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6章:苏良超神之谏!教科书级别的上谏方式(2 / 3)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官员们基本都有印象。

苏良接着说道:“而我为什么说在一些大事上,很多官员没有资格和实力死谏呢?”

“死谏,谏为主,死为辅,很多官员完全是颠倒了顺序。”

“大多数情况下,一些官员的死谏行为,并不是直言敢谏,而是为了博名声,其谏言奏疏不过是套了一个大宋礼法的壳子,根本言之无物,对所谏之事的理解,甚是浅薄,有时甚至是错的,就像当年那群强烈反对全宋变法的官员,曾以性命相逼。”

“这种死谏,不但不能成大事,反而会坏事,是匹夫之勇,是完全利己毫不利国之行径!”

苏良看向下方,继续道:“当下,我从银台司的奏疏存档里面找出上百份这样的奏疏,简直易如反掌!”

场下,鲜有人敢对上苏良的眼神。

这就是苏良的气场!

苏良缓了缓,道:“什么时候需要死谏?什么又是真正的死谏呢?”

“是敌国来袭,官家和中书的相公们若不敢战,你敢撞柱而亡或绝食明志,用生命唤醒他们斗志!是官家若昏庸无道,沉迷女色,无心国事,你可以大骂官家,捋其龙须,拽其龙袍,令其悔悟……”

“我毫不惭愧地讲,我苏良在垂拱殿前脱官衣请辞,非挟制君上,而是真正的死谏,因为我懂得,军事强则国力强,没有强兵的变法之策,就像一张纸,一戳即破。”

……

苏良率先将自己在垂拱殿内脱官袍请辞的事情讲了出来。

令那些想反驳他的人,无话可说。

“诸位,朝堂谏君,不是吵架、不是置气、不是比谁敢不敢弃官、敢不敢身死,不是居高临下的拿圣人的道理说事,而是所谏之言能否对朝廷有用,对天下黎民有益!”

“一些时候,不是官家不听谏,而是我们谏之有错或谏之无理,天下之事,谏言须谨慎,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有卓越的政绩,通晓为臣之术,才能谏之有道,才能谏之能成!”

……

苏良这一番话,令下面寂静无声。

不愧是官家宠臣,完全领悟到了谏言的精髓。

这时。

一名官员站出来道:“苏御史,你说得倒是好听,敢问你对唐子方提到的应禁止奢靡竞富之风如何看?你是同意唐中丞的想法,还是与他意见不一致?”

听到此话。

一众台谏官都不由得皱起眉头。

这人明显是来找茬的。

众台谏都准备去上谏抵制当下的奢靡竞富风气,奏疏都写好了,但却被苏良压了下来。

此事很多官员都知晓。

此事乃是唐介所提,现在去谏君,俨然就是触霉头。

苏良并未生气,其微微一笑。

“诸位,今日的课就讲到这里吧!这算半节课,至于后半节课,明日大朝会,我给为大家演绎一番,什么是正确的谏君行为!”

听到此话。

官员们也瞬间兴奋起来。

这说明,苏良要接着拿唐介所谏之事去谏君了。

很多人都想看一看苏良的立场。

到底是和众台谏官一派,还是与官家一派。

片刻后。

院落内就剩下范仲淹、富弼、众台谏官、包拯和王安石。

“景明,明日朝会,你真要向官家上奏,言民间奢靡竞富之风的事情?”富弼问道。

苏良点了点头。

“我也觉得唐中丞所谏有理,此事也需要有一个交待。”

“那……那我们也准备准备,明日助你一起谏君!”欧阳修说道。

苏良微微摇头,笑着道:“明日,诸位无须发言,一切都交给我吧!我要让你们看一看什么是满堂华彩!官家满意!伱们满意!所有人都满意!”

听到这话。

范仲淹等人不由得都笑了,他们对苏良有一种无理由的信任感。

……

半个时辰后。

垂拱殿内。

一名内侍将苏良明日朝会将会续唐介之谏的事情告知了赵祯。

赵祯一边写着飞白书,一边笑着道:“朕很期待,他能拿出什么理由来。”

对民间奢靡竞富之风弥漫之事。

赵祯之所以没有纳谏,乃是因唐介的理由不足以说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