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2章:官家的黑名单,专治怠惰之官(2 / 5)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赵祯坐直身子,看向苏良和韩绛。

腊月十八日。

苏良与韩绛来到了秘阁校理朱傲的宅院中。

苏良道:“没事儿,官家圣明着呢!”

听到此话,司马光抬头看向王安石。

当梁适、司马光、王安石三人得知他们举荐的五十二名外放官员有四十三人都拒绝外放后。

有人称家中孩子尚小。

随后。

“啊?”

不多时。

腊月二十三上午,苏良向赵祯汇报了核查情况。

……

二人的鼻尖碰着鼻尖。

“眉儿,听我讲完!”苏良将赵祯的意思讲了一遍。

这些人若不去,那帮扶令将难以执行。

很快。

“二位,我还是挺想去的,毕竟是为了全宋变法。但老母已八十有四,又只有我一个儿子,我离家两三日,老母便哭而不食,我实在是为难啊!”

……

“吓死我了!我就怕子慕在禁中惹出事情。”

大宋对官员的任用还是较为人性化的。

“咱儿以后必须要入仕途吗?”

嚣张跋扈的秘阁校理朱傲,一下子就怂了,当日便呈递奏疏,表明愿意外放为官。

就在这两位父亲笑着讨论育儿之道的时候,监察御史韩绛来到了垂拱殿。

富弼捋了捋胡须,道:“诸位,咱们官家可是越来越贤明了,官家若不插手此事,咱们很难妥善解决,但官家一出手,此事就这样了结了,真顺畅呀!”

赵祯还命内侍告知馆阁主官。

对这类躺平类官员。

这分明是官家要将他们革职的前兆。

说罢,苏良与韩绛便离开了,官家自会整治这类人。

无一丝仁君风范,但却有圣君威仪。

苏良与韩绛望着吕正滔滔不绝,感觉此人不当台谏官真是可惜了。

很快。

这时,苏良笑着道:“诸位,要不明日咱们去吹捧一番官家,以后的变法事宜都让他冲在最前面!”

张方平摇了摇头。

还有人称能力不足,难以胜任。

要么选择终结仕途,要么就外放做知县,做好了就回来,做不好就待在那里。

当下的大宋,各项变法措施实施顺利,国力如雨后春笋一般,飞速提升。

在包拯眼中。

韩绛和苏良都有些疑惑地看向赵祯。

王安石更是打趣道:“景明,也就是你与子华兄(韩绛)能屈能伸,换做是我,可能都忍不住骂起来了!”

“这些官员只是慵懒而已,能力还是有的,朝廷培养他们多年,不能说放弃就放弃,此事交给朕吧!”

赵祯摇了摇头。

苏良一愣。

他笑着说道:“二位可先在前厅喝茶,我……去帮老母穿上衣服,然后出来见二位。”

赵祯的脸上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他不愿离京的理由更加奇葩:能力不足,不堪知一县。

垂拱殿内,只剩下赵祯与苏良。

“朕告知你此事,是想让你告知子慕,只要占着理,使劲揍暽儿几下子是没问题的,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但是能有地方执政经验且还愿去穷县的却是寥寥无几。

苏良和韩绛带着数名吏员,出现在太常礼寺编撰许修之的家门前。

这些官员若真敢在家歇上半个月,中书立马就能寻理由将他们全部罢黜,或直接勒令致仕。

许修之,年约四十岁,有才能,因在太常礼寺任职,礼节道数甚是周到。

深夜,苏宅,卧房内。

老太太用洪亮的声音说道:“托官家的福,好着呢,一口气能吃八个鸡蛋!”

汴京城不是达官贵人的温柔富贵乡,而是全宋百姓的汴京。

“什么?儿子打了大皇子,还教他翻墙上树、朝着夫子茶壶里倒墨水!”

官家是要动真格的了!

他们本以为自己理由正当,官家定然会换一批人,没想到官家竟会如此做。

若只有两三个,中书还能将其视作正常情况,但五十二人中竟有四十三人不愿外放,那很明显就是不愿去了。

苏良也帮其圆着说道:“对,对,有时老人怕子女担心,在子女面前总是将精气神儿提得高高的,这时,就更应该注意了!”

……

韩绛和苏良压根就不想听他讲,直接朝着宅院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