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03章:纸贱伤民,以一纸养一州?实害民之策也(2 / 5)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岳阳楼记,瞬间升华了岳阳楼的格调,同时也展现出了范仲淹豁达的胸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试问天下能有几人做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天下士大夫官员应追崇的最高德行。

一篇文章,直接带火了岳阳楼。

令无数商贾文人都想站在岳阳楼上看一看。

商人远行,岂能无货,更何况岳州临近长江与洞庭湖,水路甚是快捷方便。

一时间,岳州的商贸骤然起势。

范仲淹完全没想到自己的一篇文章,竟能为岳州的商贸赋税带来翻倍式增长。

他当即向滕宗谅写信,提议若在岳阳楼上召集外地商人谈生意,不失为一方美谈,亦能引得更多商贾前来。

欧阳修看罢此文,不由得感叹:“范希文,实乃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圣人不外如是乎!”

而此刻。

唯一感到不是很高兴的,可能就是眉山的小苏轼和小苏辙。

二人刚背完苏良、王安石、司马光,三人合著的《官招商书》,马上又要背诵《岳阳楼记》了。

他们的童年,不是在背书,就是在背书的路上。

……

十月初八,天气转凉。

舒州突然出事了。

就是那个在大半个月前被朝廷嘉奖,被赵祯赐飞白书“舒州桑皮纸”的舒州。

舒州的一家百姓纸坊,因制作的桑皮纸质量不佳,被舒州知州白远山勒令衙差烧毁。

纸坊三人在桑皮纸燃烧时,一怒之下冲进火海,全部殒命。

舒州知州白远山上疏请罪,并将详细情况汇报给了赵祯。

桑皮纸,主要产自北方。