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8章:政事堂,欧阳修动手干仗;垂拱殿,赵祯惜才护苏良(2 / 2)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你们刚才说什么,可敢在我面前再说一遍?”欧阳修瞪眼道。

这几日,论最同情苏良,不断上奏为苏良讲情的,欧阳修可排第一。

因为他有过被冤枉的经历。

他感同身受。

他相信苏良的人品,笃定此乃反对变法者的诡计,要用此法,破坏全宋变法。

馆阁直学士王佑不甘示弱,挺了挺胸膛。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你欧阳修年轻时狎妓难道是谣传?你写艳词编艳曲难道也是谣传?自己在百姓心中是什么模样,难道自己不清楚吗?”

欧阳修冷哼一声。

“我欧阳修做事光明磊落,表里如一,年轻时,我是去了勾栏瓦舍,是写了几首小词,但我从没想过遮掩,你们呢?”

“你们三人谁没有纳妾,你们三人谁敢在官家面前发誓,年轻时未曾狎妓?三个吊书袋的跳梁小丑,你们对朝廷做了何贡献?在这里大呼小叫。与苏景明相比,你们就是三个无知的长舌妇人!”

“欧阳修,你莫嚣张!庆历新政时,你攀附范富,而今又攀附苏良。你不过就是能写几篇小文章而已,有什么值得得瑟的!”

“我等弹劾苏良乃是为大宋的江山社稷考虑,而你维护苏良是为了你的官位仕途,你这等劣迹斑斑的文人,今日还能站在朝堂,还不是靠得溜须拍马,谁受宠便与谁结交!”一旁,馆阁待制徐寮毫不客气地说道。

“欧阳学士,下官建议你没事多去街头巷尾的书摊走一走,你的那些不伦之事,早已经传遍了全宋,你与苏良,不过是一丘之貉罢了!”另外一名馆阁待制马奉朝也怪声怪气地讽刺道。

文人骂架,专戳人痛处与软肋。

此刻的欧阳修,已经忍无可忍。

就在馆阁直学士王佑正欲开口之时,欧阳修一拳头砸在了王佑的胸口。

后者踉跄数步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你……你……你竟敢动手?”

“你这个造谣的老顽固,尸位素餐,愚不可及,实在无耻,今日,本官只能打醒你们了!”

一旁的馆阁待制徐寮和马奉朝见状,直接冲过来与欧阳修厮打起来。

四人扭打在一团,彼此推搡着。

这时,张方平本欲拉架,却被文彦博制止了下来。

张方平立即会意。

这三个馆阁老臣平均年龄近六十,恐难是四十三岁欧阳修的对手。

他们若被揍一顿,那接下来的几日便无法来中书闹了。

并且,这三人确实该揍。

文人打架,全是阴招。

馆阁待制徐寮和马奉朝,一人抱着欧阳修的腰,一人拽着欧阳修的胳膊。

意图让馆阁直学士王佑报仇,还欧阳修一拳。

但王佑太过笨拙,刚举起拳头,欧阳修便借力使力,朝着后面一靠,然后朝着王佑的心窝便来了一脚。

“啊!”

王佑被这一脚踹倒在地,气喘吁吁,再也站不起来。

而后,欧阳修先是摆脱徐寮,给了马奉朝的下巴一拳头。

最后又朝着徐寮的屁股踹了一脚。

后者一下子砸在桌子上,扶着腰再也站不起来了。

这一刻,欧阳修觉得自己勇冠天下,且发现干仗要比写文骂人痛快多了。

一扫近日所有的心情阴霾。

文彦博见三人已被教训了一顿,连忙拦住了还准备动手的欧阳修。

“别打了,你们将政事堂当成什么地方了?”富弼高声道。

王佑揉着肚子,不依不饶地说道:“欧阳修,你竟然敢打我,我……我要去官家那里弹劾你,让你知道,这一下到底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有种你就去,在政事堂污蔑我,你们还有理了?”欧阳修攥着拳头,怒不可遏地说道。

富弼冷声道:“在政事堂互殴,你们可知是什么罪过?”

