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5章:火力全开,怒怼百官,吾策可续大宋国祚!(2 / 2)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一时间,整个朝堂如菜市场一般喧闹,一众官员,皆跳着脚骂苏良。

若不是他们知晓不是苏良对手,可能有些官员都要被逼得动手了。

就在这时。

一名与苏良论辩过的官员突然躺在了地上。

口吐白沫,浑身颤抖。

一旁有官员连忙道:“官家,洪推官突发重疾,应速速休朝!”

苏良瞥了那官员一眼。

不知对方是装病还是真被他气出病来了,病的时机还真是恰到好处。

赵祯刚欲张口,苏良便抢先道:“官家,只是一名臣子昏厥而已,将其送走医治即可,无须休朝,臣建议今日必须论个明白!”

苏良眼眶微红,语气甚是强势。

“官家,苏良……他……他已有权臣之态,此乃我朝大害也!”又一名官员扯着嗓子喊道。

赵祯想了想,语气平淡地说道:“接着议。”

当即。

两名内侍将那名昏厥的官员朝着外面抬去。

苏良忍不住道:“官家,此类身体虚弱之官,建议令其提前致仕,不然定然无法完成每月考绩,实乃拖朝廷后腿。”

这时,刚被抬出门口的那名官员,身体再次颤抖,脑袋一歪,眼睛一翻,竟昏厥了过去。

这次应该是真的病倒了。

接下来,群臣继续开始论辩。

赵祯也认真思考起来,他非常欣赏苏良此策。

“开盛世之治,为大宋延续国祚!”

此话令赵祯几乎丧失了抵抗力,但赵祯也知群臣所讲的后遗症必会发生。

一时,他也甚是纠结。

约一刻钟后,赵祯叫停众臣,看向前面的相公们。

“诸位相公以为此策如何?”

文彦博率先道:“此策是解药亦为毒药,臣以为此策易使得我朝涌现诸多酷吏,与国策不符,臣反对。”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夏竦、张方平、宋庠、吴育、王尧臣都纷纷附议。

在他们眼里,此策乃是“杀人不见血”之策,一旦施行,必出乱子。

这时,范仲淹站了出来。

“此策非治国之良策,但却为救时之良策,臣以为,当下乃全宋变法之时,此策可行。”

庆历新政之败,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范仲淹心太仁慈,才给了反对者栽赃嫁祸的机会,故而这次他赞同此策。

“臣附议!”

“臣附议!”

……

包拯与众台谏官纷纷表示附议。

这时,一直都未曾发言的欧阳修大步走出。

“官家,此策确有诸多弊病,但瑕不掩瑜,臣以为此策不宜连续用,但可间歇用。”

“比如我们先施行三个月,过严则罢之,过松则再行之。既能挑选出贤官干吏,又不会使得官员们因政事过多而怨声载道,岂不美哉?”

“过严则罢之,过松则再行之。”

听到此话,赵祯的眼睛瞬间亮了。

别的策略若断断续续,必然难以生效,但此策若断断续续,反而能减少诸多弊病,且可出效果。

一旁,苏良不由得长呼一口气,这是他与欧阳修早就商量好的计策。

他先闹大,使得官家知晓优劣之势,而后欧阳修再出中和之策。

当时,欧阳修对此策的形容是:百官皆为朝廷牛马,不能吃饱喝足而不劳作,也不能令其总是挨着鞭子埋头向前,在挥鞭使得牛马前行一段后,可以让其停下,吃饱喝足,如此才能走得长远。

而这时。

赵祯突然看向苏良,而后又看向欧阳修。

他瞬间明白。

这两人乃是一个在唱红脸,一个在唱白脸,定然是早就商量好的计策。

赵祯细细一品。

若苏良直接呈递此策,他定不会同意。

但而今苏良用这种方式,使得赵祯看到了群臣反对的理由,他倒是觉得可以如欧阳修所言那般实施。

士大夫官员们过得确实过于幸福安逸,该让他们当一段朝廷的牛马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