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8章:苏良吟诗,我真的没有暗讽夏竦(2 / 2)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而不远处,他们的家人都玩得不亦乐乎。

台谏日日忙碌。

他们很享受当下这份美好的时光。

就在这时。

左正言周元伸了伸懒腰,突然开口道:“此情此景,适合小憩、吟诗、作画,听曲。”

一旁,监察御史里行吕诲突然坐起身来。

“诸位,不知你们发现没有,景明可从未写过诗呀?”

此话一落。

唐介、欧阳修、何郯、范镇、赵汴等台谏官纷纷坐起身来。

欧阳修更是笑问道:“景明,你为何从不作诗?”

在众台谏官眼里,文章是大道,诗词为小道。

擅于属文者,写诗填词完全可以信手拈来,丝毫不费力。

“也写过,但写不好,易贻笑大方!”苏良笑着说道。

一旁,范镇白了他一眼。

“若你苏景明都写不好,我们恐怕连笔都不会拿了,景明,伱可知,你那篇《均贫富论》面世后,民间已经有‘论属文,欧阳永叔第一,苏景明第二’的说法了!”

这时。

吕诲笑着打趣道:“写首差的也行,也让我们笑笑你,不然每次看到你苏景明的文章,我感觉这辈子都望尘莫及了!”

一向不苟言笑的御史中丞唐介,突然提高了声音道:“苏景明,来一首!”

顿时,众台谏官们都闹了起来。

“苏景明,来一首!”

“苏景明,来一首!”

“苏景明,来一首!”

……

苏良有些哭笑不得。

他也能写,但写的确实不尽人意。

他缓缓站起身,本准备糊弄一首的时候,突然看到前方池塘映照着天空的云影,不远处流水潺潺,不由得想到一首应景的诗。

“朱文公,对不住了!”苏良在心中喃喃道。

众台谏见苏良站起身,看向前方的池塘,不由得都安静下来。

苏良缓缓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听到这两句,众台谏官心中并无丝毫波澜。

此乃是所见即所得,完全描述的是众人眼前的这番景象。

诗意平平无奇。

就在这时,苏良吟出了后两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霎那,台谏官们都喃喃念起了这两句诗。

“好句,好句啊!以景喻理,这方池塘指的乃是朝堂,流水指的是官员,景明分明是在说,我朝要想澄清吏治,必然要有源源不断的年轻官员替代那些老迈官员,此诗可传千古!”欧阳修由衷地赞美道。

这时,唐介捋了捋胡子,也站了出来。

“这方池塘,可指朝堂,亦可指学识,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常得常新。甚至可以指仕途、商道、兵道、财道……”

经过欧阳修和唐介的品评。

这首诗的格调瞬间再次拔高,苏良都没想到此诗竟然可以这样理解。

而这时。

吕诲突然道:“我怎么感觉,景明是在暗讽夏枢相。朝堂应以新换旧,夏枢相不就是朝堂最深的那一滩死水?他确实该为年轻官员让位了!”

“妙啊!这么一说我觉得景明正有此意,此诗不就是在骂夏竦吗?”欧阳修忍不住大笑起来。

“景明,你可真贼啊!这时还想着尽台谏之职,令夏枢相退位让贤呢!”

苏良一脸懵逼。

他哪有想这么多,他觉得朱文公应该也没有想这么多。

但经过如此解读,他是跳到黄河里都洗不清了。

……

翌日,苏良这首诗便传播了出去。

垂拱殿内。

赵祯听到这首诗,不由得笑着道:“此诗甚是玄妙啊,但有抨击夏竦之嫌,苏景明还是太年轻气盛了,夏竦干不了多久了,但当下枢密院还离不开他。”

夏府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夏竦念完此诗后,愤怒地说道:“这个苏良,真是岂有此理,竟然如此暗讽老夫,老夫偏不致仕,你又能奈我何?”

其他官员念罢此诗。

第一感觉也是觉得苏良在暗讽夏竦老迈,应该致仕。

他们下意识就把“方塘”当成了“朝堂”。

再代入苏良台谏官的身份,以及最近苏良与夏竦激烈的辩论。

想当然地就那滩老旧的死水,指向朝堂年龄最大的夏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