计上,采用了《分流降电技术》,将内部电流一分为二,但电压不变,再由整合系统将电流电压汇聚一起,通过插头输送进车辆锂电池。”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充电桩的内部供电线路可以避免大电流带来的电热流效应,能有效的降低温度,提升线路使用年限。”

“第二项就是智能充电系统,它可以实时监控电动车的充电过程,并根据电池的电量和充电需求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充电效率。”

“简单来说就是,电池超温了,降低功率,电池低温了,加大功率,实时去调节,确保以最大功率去进行电量补充。”

话音刚落,一旁的陈星突然开口道:“这两项技术是星闪快充的原理技术,已经得到过市场验证。”

“原来如此。”

宋卫国点了点头,继续询问道:“那还有吗?”

“有!”

华明毫不犹豫点头,继续说道:“这第三项就是我们充电连接技术,分别是1供电连接》,以及《+、-辅助电源连接》。”

“1供电连接》,这是直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中的一部分,用于检测车辆与充电桩的连接状态,可以帮助调节充电功率。”

“《+、-辅助电源》,它则是会在充电枪和桩连接成功后,会提供12v的电源唤醒bs电池管理系统,提供多重保障。”

“就快充技术而言,我们龙兴集团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技术,这一点请宋首长放心。”

华明话音落下,陈星立即点了点头,顺着往下说道:“对的,快充领域,我们一直是领头羊。”

一旁的任国非和雷布斯默默点头,他们是“商战”的亲身经历者,完全认可陈星所言。

要知道在2014年中旬,其他手机厂商,包括苹果、韩星这两家都是12充电功率的时候,陈星敢直接推出120星闪快充。

什么概念?

相当于两人约定华山论剑,并规定好只用枪。

当你练完了红缨枪的所有枪谱,自以为在枪道无敌于天下,自信满满地去赴约时,对方默默掏出了满弹夹的k47,这特么怎么打?

三步外,枪快,三步内,枪又准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