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5章:朕不愿做庸君,也不愿做暴君!(2 / 2)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此话一落,众人都无奈地低下了头。

变法变了一大圈,再次回来了原点,而挡在面前的这块大石头,依旧没有办法搬走。

这时,苏良抬起头来。

“裁官,并不能富宋富民,裁官之后,依然会出现大量的财富集聚在少数人的手中,其根本,在于我们的官制有问题。”

听到“官制”二字,其他人都无奈的笑了。

当下,更改官制比裁官还要困难。

大宋之所以冗官冗费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建国之初,为防止文臣武将、外戚宗室、宦官等掌权,便将权力无限分散,使得职权分离,故而出现了一大堆领着俸禄却无所事事的官员。

想要改变当下的官制,根本不现实。

就像是一盘象棋,裁官是拿掉数枚较为重要的棋子,而改变官制,就相当于将这盘棋直接掀了。

大宋不可能不乱。

苏良接着说道:“当下,我朝官制定然是难以颠覆的,不如我们换个方式。”

“官家,臣斗胆问一句,您欲与士大夫官员共治天下,还是欲与天下百姓共治天下?”

此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幸亏这里是齐州。

若在朝堂上,苏良说出此话,一群士大夫官员能群殴他。

此话不但违逆祖宗之法,而且一下子将整个士大夫官员阶层都得罪了。

苏良接着说道:“官家与士大夫官员共治天下,则皇权有限;与天下百姓共治天下,则皇权无上。换言之,您是想让士大夫官员们成为您的脑还是成为您的手?”

大宋将官员分权,本是集中皇权的体现。

但过于重文轻武,导致士大夫官员成势,若不是台谏的制衡,依照目前的局势,士大夫群体能轻松左右皇权。

赵祯若愿与天下百姓共治天下,那日后便可不断加强皇权,比如现在的陈执中、夏竦,不利于变法者,皆可直接罢黜,不需要任何理由。

当赵祯强硬起来,才能澄清吏治,才能从根本上使得变法正常进行。

苏良早就想表达这个想法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赵祯自然能明白苏良的心意。

他想了想道:“景明,朕明白你的心思,容朕再想一想吧,朕不愿当庸君,但也不愿日后的皇帝成为暴君!”

皇权专横者,易出暴君。

赵祯想得更加深远且较为保守,故而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但这个态度,苏良已经很满意了。

就在这时。

赵祯突然看到王安石和司马光身后有两个竹筐,竹筐里满是文书。

其不由得好奇地问道:“背后竹筐内为何物?”

王安石道:“回官家,我二人近两年也研究了一些富兵、取士、改革盐铁酒茶商税的策略,皆在竹筐中,恳请官家闲暇时过目!”

不远处,张茂则不由得咽了一口吐沫,心中喃喃道:官家日日熬到深夜,估计都要看七八天。

而一旁,欧阳修和苏良都忍不住笑了。

有如此勤奋的臣子在,官家想要偷懒都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