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8章:夏竦:台谏势大,令百官不敢言!(2 / 5)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至于大河流入辽境,那还需要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呢!

与其担忧契丹人来袭,不如富国强民,培养起应对战事到来的战斗力。

……

五月二十八日。

在欧阳修将此事处理的差不多后。

御史中丞唐介和殿中侍御史范镇举荐当下的天章阁待制曾公亮知大名府。

赵祯欣然同意。

大名府乃是朝廷的北大门,必须要有军事重臣把守。

欧阳修善于处理民政,但在军事布局上,远远不如在庆历四年主编过《武经总要》的曾公亮。

经历过此事后。

朝臣们都开始自我反省,朝堂也变得逐渐安静下来。

很多官员都想不通,为何苏良和欧阳修能提前预知河患,并且面对朝堂大多数官员的反抗时,仍能据理力争。

就连御史台的官员们都特别好奇。

依照他们对苏良的了解,苏良并不是很通晓河务。

御史台,察院内。

“苏御史,能否告知下官,你和欧阳学士为什么就笃定河道会崩决呢?”监察御史里行吕诲一脸好奇地问道。

一旁的周元也扭过脸来。

苏良微微一笑,想起了在河岸上巡视时,他也曾问过欧阳修这个问题。

欧阳修回了一句令苏良肃然起敬的话语。

苏良当即也便拿来用了。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此话度(思量)之,错又何妨!”

说罢,苏良便挺起胸膛走出了屋子。

吕诲和周元望着苏良的背影,感觉其甚是高大。

此类话语,官家和士大夫官员们也总挂在嘴边,但真正身体力行,将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的,寥寥数人耳。

“欧阳永叔与景明,真君子也!”吕诲忍不住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