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偶遇故人(2 / 2)

作品:《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

三爷叹了口气说道:“自从陈兄弟将你卖……有二十两银子,他便买了一亩良田,虽然依旧过得清贫,但一家人饿不死。”

当前社会一亩良田售价约二十贯钱,二十两银子只够买一亩地。

古代社会土地兼并严重,陈云记得原先家里只有一亩地,再则古代没有化肥之类,产量比较低,一亩地一年才能产三百多斤谷子,看上去还行,实则去掉麸皮能剩两百多斤粮食已算不错。

正因如此,自从弟弟妹妹出生后,陈云家便陷入了“饥荒”。

逢年过节祭祀祖宗都要依靠外祖父家送来一些肉食接济。

而那些肉食在祭祀完祖宗自然留下来家人食用,所以陈云才能在那些年稍微藏到一些肉干之类。

如今家里少一口人,又多了一亩良田,确实勉强够养活一家子了。

只是闻得家人依旧清贫,陈云内心不由一酸。

即便爹爹把自己卖了,可到底十六年的感情,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一念至此,陈云深吸了一口气,有了决断,道:“三爷,过几日我去找你,替我捎些银两给我爹爹,别说我给的。”

三爷愣了一下,“陈道长,你爹爹都将你卖了,老朽说句不好听的,卖人如卖货,这货物卖出去可和原主人没什么关系了,我还从未听说有谁被卖还给家里送钱。”

话糙理不糙,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十六年,至少爹爹再苦再穷也没像其他人一样易子而食。

这等同于不杀之恩,陈云自然铭记在心。

他笑了笑,“我在传道观有吃有喝,手头银子也无处花销,还不如让他们改善一下生活。”

三爷感叹道:“你当真有情有义,若我是陈兄弟,定然会后悔死。”

陈云道:“故而我才让你别说银两是我给的,届时你随便看中某物,就说是值钱的古董,然后给他们银两就行。”

三爷点头道:“善。”

聊完事情,陈云正欲告辞,忽然觉得三爷面色有些不对劲。

他前些日子学习观气术的时候,看了不少面色方面知识,所以哪怕在不开启观气术的期间也或多或少能够看出些异常。

陈云关心地问了一句,“对了,三爷,看你脸色苍白,难道是生病了?”

三爷苦笑道:“若是生病就好了,唉,家门不幸,此事不提也罢。”

旁边的老年妇女与两个壮年均露出戚戚之色,好像对此尤为恐惧。

陈云不喜欢多管闲事,既然人家不想说,也没再继续问。

……

上楼。

与众人替张乾践行。

期间除王思烟与余绿萍两个女孩子,其他人都喝了不少酒。

等到酒过三巡,众人纷纷送上临别赠礼。

陈云也将早就准备好的静心符、平安消灾符、镇宅辟邪符与百病回春符赠之。

至于神行符之类他没跟蔡如金要。

倒不是不愿意替张乾要。

而是传道观长工正常遣散之时,长辈们会问清楚下山之人的去处,然后主动给甲马符或者神行符。

甚至如果路途尤为遥远,还会让王仔昔或者蔡如金腾云驾雾相送。

林辰当初被赶下山的时候,即使蔡如金不去送,王仔昔也会给其甲马符、神行符或者亲自相送。

张乾接过符箓一看,顿时讶然不已道:“陈师兄,你竟然赠送我如此珍贵的符箓?”

唐师兄一脸羡慕道:“是啊,平安消灾符是保命护身、保佑家宅安康的珍贵符箓,随身配备则可保佑出入平安,对于小人、阴邪鬼怪、突发事件之伤害,皆能防护。”

李四跟着说道:“还有镇宅辟邪符镇四角,除云百鬼,万恶消除。”

宁师兄同样嫉妒的眼睛都红了,“平安消灾符、镇宅辟邪符还好,这百病回春符随身佩戴,不仅能够预防恶疾、去病化煞,而且若是真有人生了恶疾,将符箓烧烬水服之,还能迅速治愈身上疾病呢!”

“陈师兄好大的手笔。”

“让蔡师兄制作这些符箓,想来陈师兄欠下不小人情。”

丁师兄、余绿萍等人俱在谈论。

大家唯独对静心符不怎么感冒,几乎没有谈论过这张符箓。

也确实,陈云知道镇宅辟邪符、平安消灾符和百病回春符比静心符实用,大家谈论得多正常。

至于大家认为这些符箓是蔡如金制作的,陈云也没有刻意去解释,他并不喜欢彰显自己。

……

用过晚餐后,众人在西沟城逛了一小会。

末了,大家回终南山。

抵达山门时,正巧碰到王老志、王仔昔积累善功完成从外面回来。

“王师兄。”

“王师兄。”

众人纷纷打招呼。

陈云同样上前打招呼道:“王师兄,王师侄。”

王老志只看了一眼陈云,便颇为讶然地说道:“咦,陈师弟一两月不见,你竟然炼出了真炁?”

陈云不吭不卑,道:“在恩师的指点下,我侥幸炼出了真炁。”

王老志与王老志只是稍稍讶然陈云修炼速度快,倒是没有像郑文叔、蔡如金那样显得惊愕不已。

因为他们见陈云这么快炼出真炁,并修炼到了九品法师境,还以为钟离权传授给陈云的是内丹术,并没有联想到是传法。

反倒是听到他们对话的张乾、李四和王思烟等人吃惊不已,众人怎么都没想到,陈云居然炼出真炁,成为了真正的“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