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6章:坑你辽国没商量,苏良献惊天大计!(2 / 3)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好说好说!宋辽乃兄弟之国,都不是外人,都不是外人!”苏良笑着说道。

苏良心里明白。

辽使是见大宋变法成果显著,想要来偷师了。

随即,四人便开始闲聊起来。

准确地说,应该是两人。

高丽特使王护奇和副使李宗如坐针毡,恨不得立即离开苏宅。

但萧鼎却是没话找话,不断向苏良打听着大宋变法的进度。

甚至有想留下来吃晚饭的打算。

苏良自不会让他如愿。

约一刻钟后。

苏良找了个要出门办事的借口,将三人送出门外。

……

翌日。

高丽使团离开了汴京城。

而辽国特使萧鼎则是在汴京城闲逛起来。

午后,苏良还收到萧鼎的请客帖。

他称昨日与苏良相谈甚欢,想要今晚在樊楼再次畅聊,还用上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样的词语。

苏良差点儿没被恶心死,直接婉拒。

……

萧鼎除了骚扰苏良外,将变法司的官员骚扰了一遍。

范仲淹、王尧臣以公务繁忙没有搭理他,梁适、司马光收到他的半马车礼物后,又礼貌地退了回去。

至于知东明县的王安石。

看出萧鼎来意后,直接破口大骂,将萧鼎骂了回去。

不得不服,萧鼎的脸皮极厚。

他就当什么事情都未曾发生过。

辽国使团的二十多人全以了解汴京的风土人情为由,明目张胆地搜集大宋的变法之策。

虽然他们带不走一纸一字关于全宋变法的东西。

但却可以记在脑子里。

司马光去了鸿胪寺,要求鸿胪寺将辽国使团驱离。

但鸿胪寺称,辽国皇帝给官家写了亲笔信,让辽国使团在汴京多待一段时日,体验一番大宋的风土人情。

官家已然应允。

当下驱赶,有失官家体面。

鸿胪寺也很烦。

对方毕竟代表着辽国,他们不但不能驱赶,还要为辽国使团提供一些衣食住行的服务。

辽国使团也就是钻了大宋事事皆讲礼数的份上,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行事。

主打一个没脸没皮。

且他都是明面上套取信息,丝毫不违大宋律法。

……

二月初二。

大庆殿朝会,群臣皆聚。

此为开年后的第一个大朝会。

赵祯并未讲过多细节。

主要是总结了去年的政绩,以及鼓励群臣今年再接再厉,将新法策略施行到位。

至于今年具体做什么,将会在内朝会上沟通确定后,才会公布。

此外,变法司又新增两人,正是刚履新职的富弼和曾公亮。

大家皆已知晓。

今年变法的重头戏,不在民间,而在军伍。

……

二月初五,变法司。

赵祯亲至,与众官员讨论强军之法。

所谓强军,非兵多将广。

而是将有谋,兵有勇,遇战便能胜。

赵祯的安排是,由范仲淹主导,富弼、曾公亮、梁适主笔撰写强军之策,其他人辅助。

争取在二月底便能出一个草案。

任务布置完毕后,一旁的梁适忍不住开口道:“官家,能否立即将辽国使团驱离?”

“那个萧鼎实在是厚脸皮,他每日笑嘻嘻地在我家门口守着,见到我便要拉着我喝酒闲聊,这几日,我回家都不敢走正门了!”

一旁,司马光也抱怨道:“每日午后,萧鼎和一些辽国使团成员坐在茶馆中,听我们的百姓聊变法,这里毕竟是汴京城,他们在茶馆酒楼,便能听到很多信息。”

“这个萧鼎,四处撒钱交朋友,他还花重金看了许多往期的民间小报。”

……

梁适一开口,大家都抱怨起来。

苏良虽未开口。

但就在昨晚,刘长耳还告诉他,收了萧鼎五百贯钱,然后扔给了他一堆关于朝廷官员生活作风方面的破报纸。

萧鼎仗着自己的辽国特使身份,已经成汴京城一害了。

虽然他不一定能够得到变法策略的具体内容,但在汴京搅和,却非常影响全宋变法。

赵祯面色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