王佑一愣,看向文彦博,道:“文相,这……这不是互殴,是欧阳修打人啊!”

互殴与打人,可不是一个概念。

互殴,双方皆有罪;而打人,只有打人者有罪。

“你当本相眼瞎吗?你们三个打一个,但是没打过,不是互殴是什么,你没有伸拳?你有没有动腿?”

三人顿时满脸尴尬,他们确实动手了,但却没有占到便宜。

这时,张方平站了出来。

“四位,此事就到此为止吧!若让官家知晓,按照朝廷律法来办,你们都要受到重罚,不值得。出了政事堂,谁也别提打架之事,我们也当作没看到,都回去吧!”

三人想了想,互视了一眼,然后彼此搀扶着离开了政事堂。

欧阳修混不吝,可能不怕被贬谪。

但他们还指望着安稳致仕,然后拿着优厚的致仕钱呢!

若被降一级,致仕后的待遇将少一大笔。

三名馆阁老臣离开后,文彦博看向欧阳修。

“永叔,景明已陷危机之中,你就别再添乱了!少出门,少说话,等待大理寺和开封府的调查结果。”

欧阳修撇了撇嘴,大步离开了政事堂。

在出门的那一刻,他又喃喃道:“你们根本不懂遭遇诬陷栽赃的苦,谁乱嚼舌头,我还揍他,景明若离朝,我也不干了!”

……

这一日。

有官员忙着弹劾苏良,有官员忙着调查苏良,还有官员想着如何保护苏良。

范仲淹则是在变法司维持着秩序。

当下,变法司的官员只需专注于变法之事即可,帮苏良,纯属添乱。

一旦卷入其中,那就更混乱了。

特别是王安石这种犟脾气,尤为容易捅出天大的窟窿。

范仲淹直接让其吃住在变法司,连家都不让其回。

……

苏良在丈人唐泽的一番规劝后,也安安静静地待在家中,等待案审结果。

他相信,大理寺和开封府会还他一个公道。

待苏良证明了清白,定会一个个收拾那些栽赃陷害他的人。

就在这时。

苏良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哭泣声。

就在准备一探究竟的时候,吉叔快步跑了过来。

“官人,不好了,那祁三郎的家人亲眷,披麻戴孝,撒着纸钱,在门口叫喊着让你还祁三郎的命!”

苏良不由得皱起眉头。

这类野蛮的做法,甚是下作,俨然是要将苏良在民间的名声全毁掉。

“权官谋害贫苦百姓,死者亲眷走投无路在门口哭丧……”

这种剧情,但凡有不知内情的百姓听到,都会笃定是真事。

即使朝廷证明了苏良的清白,还会有人认为这是官官相护,百姓有冤难诉。

苏良正欲出去,却被岳父唐泽拦了下来。

“此时,你说什么他们都不会相信,出去反而会再起争端,不管不问就是。”

苏良想了想,微微点头。

而就在这时。

一群皇城司士兵将这些哭丧的人围了起来。

“将所有人,全都带到开封府!”张茂则冷声道。

赵祯是不会允许在未查出苏良有罪的情况下,便让百姓如此闹事侮辱他的。

哭丧者一看来者不是开封府衙役,而是皇城司士兵。

顿时不敢言语了。

他们不惧开封府衙役,但皇城司士兵代表的乃是官家的权威。

若有反抗不敬者,轻而易举便能定下一个两年的徒刑。

很快。

苏宅门口便变得安静下来,无人再敢来胡闹。

苏良的心稍安。

这个幕后指使者为了将他拖下台,不惜造谣生事、不惜杀人、不惜引来民怨,手段丰富且卑劣。

待揪出他,苏良一定不会轻饶他。

……

翌日,近午时。

知开封府包拯与大理寺寺卿赵概奔赴禁中,将调查案宗呈递给了赵祯。

官员们知晓此事后,心情都不由得变得紧张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