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三章 孔乙己孔老先生(2 / 2)

作品:《1979我的文艺时代

他嘴角一挑,已经准备看老作家的笑话了。

姜玉楼起身,谦恭温和的说道:“同志们好,既然有人问了,那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后生挺俊的,可以啊。”

“呵,长得在咱们这群作家里算是英俊的了。”

“这么年轻的作家,好好培养未来肯定是一名优秀的作家。”

“不知道小同志有什么作品没有,回头肯定要拜读一番。”

大场面姜玉楼不是没见过,倒也不怯场。

他站起来后冲大家鞠了几个躬,然后憨厚地笑了笑。

是憨厚的笑,这也算是他在外人面前的人设了,憨厚的人总是让人喜爱的。总不会有人喜欢阴沉的人吧,相反憨厚的老实人大家都放心。

“啧,不就是年轻长的帅嘛,咱年轻的时候也不差啊。”

王濛坐在座位上,心里又是一阵嘀咕。

“这部作品在人物刻画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姜玉楼简单地说了一句。

嗯?只有人物吗?

那个人意识到了姜玉楼回答中的漏洞,“那艺术性呢,一部经典的作品其艺术性必然是值得称道的。”

姜玉楼大大方方地回答道:“一部真正的经典之作,应该是丰富的艺术审美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的统一体,而不应该成为某种意志的传话筒。”

“什么!你居然敢批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学性,年轻人,你的思想很有问题啊!”他立刻起身大声说道,言语之间激动极了,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饶恕的话一样。

“我这么说自然是有道理的。”姜玉楼毫不客气地反驳道,“就像我之前所说的,真正的经典之作,应该是丰富的艺术审美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的统一体苏联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正是这样的统一体。

在这些作品中,对广袤的苏联黑土地的眷念、对苦难的直面、理想的向往、肉体的欲望、精神的追求、绵延诗意的流淌、焦灼心灵的奔逃等等,都被大师们天衣无缝地糅合在一起。

而《钢铁》在思想上、在艺术上显然都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

“你……你……大逆不道,简直是大逆不道!”那个老作家指着姜玉楼浑身颤抖。

“怎么,我说错了吗?”姜玉楼嘴角一撇,不屑道:“这都改开了,庸俗社会学和教条主义应该滚出文坛了。在《钢铁》主人公保尔的个性已经扭曲,泯灭了个性意识,成了一颗螺丝钉,难道这是对的吗?”

老作家被怼得哑口无言。

对吗,自然是不对的,就算他认为是对的,在当下的环境里也不敢那么说。

除非,你还想经历一场运动?

疯了吧!

“既然是文学创作交流座谈会,难道我们不应该多讨论作品构思的产生过程;作家应如何培养观察力、提炼素材、磨炼语言;想象的必要性;细节描写的功能;人物性格本身的逻辑性;灵感的由来。难道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难道真正的经典文学作品,不应该遵循文学创造的原则吗?”姜玉楼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对老作家提出了质疑。

像这个老作家把探讨自我表现和写作技巧的言论斥为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实在不配称为作家啊!

不等老作家反驳,姜玉楼接着道:“文学创作不是写八股文,孔老先生,你生错时代了。”

“哈哈哈!”有人没忍住笑了出来,会场上顿时笑声一片,自古文人相轻,但凡遇到作家聚到一起的时候,总免不了吵架,可吵得这么精彩的,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孔老先生,在场的作家许多都是才思敏捷之辈,知道姜玉楼在讽刺那个老作家是孔乙己。

孔乙己是什么人,科举制度的牺牲者。

那这个老作家呢?

不就是言必称XX的教条主义者,卫道士嘛。

呵呵,这种人在现如今的文坛可不会受欢迎的。

“我……我!你……你!”

挑衅姜玉楼那人顿时涨红了脸,胸口不断地起伏,指着姜玉楼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让人担心他的肺会不会真给气炸了。

支支吾吾半天,这人最后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挽回的机会,只能含恨掩面退场了。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好意思出现在类似的聚会上,有些好事之人甚至私下里都以叫做孔乙己先生或者孔先生称呼他,一遇到类似的聚会,大家都会热情地打听,孔先生来了没有啊?听说他是庸俗文学和教条主义理论的研究专家?我这儿有些相关的文学理论的问题要请教他呢!

有孔先生先生的例子摆在面前,其他人也不敢挑衅姜玉楼了,姜玉楼受到的骚扰顿时少了许多。

“真把人骂退了!”王濛看着姜玉楼的眼神,越发的精彩了。

姜玉楼无奈的耸耸肩,“唉,都是别人逼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