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9章:苏良新作《论三不足说》,王安石娘家人发飙!(2 / 2)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也有一些人看到这篇《论三不足说》时,则是甚为不满。

“狡辩,诡辩,苏良完全就是为了救下王安石而胡说八道!”

“刘兄,咱们可速速上奏弹劾苏良,这乃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真以为自己是大宋第一宠臣,竟然敢来趟这趟浑水,为所欲为!”

“苏良意在裹挟民意,不可让其得逞,王安石犯下如此大错,官家不可能为了苏良而保他!”

……

一时间,苏良也被一众朝臣弹劾。

相对于搞掉王安石,很多臣子更愿意看到苏良下台或外放。

但苏良有官家撑腰,且句句有理有据,并不惧这种弹劾。

王安石通过家人看到苏良的文章后,不由得激动地两眼噙泪,喃喃道:“景明,吾知己也!”

官员弹劾,书生咒骂,对苏良并没有太大影响。

此刻,苏良正在市易务衙门看着泥瓦匠修墙、修门。

门外的罢市的商人、罢工的工人全都离开了。

不过,是被动离开。

工人们数日无事,都快急疯了。

曹佾命人告知这些工人,南郊市集急缺力工,日酬高于这些商人给出的两倍。

工人们一涌而去,瞬间跑了个精光。

这些底层的老百姓,很多并不懂变法,谁让他们吃饱饭,他们便跟谁,谁不让他们吃饱饭,他们便骂谁。

商人们缺少了工人,一下子没了底气。

而这时,开封府衙差以查商税为由,将商人们全都带到了开封府。

很多商人听到“查商税”,脸色都变了。

在王尧臣和苏良的维持下,修改过后的市易法仍正常运行,渐渐被许多商人接受。

苏良还在门前挂了一个信箱。

所有对市易务有意见的商人皆可呈递信书反映。

……

两日后。

民间的舆论渐渐发生了反转。

很多百姓看过苏良的《论三不足说》后,皆认为王安石乃是为了变法而言,非大过错,不应重罚。

令苏良意料之外的是。

汴京城还有十几位来自齐州的商人,这些商人身受王安石大恩。

在客栈中听到有人辱骂王安石,当即就动手了。

京东路民风彪悍,爱打也能打。

一顿拳脚下来,将那些嚼舌根的打得都站不起身来。

而后,齐州的商人们在静等开封府来拘的时候,还放了一句狠话。

“所有的齐州百姓都是王知州的娘家人,你们谁骂他就是骂我们,来一个我们就揍一个!”

紧接着,双方便都去开封府承认错误去了。

但这一架,直接将王安石的名气打出来了。

数名百姓因曾经的知州挨骂,不惜对辱骂者大打出手,且甘心受杖刑入狱。

这是对一名官员政绩最好的宣传。

这一架,也使得辱骂王安石的人没有那么猖獗了。

与此同时。

景明社的姑娘们也在暗中散布苏良为全宋变法而言的言论,引起了许多百姓的共鸣。

漂亮又善良的姑娘说话,总是更易令人信服。

论舆论战,还真没有几人能比得上苏良。

……

而此刻。

垂拱殿的奏疏已经堆了有半人多高。

一些官员也渐渐明白了圣意。

官家是欲将此事放一放,待愤懑之声减弱了一些,再众议此事。

枢密院内。

夏竦眯着眼睛,看向下方的几个忠心的枢臣。

“接着弹劾,先把王安石搞下去,他犯下如此大罪,岂是一篇文章能挽回的,王安石必须免职!”

在夏竦眼里,王安石就是攻击力稍弱一些的苏良。

且王安石曾弹劾过他,称他老迈无德。

夏竦心眼较小,非常记仇。

当年因石介骂他,他差点儿掘开石介的坟,而今抓住了王安石的把柄,他自然愿意踩上一脚。

五日后,清晨。

赵祯宣布,午后廷议“王安石三不足说”之事。

之所以拖延了五日,也是苏良安排好的。

因为就要今晨,京东路安抚使、知青州富弼,呈递上来了一份奏疏,其名为:《齐州升府札子》。

此札子细列了王安石、司马光二人在齐州的种种政绩,并认定当下齐州已有升府资格,建议将齐州升为济南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