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2章:品评百官,樊楼来了位贵公子(2 / 5)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赵祯想了想,道:“这样吧!苏景明,你与欧阳永叔将今日之言辞整理成文字,连同此河道沙盘一起送往大名府,供河官们作为参考。”

“大河之水分流六塔河之举则正常进行,若出现意外情况,立即停止,告知贾相,绝不允许出现河水决堤、伤民毁田之事发生!”

苏良与欧阳修欲开口,但却被赵祯用眼神制止了。

“臣……臣遵命!”苏良与欧阳修略带无奈地说道。

不远处,夏竦露出舒心的笑容。

……

两日后。

在苏良的帮助下,沈括得特批,获得了在崇文院畅读一年书的机会。

沈括不由得大喜。

其父需回江宁就职,他则是在汴京城住了下来。

欧阳修直接将他的衣食住行费用全揽了下来,前提是沈括能向他多讲一些稀奇玩意。

接下来的几日。

苏良和欧阳修也都想开了。

待四月底或五月初,河道之事自会出结果。

苏良闲暇之余,还去了一趟正在建设中的南郊市集。

在包拯的监督下,南郊市集的建设尤为顺利。

那群上四军的士兵,刚开始还高高在上,但在被一群老工匠训斥多次后,乖乖当起了学徒,干活甚是麻利。

与此同时。

欧阳修已经应允,待苏良的儿子苏子慕五岁时,他便亲自教授,担任先生。

欧阳修还夸下海口,待苏子慕十岁时,就推举其参加童子试,最差成绩绝不能低于晏同叔。

苏良乐得合不拢嘴。

要知,晏殊可是大宋朝有名的神童。

七岁可属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便获得了同进士出身,被真宗皇帝授为秘书省正字,准许去秘阁读书,当时便名扬天下。

……

三月二十八日,大名府,入夜。

一座大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