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4章:变法司年底会议,被三司吃大户的苏良!(2 / 3)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此刻,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册文书。

此文书名为:全宋变法两载纪要。

这是一份成果簿,甚至可以称为在座之人的功劳册。

两年来。

自抑田亩兼并法颁行后。

后续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能已经趋于成熟。

国库与百姓的收入都增加了许多。

各地州府的偷盗抢掠之事也都大范围减少。

而官员百日考成策更是有效地提高了大宋官吏处理政事的效率。

今年上半年施行的裁兵法、将兵法、军器监法等也使得大宋禁军的军容军纪提高了一个层次,战斗力明显提升。

变法也走过弯路,比如夭折的保甲法和保马法;也有过惊喜,比如当下训练出来的五百重骑兵。

总体而言。

众人对这两年的变法成果都非常满意,大宋的国力正在蒸蒸日上,越来越强盛。

赵祯放下《全宋变法两载纪要》文书,笑着道:“这两年,诸卿辛苦了!”

“自全宋变法以来,我们先以诸项富国富民之策,使得国库充实,底层百姓安居乐业,而后又以强兵之法,使得士兵们逐渐恢复元气,虽道阻且长,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沉淀,但这两年来,变法的成果是肉眼可见的……”

赵祯总结过这两年的情况后,看向前方,笑着问道:“众卿以为,明年变法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臣以为,应重军事,扩充西北、河北军备,为开拓西北,收复燕云做准备……”

“臣以为,应重科举文事,各个地方州县,仍需继续扩建州学、县学、书馆等……”

“臣以为,水利为重,大河依然肆虐,年初须继续修缮大河堤坝,另其他水系也应扩展……”

“臣以为,农事为重,应该组建各地厢军,以垦荒为主,修桥修路为辅,解决百姓生存出现的各种问题……”

……

众臣都非常兴奋。

提出了明年最想要做的事情。

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各个都甚是活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在这时。

赵祯发现三司使王尧臣一言不发。

“计相,你为何不说话?”赵祯笑问道。

其他人也都看向王尧臣。

王尧臣皱着眉头道:“官家,国库是比以往宽裕了一些,但……但钱仍不多,且还要预防未知的灾情与战事。诸位所提,有扩充军备、有兴建州学县学书馆,有修水利等等,每一样都不是小钱,莫说全做,即使做一样,三司也吃不消啊!”

“虽然咱们这两年有些成果,但此刻还不是花钱的时候,诸位的策略都太耗钱了,臣建议多想一些赚钱之策。”

赵祯与苏良等臣,都陷入了沉思。

当下,大宋的财政收入,主要有田亩两税、折变的附加税、商税、盐、茶、酒、香专卖税收、官田收入等。

而支出项最多的。

其一为军费,其二为官员俸禄,其三就是宋代皇室费用与祭祀、赏赐费用。

虽然依靠变法结余了一些钱,但青苗法是需要本钱的,且若遇到一些旱灾涝灾虫害、战乱,国库都是要往外支钱的。

收入高,耗费也高。

王尧臣接着道:“官家,臣以为,明年的变法侧重点,应倾向于赚钱,让国库再殷实一些,而后再办那些花钱的事情,国库虚空,则江山不稳,万一遇到战事或灾情,就糟糕了!”

赵祯认可地点了点头。

“确实,咱们明年变法的侧重点应放在赚钱上面,国库殷实后,才有底气做任何事情,但是……但是……如何赚钱呢?”

当下的大宋,商贸繁荣,商税比前几年都翻了近一倍,然而再快速增长,也较为困难了。

至于其他收入,摇摆幅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时,王尧臣看向苏良。

苏良一愣,道:“计相,我可没法子。”

王尧臣摇了摇头,笑呵呵地说道:“景明,你就是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