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9章:玩得就是心跳!我,苏良,愿以吾命求真相(2 / 3)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这条线索算是断了。

包拯接着说道:“我推测,此案的真凶最初并非是为了杀人,而是知晓苏良护妻,故而想借此机会刺激苏良再犯错,从而被官家贬职外放。”

“但是,他没想到苏良十分冷静,直接去开封府报了案。于是,对方才设计了这出雇凶杀人,让苏良成为了第一嫌疑人,杀手一逃,此案便无法查。”

“此案的真凶,知晓汴京城的小报资源,且对苏良十分了解,甚至有可能官员们弹劾苏良,也有他的挑拨。”

“近几日,我将反对全宋变法和那些弹劾苏良的官员都调查了一遍,尤其侧重于枢密院与馆阁官员,但仍没有找到嫌疑人,就连夏枢相,我都暗暗调查了,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包拯的语气有些沮丧。

吴育和何郯都认可地点了点头,包拯的推理逻辑非常正确,若他们查案,大概率也会这样想。

陷害苏良的元凶,极有可能就是反对变法的朝堂官员,但具体是哪个,如大海捞针,无法探查。

紧接着,四人认真地讨论起来。

……

一个时辰后,四人都有些郁闷。

无论是从小报作坊、祁三郎的家人,还是从朝堂反对变法的官员来推理,线索都是断的,查无可查。

大理寺寺卿赵概忍不住感叹道:“此案若查不出来,以后若有人以此栽赃陷害,太容易达成目的了。不过咱们官家也说了,一个月内,咱们若找不出苏良雇凶杀人的证据,便认定苏良无罪。”

“官家恩宠苏良,也是为了全宋变法,才如此说。”

“但只要此案成为悬案,苏良的身上就要一直背着这个案子,让其名声有污,甚至会毁了他以后的仕途,我们查不出来,是我们无能啊!”包拯长叹一口气,眼神里满是不甘。

赵概安慰道:“希仁兄,莫沮丧,连我们都查不出来,恐怕整个大宋都没人能够查出来了!”

这时,左司谏何郯突然朝着桌子一拍,道:“我们还忽略了一个人,我们若和他聊一聊,没准儿还有转机。”

“何人?”赵概疑惑地问道。

“在我心中,大宋朝最聪明之人。”

包拯和吴育听到此话后,几乎同时说道:“令景明自查?”

“对喽,他肚子里的主意最多。当下,官家也未曾让他禁足,我们又笃定他不是凶手,就让他也来聊一聊,没准儿有新发现。”

如此做,虽然不合大宋律法,但官家都不认定苏良是真凶,他们也能破例让苏良参与进来。

让案件的头号嫌疑人参与破案,这在大宋还是头一遭。

包拯认可地点了点头。

当即,便令衙差去传唤苏良。

……

约半个时辰后。

苏良来到了开封府府衙的议事厅中。

当他听到包拯等人的用意后,突然意识到这确实是个主意。

这次,先被勒停,又被诬陷,让他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有嫌疑,应该避嫌,不与任何人交往。

故而没有问询此案的任何经过。

他也相信开封府和大理寺会还给他一个公道。

但当下,包拯和赵概已经无能为力了。

此时,苏良的压力并不大。

就在昨日。

张茂则还去苏宅传递了赵祯的口谕。

只要一个月内查不出苏良有作案的证据,便恕其无罪,不过要解除他的“勒停”,还需要一些时日。

赵祯生怕苏良遭受此次打击后,自此就一蹶不振了。

苏良并未气馁,但他确实挺恶心此事,也不愿让此事成为自己人生中的污点。

“希仁兄,麻烦你再讲一讲此案当下的情况吧!”苏良笑着道。

包拯当即一脸认真地讲说起来。

……

一刻钟后。

苏良望着墙壁上张贴的各种信息,微微皱眉。

他与众人的思考逻辑是一样的。

从祁三郎那里找线索,或从黑市杀手那里找线索,或从反对变法的官员那里找线索。

但当下除了知晓了一个名为“苟二爷”的杀手,什么线索都没有。

苏良也很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