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明王锻体近二关,序列上门通前路(5K,求追读)(2 / 4)

作品:《高武三国:自易命序列开始长生

若是功成,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涿县、涿郡的风光,出了一个少年龙虎。

“寒江剑还真是半点不隐瞒,不知晓血头陀沦为绿叶,成全了我之名声又作何感想?”

这般热闹的景象让项稷有些意外,还是头回见到,脚尖一点便又跃了出去,在空中连踏三步,跃出了人潮之外。

“追风捕头请留步!涿县李家,愿在西鹤楼设宴,请捕头一叙!”

“涿郡青山门,愿请追风捕头入山游玩,把酒言欢!”

“东山韩家,小女貌美之名传扬乡里,待嫁闺中,想请追风捕头做一日武指,提点一二!”

见他如此,人群非但没有缓解,反倒更加热闹了起来,甚至一群人都跟着跑过来,高呼招揽。

这可叫江湖客们开了眼界,以往高高在上的宗门、商贾人家此刻分明摆低了姿态,甚至在‘抛媚眼’,一切都是因为实力带来的变化。

尤其是最后一个韩家,激起了‘众怒’,说的那么明显,还武指,分明是想女婿嘞!

“也不想想,能入龙虎榜的少年武师是什么概念,地方豪强,乃至世家都愿意招做客卿幕僚,赐下神通序列要义,你一个土财主,连寒门都不是,也配招揽?”

当场就有涿郡大户人家冷哼,武师之间亦有差距,一入龙虎榜可就是云泥之别,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三分敬重。

这副场景落到众人眼中,不由一呆“这还没入龙虎榜呢,就这么抢手了,要是真个上榜,怕不是和得功名一般,都要敲锣打鼓庆祝了。”

“何止啊,现在连名号都有了,有人称他做长江三浪刀,也有人唤他作‘翻江复蹈海’。”

人们感叹,江湖成名最快的路子果然还是‘战高手’、‘得机缘’。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一名号也正好对应了项稷的刀法与行事风格,与那长江三浪叠相合。

“江湖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实力带来的地位提升,就是这么明显。”

众多江湖散人、游侠儿也明白,在很多名门大派、世家子弟眼中,他们根本算不上什么江湖中人,不过就是点缀这江湖湖畔的零星花草绿叶,可有可无,再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这浩瀚江湖水中,为数众多的臭鱼烂虾,不值得看重。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更不愿放弃,宁愿于这茫茫人世间辛苦争渡,并不是他们愿意看戏,也不是他们追逐潮流,也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够让他们学到一鳞半爪,他们是小人物,底蕴浅薄,甚至就没有一点底蕴,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虽然最终能有所成就者寥寥无几,但到底有着一份希望。

片刻后,西鹤楼。

项稷归来,步入乙字二号房内,重新换上了一层衣袍,将三块地砖摆放在了地上,准备研究。

门外,黄老医自阴影中走出,掌指间隐约显露出一抹铜锈。

“斗酒狂僧,倒是名不虚传,白马寺的家伙们···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他喃喃自语,确认了项稷无碍后便闪入了厢房内,再无声息。

二号房内,项稷细细观摩着三块石板,上面记载的并不繁复,甚至很简略,并非他所想的拗口经文,而是一段口诀、两幅图录。

第一幅图录记载的是降三世明王法相,也对应着初步的修行,要以自己血液混杂水墨为颜料,在背部纹画下这一法相,而后不断交感行功,催眠观想自己就是明王,培养出那股‘精气神’。

而法相眼部的位置,正好对应着背部肩膀的两处突起肩胛骨,也就是说平时都是看不见法相的眼眸,只有当运功之时,浑身肌肉筋骨绷紧,肩胛骨上拱,明王才会“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