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8章:守城之战!老子打得就是精锐(2 / 2)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有敌袭!有敌袭!有敌袭!”

士兵们迅速传递着消息。

不到一刻钟,所有守城士兵尽皆到位。

投石机、弓箭、火油、石块、滚木等全都抬上了城楼上。

富弼、苏良、于岳等人也都穿上铠甲,奔上城楼。

苏良站在城楼上,远远便看到了耶律重元的王旗。

他非常清楚此战对耶律重元的重要性,后者必然会倾尽全力,故而丝毫不敢懈怠。

富弼手持一把长剑,高声道:“众将士听令,为了大宋的荣耀,为了身后百姓的尊严,绝不可使得一名辽兵登上城楼!”

“遵命!”

众将士纷纷举起兵器,然后守在各自的位置。

很快。

耶律重元带着大部队便过了白沟河。

有辽军监军者,身骑战马,不停高喊:“先登者,赏三千贯!活捉富弼、苏良者,赏万贯,连升三级!有临阵退缩者,杀无赦,连坐三族!”

片刻。

数千名身背箭匣的辽兵便前进到了射程之内。

“引燃!”

哗!哗!哗!

辽兵们纷纷引燃箭矢。

唰!唰!唰!

一道道火箭朝着雄州城城门飞去。

与此同时。

攻城兵带着云梯、攻城车,疯狂地冲向城门。

这波火箭攻击,目的是让攻城兵前行,对城楼上大宋士兵的伤害,非常有限。

而这时,于岳大手一挥。

城楼上的投石机也立即开始发射。

嗖!嗖!嗖!

巨大的石头,轰击在数百米外的辽兵军阵中,一下子便能砸死砸伤十余人。

后面运送石头的士兵皆有条不紊,迅速地传送着。

守城,最重要的就是防守的节奏。

只要节奏不乱,便能来一波打退一波。

不多时。

辽国攻城兵便进入了大宋禁军的弓箭射程。

唰!唰!唰!

大宋禁军们分成五列,一列射箭完毕后,另一列直接跟上,不作丝毫停留。

一时间,万箭齐发。

长箭从高空落下,密如暴雨。

辽军士兵死伤无数,但仍有一部分冲到了城楼下。

而此刻。

城垛之上,除了放置有石头和弓弩外,还已经浇上了火油。

城楼上,专门有人负责击杀距离城墙十米以内的辽兵,进十米内,立即就会被射杀。

大宋士兵们,配合得甚是默契。

转眼间。

城楼下便已经是尸骨如山。

“换岗!”

“此处加强火力!”

“这边,注意城墙下面,立即燃烧火油!”

……

富弼站在城楼上,不停指挥着。

一旁,四名贴身护卫手持盾牌,一直护着他。

大宋像他这样能在最前线指挥的帅臣并不多,若是夏竦指挥此战,定然是躲在州衙中遥控指挥。

城楼下,喊声震天。

苏良倒是闲适了下来,他擅于谋略,临场指挥根本不用他说话,富弼和于岳,都比苏良厉害。

这一刻。

徐莽带着四名龙羽军士兵手持盾牌护着苏良,以防苏良被流箭所伤。

“兄弟们,冲啊,活捉富弼和苏良!”城楼下,有辽兵大喊。

不多时。

太阳缓缓升起,天气越来越热。

城楼上下,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血腥味。

当下,正值夏日,尸体用不了半日便会腐朽,甚至会引发瘟疫。

只要停战,就必须立即焚烧下面的尸体。

就在这时。

有数名辽兵借着云梯冲上了城楼。

两名龙羽军士兵二话不说,手持长刀,眨眼间便将他们全部击杀。

苏良不由得白眼道:“杀这么快干嘛?就显得你们有能耐,再遇到登楼者,多与其耍两招!”

这些辽兵乃是富弼专门放上来的。

哪曾想,两名龙羽军的眼睛太尖,动作太快,一下子就把他们全杀了。

他们也知富弼放他们上城楼的意义,当即朝着苏良拱手,示意已经知晓。

而此刻。

远处的一名辽兵将领见数名登城辽兵被杀,不由得无奈道:“可惜,实在太可惜了!”

但有辽兵登上城楼,已经给了他们希望。

大约一刻钟后。

城楼下的喧闹声逐渐减弱,慢慢没了声音。

士兵们都不由得长呼一口气,终于顶住辽军的第一波攻击了,一些人迅速进入休息状态。

待歇了半刻钟后。

富弼和苏良互视一眼,一起走到了城楼最显眼的地方,然后站在那里,俯视下方。

二人一亮相,便被眼尖的辽兵发现了,立马告知了耶律重元。

耶律重元当即道:“速速组织第二波攻击,富弼与苏良就在城楼上,刚才已经有人冲上了城楼,距离生擒二人只有一步之遥,谁若能将二人从城楼上拽下来,即使身死,本王也愿养他后世三代!”

当即,一名辽军将领高喊道:“二次攻城,出击!”

唰!唰!唰!

又是一波箭簇攻击。

然后,攻城辽兵们再次出动,上一次是八千人,死伤了有近六千人,而这一次足足有上万人。

富弼和苏良看到辽军的阵势,不由得乐了。

他们亮相果然有用。

这些士兵皆是辽国精锐,而攻城则是死亡率最高的作战方式。

苏良望着后面浩浩荡荡的辽兵,喃喃道:“以身作饵,若能将这些精锐全消耗掉,那接下来就容易打了!”

唰!

富弼高声道:“众将士,随我迎战!”

经历过第一波攻势后,禁军士兵们皆是战意十足。

这一刻,苏良等人皆看出了当地驻军与西北禁军的差距。

西北禁军的协作能力、战斗意志,杀敌经验,都远高于当地驻军,毫不客气地说,一名西军足以抵得上三名河北军。

河北军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不由得变得更加亢奋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