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8章:我,苏景明,人在扬州,无法无天!(2 / 3)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一个时辰后。

两艘大船停在扬州城城北码头。

苏良与家人将改坐小船,由北水门进入扬州城。

码头上,人山人海。

苏良刚下大船,便听到有人高喊道:“苏御史,你是咱们扬州人的骄傲!”

苏良听到此话,不由得笑了。

他朝着后面的曹护道:“准备撒钱!”

片刻后。

苏良坐上苏舜元安排的船只。

而在船的前面还有一艘船,此船上面除了四名禁军士兵外,便是一麻袋一麻袋的铜钱。

入城门后。

四名禁军士兵便打开麻袋,开始朝着官河两岸撒钱。

哗啦!哗啦!哗啦!

一枚枚铜钱撒在河畔上,引得许多人争抢。

钱并不多。

也未出现百姓踩踏的情况。

百姓们捡钱完全是为图一个好彩头。

苏良入城便高调撒钱,乃是为了告知扬州城的百姓:他来了,铜钱便来了!

船行水中,缓缓前行。

苏子慕从船舱口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眼睛里满是好奇与兴奋。

“苏御史,你还记得吗?那年你是坐了我的牛车参加的乡试!”

“苏御史,我有伱的全部文章,你来给我家书籍铺写一幅字吧!”

“苏御史,那封信是你写的吗?你是不是要对那位曹四爷动手了?”

……

官河两侧,百姓们都扯着喉咙喊着,询问各种问题的都有。

苏良在船头笑着招手,没有回答任何人的话语。

约半个时辰后。

苏良上岸坐上马车,与曹护等人去了州衙。

而唐泽、唐宛眉等人则是直接回了唐宅。

苏良刚走到州衙门口,扬州知州苏舜元便快步走了过来。

当年,苏良与苏舜元的弟弟,监进奏院苏舜钦有旧,更是卷入到了进奏院案中。

苏舜钦在去年病逝,苏良也曾难过许久。

苏舜钦甚是支持变法。

若不曾病故,以其才能,必然可大展手脚。

苏舜元与苏舜钦的容貌较为相似,苏良一眼便认了出来。

“苏御史,下官总算将你盼来了,快!里面请,里面请!”苏舜元客气地说道。

“才翁兄,唤我景明即可,我与子美乃是故旧,你我之间就无须客气了!”

听到此话,苏舜元不由得心中一暖。

一些同僚曾告诉他,苏良乃是当朝最无情的台谏官,为了仕途,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

但他今日与苏良相见,下意识地觉得苏良并非那种人。

他不知道的是,自《百日官员考成策》后,没几个地方官会讲苏良的好话。

稍倾,二人来到了衙后厅堂。

分别落座后,苏舜元便急不可耐地拿出那份“苏良亲笔信”,问道:“景明,此信可是你写给我的?”

苏良微微一笑。

“是,也不是。”

“嗯?”苏舜元不解其意。

苏良笑着道:“当时,我听闻扬州城传出‘交子换铜钱’的谣言,为了推翻此谣言,便写了这么一封信,故意让扬州城百姓传播。”

“高,实在是高。那这封信就是假的了,我今日便辟谣,让那个曹四也放心,不再生出罢市的想法。”

苏良摇了摇头。

“不,先莫辟谣。此信到底是真是假,取决于曹四的态度。”

“你……你不会真要抄曹四的家,然后解决扬州钱荒吧,此……乃下下之策,商人们必会罢市,甚至离开扬州,不行,绝对不行!”

“才翁兄,莫急。我自然不会为了解决钱荒,而坏了扬州城的商贸,你放心,我心中有谱,保证商人们不敢不老实!”

“至于具体如何解决钱荒,待过两日再说,好不容易还乡,我想先陪一陪家人。”

“也是,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那我便先不辟谣了!”

苏良点了点头。

随后,苏良与苏舜元闲聊片刻后,便直接回了家。

……

半个时辰后,曹四爷宅院内。

他的管家急匆匆跑过来,道:“四爷,那苏良已经回家了,但是官衙笔吏告诉我,他们并没有接到撰写辟谣信息的任务。”

曹四爷眉头紧锁。

“不辟谣?难道这个苏良真敢拿我来杀鸡儆猴?他就不怕扬州商贸乱成一锅粥,就不怕扬州城运河上的船只停摆?”

“你再去探,发现他有什么动作,立即来汇报,若他敢带领士兵衙役来寻我,立即通知各家商户,全部罢市,若有不听我命令者,老子让他在扬州城活不下去!”

“是,四爷!”那管家快步跑开了。

……

入夜,一座两进院内。

房间已全部收拾干净,苏子慕在院落中跑来跑去。

唐泽坐在他那把已有四十余年高龄的红木椅上,一脸幸福。

而唐宛眉与小桃则是钻进了厨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