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炼谷化精(2 / 2)

作品:《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

陈云接过《化精功》,感激涕零地说道:“谢谢师兄如此厚爱。”

王仔昔摆摆手没说什么,转身缓步离开了此地。

等到人一走,陈云折身回到桌边凳子上坐下,翻开《化精功》研读。

入眼第一句似乎是总纲:“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下方还有一句提纲,陈云默念道:“唯道集虚,积虚生神,凝神化气,聚气成精。”

读到这里他停了下来,颇为疑惑道:“不应该是炼精化炁么,怎么《化精法》之中写凝神化气,聚气成精?”

陈云有些想不明白,继续看下去。

接下来是一段段口诀,他一字一顿仔细研读着:“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化生万物……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是皆不外神气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

这篇《化精功》五六千字。

陈云因为看的比较仔细,看完已过半个时辰。

看完,他大明白提纲为何写“凝神化气”了。

“父母未生前,并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感,所以修士要逆修先天大道,只有关闭六感,无视无听无思虑。一切视听思虑皆为元神退位,识神当家,具是六感妄想,故而赖阅听思虑理论,不会得道。”

陈云暗暗琢磨着,“化精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则是炼谷化生后天之精,另一则后天之精养形,精如气,故而要凝神化气,若不能凝神则无法控制胃脾、化生后天之精。”

他继续盯着《化精功》研究。

化精功分为静功和动功。

静功是炼谷化精化生更多的后天之精,动功是养形强健身躯体魄。

何为静功?

静功一般采取坐式、站式或卧式,或散步亦无不可。

然不论何种姿势,都要讲究一个“静”字。

这个静不是安静下来即可,而是要做到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慎内闭外,以元神御体内一切变化。

人体的一切机能,都是在静极状态下恢复的,万物也从静中生长。

这就是老子所言: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

动功比较简单,无非是练拳。

其目的就是加速身体吸收后天之精变得强健。

老子所言:动者,静之基。

所以,切不可只打坐不运动,动以强体,静以安身。

只知道静坐修炼,不知习武强身,打坐既久,体羸病生。

病体何能载道?

体弱常遭魔侵,此即前人所言“静坐孤修气转枯”。

陈云蓦然想到前世民国虚云法师曾出定后大病一场,几乎丧命,这就是只知静功而不动的后患。

“所谓动则生阳,不动则气血凝滞,身体阳气不足,进入迷定,迷定久住,容易坐化,故而要动。”

他终于明白传道观为何要门人练拳了,习武是生阳健体之道,体不健,阳不生,则难入定,偶尔入定,也在迷定。

“而且练习五行拳是为了更好的吸收后天之精。”

陈云若有所思地微微颔首。

功法中还写明了演练五行拳的呼吸吐纳之法,这和以前陈云按照招式练习完全不同。

他这才知道之前练习的五行拳只有“形”,并没有“意”。

“怪不得练了那么久没什么效果。”

陈云知道不是王仔昔藏着掖着,而是搭配呼吸吐纳法的五行拳演练之时会消耗后天之精。

他当时筑基都没有成功,若是消耗大量的后天之精,身体会因此垮掉的。

不得不说,王仔昔教导自己确实很用功,且循序渐进能达到最佳修炼效果。

陈云对王仔昔很感激。

再研究一下化精功。

他没有着急尝试,而是继续琢磨功法。

确定理解其中内容无误,他这才准备尝试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